
共同成长,成就梦想
北大纵横十五岁了,十五岁的北大纵横成为了业界的翘楚,这已为每一位纵横人所见证。在见证辉煌的同时,我心里也有一些欣慰,为我当初的选择,也为与其共同的成长,成长中的故事历历在目。
进入纵横----选择了一种生活
2006年初,我在人大MBA要毕业了,正在找工作的阶段,恰逢北大纵横到人民 大学开宣讲会,当时来校的是合伙人胡昌权和人力资源部的李慧,胡昌权给人大的学生们讲了北大纵横的发展和对咨询的理解,当时有两句话给我印象挺深,一个是 “选择咨询就是选择一种生活”,另一个是“做咨询对于自身价值增值很快”。说实话,当初对于“选择咨询就是选择一种生活”并没有太多的感觉,但是对于“做 咨询对于自身价值增值很快”我是非常向往的,如果能把在学校学习的东西和更多的企业实践结合起来,使得自己可以获得更快的能力提升,这是一件进可攻(以后 即使不做咨询了,也可有更多的企业机会选择)退可守(如果就做咨询,也可获得较好的收益)的工作啊。所以当场向李慧小姐投了份简历,后来也幸运的被北大纵横录取了,
真正进入纵横后,经过几个项目的洗礼,我对咨询是一种生活有了更深的理解,北大 纵横采取的是专一小组,全程驻场的咨询方式,这种咨询方式可以使得项目组和客户方有很好的沟通,对项目质量有很好的把握。但是这种咨询方式使得顾问在项目期间对于家庭照顾的少一些,以至于几个月的项目做完再回到家里都有些不适应了。说实话,我当初也有些犹豫是否该放弃这种长期在外的生活。但最终,我性格中 的喜欢挑战,喜欢学习,喜欢被认可的特点又使得自己最终坚持了下来。现在,几年的咨询生活下来,我已经从中获得了巨大的满足感,一方面我们为客户提供了价值,另一方面自己也获得了能力上的迅速提升,再加上我从项目上回家后,努力干活积极表现,也最终赢得了家人的认可与支持。现在可以说,咨询已真正成了我生 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做项目顾问----用心就不会被埋没
从我进入纵横作的第一个项目起,当时的项目经理李鑫就和我说过:“在纵横,只要 用心你就不会被埋没。”我也是按照这个来要求自己的,除了做好项目经理分配的工作,我在其他工作上也积极参与,希望能为项目团队多做些贡献。记得在一航黎明项目上,虽然项目经理并没有分配整理访谈资料的工作,我还是主动利用休息时间把访谈资料按照战略、组织、人力、运营、企业文化等各个模块进行了细致的分 类,为项目的诊断和相关模块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得到了项目组的一致赞扬。在做临泉化工项目上,客户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比较弱,我主动为客户提供了计算机应用培训,虽然那天直到晚上11点多才结束,但客户很高兴,认为我们真正是在用心帮助他们。临泉化工项目结束后,项目总监唐华即请我担任她的一个项目的项目经理。
回首在纵横的项目顾问生活,我认为用心做事,主动为项目经理分忧,为团队分忧,不计较个人得失是我得到团队认可并快速成长的重要原因。
担任项目经理----压力大,提升快
在纵横当项目经理的感觉是压力大,提升快。我的第一个项目广西化工研究院薪酬绩 效项目,50天的项目期,我和项目顾问代维昭两个人,基本没有休息天,每天都去办公室工作,每天都处于高度紧张中,最终,50天顺利完成项目,客户方人力 资源部刘宇宏部长对我们的评价是,敬业、踏实、可靠,可以震住场,她说比较庆幸选择了北大纵横,我想这是对于一个新项目经理最大的认可吧。
西安欧亚学院的战略与组织文化项目对于纵横来说是一个新领域,北大纵横以前没做 过类似的项目,合伙人杨建云找到我后,我也有些犹豫。但最终还是咬着牙上了,这个项目客户的层次很高,学校里有陕西省教育厅的退休厅长,也有很多知名高校退下来的校长
回首在北大纵横当项目经理的日子,感觉责任的确重大:既要对得起合伙人的委托, 又要对得起客户的信任,还要对项目组的利益负责(北大纵横对项目的考核与项目组的利益密切相关),可以说对项目经理的要求非常高,挑战也非常大。但同时这种责任和压力对于项目经理的提升也非常快,完整知识系统的建立、关系协调能力、创新能力的提升等都会很有益处,可以说对于顾问的成长是非常有帮助的。
成为合伙人-----而今迈步从头越
2009年8月初,我当上了北大纵横的合伙人,揭开了自己职业生涯的新一篇章, 从过去只注重做项目,开始转向吸谈做全面发展。当上合伙人后,陆续谈了几个项目,印象比较深的是盐湖新域项目,这个项目有两个特点,一是时间跨度长,从零九年七月十几号开始接触,到十
回顾我在北大纵横走过的岁月,从不知咨询为何物,到咨询变为生活中的一部分,到最后成长为一名合伙人,可以说是北大纵横成就了我的今天。在此,感恩纵横。
我的故事只是千百位北大纵横人中的一个,很多同仁也和我有类似的经历,我们的经历共同书写了北大纵横十五年的发展历史。十五年来,北大纵横人不断追逐着自己的梦想,不断成就着一个个辉煌。梦想在延续,成长在继续。在此,祝福纵横。
上一篇文章:北大纵横——我心中的自由王国
下一篇文章:从纵横看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