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简体中文 English
To provide you with one-stop management consulting services
十五年文集
首页 - 纵横观点 - 纵横文集 - 十五年文集
  • 纵横十五年、我对培训顾问工作体会 19/10.2011
    首先感谢魏慧琴的推荐,感谢我的辅导老师张峰总,这两位是我加入纵横的启蒙老师,先向二位鞠躬。我是2009年10月份加入北大纵横,回想这些年从事培训工作感触颇深,我自从大学毕业参加工作起,特别是从事培训顾问的这五年,接触过无数不同经历、不同背景的同事。谈到经验与教训,2010年给我的不计其数。将这么多鲜活的经验与教训全部变成理性的文字,对我来说还真是很大的挑战。但是,在这个时候将项目的感悟记载下来是必需的。时间总有节点,无论如何也要对2010年这段日子整理、盘点,算是留给自己、留给公司的一点纪念吧。一、客户价值的体现是全方位的以前我做培训项目的时候,总是把自己“摘”得很干净。严格按照协议上规定的事情做,多一点工作也不做。感觉你给我这么多钱,我就给你做这么多事,天经地义。一直以来也没有觉得不妥,甚至觉得这是一种职业素养的体现,也是培训顾问应该遵守的培训原则。然而,在客户这几年,我的观念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客户的需求是全方位的,因为他的工作就是全方位的,他天天面对的问题不可能就局限在项目那一点。营销方面,除了渠道,他还要思考品牌、研发、生产、队伍管理等。而且对高层领导来说,除了营销,他还要考虑整体运营、竞争格局等等问题。对我们来说,怎么样满足客户价值?现在我认为,要全方位的同客户建立联系,全方位的满足客户的需求。当然前提是力所能及。自己完全不懂得大可不必打肿脸充胖子。但是自己力所能及的,千万不要弄得太清楚。比如,我的客户经常在项目之余向我请教其他的管理问题,甚至是部门工作规划阿,领导交待的其他任务阿,甚至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等。这些我都力所能及的去解答。其实,客户能找你培训这些本不属于项目工作内容的东西,本身就是对你工作能力、对你专业精神的认可。这样的要求越多,你的价值就越大,否则价值就越小。老是把自己“摘”出来,其实就无法真正的了解客户到底在想什么,在关心什么,也就没有办法从整体上把握客户的需求,给客户提供价值甚至超值的价值都无从谈起了。二、从理论走向实践在中海油培训体系项目上,我基本完成了从书本知识向管理实践的转变。作为一名非营销、非管理专业的毕业生,我深知自己的营销、管理理论基础不足,于是在这几年内我也是读了很多书,自以为自己的知识还是比较系统,算是还可以的。然而,在培训过程中总是有力不从心的感觉,总是觉得无法驾驭这些知识,这些知识大都沉睡在我们的头脑中,即使是屠龙宝刀、倚天长剑,但我就是无法驾驭。我也非常苦恼,也曾沮丧过。现在想起来,无法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最重要的自己没有找到实践的关键点,知识与实践相对脱离,所以知识永远是我头脑里像垃圾一样摆放的知识,而不是我可以驾驭的能力与思维。客户也很郁闷,老说我们的方案“太过书生气,不了解市场”。于是,我放下了自己所谓的架子,将自己跟客户人放到一起,一起去市场,一起做经销商谈判,一起做促销,一起规划方案,在实践中不断整合、检验自己的知识。每每在市场上找到灵感,印证了自己的理论观点,也每每在市场上实践了理论观点。这样的方式,最终促使我逐渐将零散的知识转化成了系统的思维。在客户,面对这样一个优秀的企业,面对一群优秀的营销人,我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没有理论、没有实践,靠什么做培训阿?这个问题也曾无数次问过自己。持续的追求专业的进步、不断将知识转化成管理上的实践完全是被逼出来的。无论是理论上,还是模型、工具上,都必须要根据项目当时的情况、项目当时的客户需求进行持续的创新,没有创新,生搬硬造,只会砸了自己的招牌。在客户做项目之前,我作过人力资源的培训项目、组织的培训项目、企业文化的培训项目、战略的培训项目、营销的培训项目,也积累了十多个企业的培训案例,自认为收集的培训理论、模型、工具以及自身培训项目的经验积累非常多,足可以应付项目了。然而,进了客户我才发现,作任何方案想套用别的项目的方案、模型,发现都不合适。根本就没有一个适用的框架、模型。一方面这说明了确实在培训过程中培训产品的标准化做的不够,另一方面也给了我创新的动力,也让我重新对以往做过的项目进行了系统的思考,对方案、模型的设计背景、假设前提、逻辑思路等进行了重新的解读,收获颇丰。于是在一个一个夜晚,在火车上、在飞机上、在汽车上,我不停的思考专业方面的东西,想着一个问题到底该用什么理论来解释,该用什么工具来做。久而久之,开始自觉的为每件任务“量体裁衣”,更重要的是,我们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客户的满意度很高,看出来我们的东西不是生搬硬套的,而是根据客户的实际情况设计出来的。能够很鲜活的适应当时的情况。在客户也作了不少项目,有些项目还比较相似,然而,除了在思想原则上不断创新外,我们在工具、方案尚也没有雷同。这一点源于客户一贯的高要求,也让我们在项目进行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   三、自我修练,对客户专注投入在专业上的要求要持续创新,在如何对待客户上更要倾注感情。对我来说,专业、敬业是对我自己以及项目组的基本要求。在客户做项目,我要求自己以及项目组全面关注客户涉及的行业,同时持续、专注关注客户一点一滴的变化。同时,在客户做项目,我就在感情上自然而然的变成了客户人。跟客户人一样有着很强烈的企业情怀,不允许别人说客户坏话,为客户取得的进步与成就喝彩。这种价值上的认同与感情上的共鸣使得我在做项目的过程中能够真的以专家的视角、企业的感情真的去关注企业运行的每个过程,真诚的设计方案,跟客户也取得了很好的沟通效果。因为我把自己看作客户自己的人,所以我更能了解客户各个层次、各个领域的人对客户的看法与自己的需求,也能更好的把握项目的进程。做了这么久,跟客户很多人都成了朋友。也许在观点上大家各有不同。但是大家有共同的感情基础,互相尊重。并且我一直以我自己能为客户做培训感到自豪。我认为,专注就是如此。整个培训过程中,我没有做公司其他项目,对我来说,能做好客户就足够了。专注能够赢得客户的信任,专注能够集中自己、项目组的所有能力完成工作,专注必然会产生价值。四、系统思考,永远领先半步客户的需求是一个“包”,那么,如何满足客户的需求?这实际上就涉及到了培训项目组的系统思考问题。对我们来说,只会一招一式,只会见招拆招,我们永远就会处于被动满足客户需求的状态,就会永远疲于奔命。我们不能强求客户能完成系统思考,清楚的知道现在需求什么,未来需要什么。如果他们能完成这样的系统思考,还要我们培训项目组干什么?培训项目组的最大价值就在能先于客户完成对整个项目的系统思考,然后逐步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一步一步引导,牵引客户走在正确的道路上。这就是系统思考、永远领先半步。不能领先一步,因为客户没有那么大的承受力,领先一步就与客户的现实需求脱节了。于是,在上个案例对事业部的需求进行打包思考后,我们进行了系统的思考,发现他们的问题实际上一个在当前行业发生巨大变化的情况下的营销模式变革问题,包括其营销战略的问题、营销模式的问题、渠道模式的问题以及适应新的市场环境的营销组织与管控体系、队伍成长问题。于是,我们从这样战略的高度完成了系统的思考,并且对涉及到的各个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且根据客户的现实需求,首先导入市场操作模式、渠道管理模式调整,快速突破市场,并且稳定了渠道。在市场表现不错的情况下,提请事业部思考营销组织与队伍问题,客户也非常认同我们的看法,认为我们的方案不仅有战略的高度,而且具有很强的实操性,符合企业的实际。于是在销售旺季结束后进行了销售组织的变革与营销模式的变革,我们圆满完成了项目的工作,客户在我们的牵引下也走在正确的路上,从整体上展开了有序的变革行动。又如,我们给客户做的一个项目,客户给我们的需求很明确:完成一整套的培训管理制度与文本,俗称“交作业”。但直觉告诉我们,这个项目不可能这么简单。于是,我们深入了解了整个项目的背景,并调研了重点市场。我们发现,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文本问题,而是一个完全的营销模式与渠道变革的问题。利益各方的需求差异很大,集团要求快速的推进项目,二级集团希望集团给予更多支持,事业部中,实力弱的事业部希望捆绑进来,而实力强的事业部则对项目不冷不热,害怕项目推进扰乱了他们的市场。而经销商的需求也与客户不一样,他们希望借助客户项目推进建立自身在市场上的地位,尤其强势经销商更是如此。于是,我们认为,文本好不好,在现阶段根本就没有什么用,要让项目顺利推进下去,最重要的是内部组织协同的问题。解决不了内部各个利益主体之间的协同难题,不能聚合客户本身的资源,这个项目即使有再漂亮的文本也是白搭。基于这样的认识,在项目进行过程中,我们一方面加紧工作,完成客户交给我们的文本作业,另一方面却着眼于整个客户的渠道模式变革,设计了系统的管理、支持、协同方案。并且不断的引导客户思考这些问题,甚至有段时间达到了“唐僧”的地步。事实证明,文本设计出来后根本就没有太大的作用,整个项目如我们预期一样,陷入了内部的协同陷阱与困境中。我们在内部各个层级、部门之间协调,牵引其达成共识,同时,在他们重视内部协同问题的时候,又提出了整个体系的持续盈利与发展问题,促使他们思考渠道的持续性盈利。通过这样的一环扣一环的系统思考与牵引,客户完全认同了我们的价值,并且能够自觉思考存在的问题。整个项目推进起来也就有了明确的目标与系统的行动方案,这样的方案,对客户来说一定是极具价值的。五、持续进步,永远以客户价值为中心现在客户的素质越来越高,这是个不争的事实。客户更是如此,我们做培训的,天天面对的都是最优秀的人,压力可想而知。对我们来说,客户的高要求既是压力,也是动力。压力使我焦虑,压力也使我不得不更苛刻的要求自己,每天都得想着进步。在项目期间,我从来都睡不好觉,无论多累,一到睡觉,脑袋总是清醒得很,日里夜里都在想怎么样才能想得更深入、更全面,怎么才能更好的作出培训方案。对我来说,以客户价值为中心,持续进步是一个基本的培训准则。
  • 解读北大纵横可持续发展的“秘密” 19/10.2011
    中国的管理咨询行业起步较晚,但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正处于风华正茂的黄金发展时期。当今之中国管理咨询行业,群雄并起,风云际会,内企外资,一片红海,行业正处于洗牌重整之前夜。国际咨询巨头在中国攻城略地、所向披靡;国内很多咨询机构在夹缝中艰难生存,举步维艰。历史呼吁中国管理咨询行业出现一批自己的领军企业和领军人物,为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增添一抹亮色。在国内管理咨询行业的千军万马中,北大纵横脱颖而出,已经为中国管理咨询行业的一面旗帜。众所周知,中国的管理咨询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很多企业都难逃激情创业、快速扩张、股东分家、寂灭消失的轮回命运。为什么唯独北大纵横管理咨询集团,自创业以来,一直可以保持高速、可持续发展?而且,公司规模将越来越大,不会像其他咨询公司一样规模一大就要分家、消亡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看看管理咨询行业的本质是什么。管理咨询行业的本质是什么?是服务,是专业的知识服务。管理咨询企业输出的是专业的设计服务,为服务对象创造价值,获得的是有附加值的经济回报和社会尊重。管理咨询企业作为知识服务产业的一员,跟律师事务所、设计公司、广告公司等一样,要想脱颖而出,做大做强,成为行业领先企业,必须很好地解决以下几个基本问题:首先,要解决发展机制和发展模式的问题。知识服务企业不能只靠简单地增加人员数量获得发展,也不能只靠简单地增加分支机构获得发展。现实中有太多类似的案例:由于对资金、产品、市场等控制要素的依赖性低,知识服务企业通常在规模扩大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分家、分裂,难以控制。因此,要系统地解决企业内在的一系列发展机制、发展模式,特别是关于股权和收益权等关系,才能获得持续、稳定的发展。其次,要解决组织结构和组织效率的问题。知识服务企业不像工厂一样可以进行流水线生产,提供的是定制式的差异化服务,服务过程中对个人的知识和经验依赖性非常强。因此,采用什么样的组织结构和组织形式,才能增强组织协同性,提高组织的效率,特别是项目运作的效率,是知识服务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也就很难获得大的发展。第三,要解决人才培养和知识积累的问题。知识服务企业的主要资产是人才和知识,主要成本是人工成本。因此,怎样吸引、培养和留住优秀的人才,怎样把人才的个人知识和经验转变成公司的知识和经验,最后形成人才和知识的双重积累,形成企业发展良性循环,是知识服务企业必须解决的一大难题。在人才和知识积累两个方面都做得好的企业,才有发展的可能。北大纵横通过不断的创业和创新,就很好地解决了上述三个关键问题,这也是北大纵横这么多年来保持高速、可持续发展的“秘密”。从1996年创立公司,迄今公司已经进行了四次“创业”,每次“创业”,都是对自己既有发展机制和发展经验“否定”的基础上大胆创新,每次都能迈上一个崭新的台阶。每个进入纵横的人,都能深刻地感受北大纵横“创新”的力度和压力,公司的各种管理制度几乎每天都在变,有些举措还没有适应,就已经变了。公司创始人王璞似乎每天的工作就是做各种变革的“提案”,然后通过公司特有的各种“民选”委员会进行表决,通过后立刻执行。通过没完没了的“创新”,公司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经营管理机制:不分红虚拟股权和内部合伙人机制;合伙人自主决策机制;几乎零成本的品牌扩张机制;自由包容的文化机制。。。在组织结构和项目运作方式上,北大纵横也探索出一套独特的管理模式。经过多年变革,公司的组织架构由原来传统的金字塔式层级组织架构,发展到扁平型组织结构,再变革为目前的内部社区网络组织。合伙人、营销中心、项目运作中心、支持中心等业务单元都围绕客户需求开展工作,以客户为导向,并通过内部市场机制,建立了一整套科学的公司营运管理和项目运作机制,也大大提高了公司的管理效率和项目的运作效率。在专业人才和知识积累方面,北大纵横也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虽然还不是很完善,但这些经验也值得知识服务型企业借鉴。首先,公司通过采用内部合伙人制和比较独特的利润分配机制,吸引了一大批优秀的合伙人加盟;其次,公司主要通过奖励内部引荐的方式,网罗了一批高素质人才。公司内部人才的培养机制也逐步成熟,新人培训和导师带教等制度执行得越来越好。另外,公司也非常注重知识管理,成立知识管理部门,并有一整套知识管理的制度。公司也非常注重对咨询技术的研发,每个项目都会提取一定比例的费用作为研发经费。通过以上举措,北大纵横已经发展成为一家名副其实的学习型组织。正是因为北大纵横科学地解决了发展机制、组织效率和人才、知识积累等知识服务行业的三大难题,所以才获得迅猛发展,而且十多年一直保持可持续的发展态势。虽然本人加入北大纵横时间不长,但深刻感觉到北大纵横已经探索形成的管理机制,对中国知识服务行业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本人在给建筑设计公司、律师事务所做管理咨询或培训时,只要介绍北大纵横的管理机制,他们都非常希望学习和借鉴。其中有一部分企业已经开始采用北大纵横类似的管理模式。北大纵横要逐步发展成为中国知识服务行业的领军企业,已经在发展经验的探索上为行业做出了可贵的贡献。我们相信,已经获得了发展“秘密武器”的北大纵横,必将在未来获得更大的成功,持续保持在咨询行业的领先地位,进而发展成为中国知识服务业的一面旗帜,成为一家经得起历史检验的伟大企业!
  • 汇聚梦想,分享成长——写在北大纵横15周年之时 19/10.2011
    “汇聚梦想,分享成长”本是我为中国500强企业西子联合集团创作的传播口号,但今天突然发现,用它来描述我们共同的家园——北大纵横,实在是在恰当不过。近千人怀揣梦想而来北大纵横团队人数正在迈向千人大关。在这几百上千人中,有的从事咨询多年、有的在企业做过中高层、有的职业培训师出身、有的从政府部门下海、有的自己开公司当过老板,每个人背景、经历大不不同,但都怀揣有梦想。在纵横大熔炉般的包容文化之下,这些背景各异的人和谐相处、精诚协作,每个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获得自己想要的资源,走出一条实现自己梦想的道路。有的人来纵横就是想来“学艺”、提高自己,则他(她)放眼身边,高手如云,从每个人身上讨教、学习一个优点或强项,他(她)就具有了几百个优点或强项,何愁提升不快;有的人来纵横是想发挥自己培训的专长,纵横每年200多个咨询项目签约运作,这期间蕴含巨大的高端培训需求,更别提纵横还有着自己的商学院;有的人来纵横是想摆脱做职业经理人的束缚,想借助纵横的平台来创业,纵横推出的弹性工作制、为顾问提供晋升合伙人的通道、鼓励员工申请创立新的专业咨询中心及区域运营中心,则很好地让他们既不用承担太多的风险和投入,又不失“老板”的感觉;更多来纵横的人是把咨询当作终身职业和生活的一部分,纵横在内部整合了从寻单、谈单到做单的咨询价值链,并通过各种规则的设置,促进内部咨询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作便利。最具分享精神的团队北大纵横堪称业内最具分享精神的团队——每年公司层面组织的200多场内部培训都是由员工自己申报、主动分享自己最有心得和研究的管理话题,每个主讲人还会想方设法尽量多地吸引听众,以传播自己的管理思想;在公司的内部网络“纵横家园”上,充斥着海量的由员工自发上传分享的各类方案、作品、优秀电子书;项目运作中,项目成员之间无私分享观点、方法和技能,项目结束后还要向公司全员公开分享项目知识成果…… 个人职业成长的大平台一个人所处平台的高度,往往决定着他的综合高度。一颗树苗长在肥沃的土壤里总是会比在贫瘠的沙漠长的更茁壮。在纵横,常能看到一张张年轻的面孔坐镇公司有条不紊地处理繁杂事务,她们是支持中心的工作人员,一百多个合伙人、几百个顾问的行政事务全靠几个小姑娘支持;在纵横,办公室里电话声此起彼伏,那是市场人员在与个大媒体、各大论坛会议主办方侃侃而谈合作适宜,谁能想这些独挡一面为公司同事争取来巨大社会资源的功臣,在进入纵横前大多还是“职场菜鸟”? 在客户项目现场,面对大型企业的高层,年轻的咨询顾问们神情自若地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纵横每年为200多家企业提供了咨询服务,其中三分之一以上为大型企业集团或上市公司,自2000年以来北大纵横的回款率一直保持在业界罕有的95%以上,而纵横一半以上的项目来源于客户续单或客户引荐。……正是在北大纵横这个独特的平台上,行政支持、营销客服、项目运作等各类人员以“纵横速度”得以快速全面成长,挑起了北大纵横这个中国管理咨询业先行者和领导者的大梁。想起前阵应邀前往某知名酒企考察交流,企业负责人了解到我此前作为核心成员在一家著名专业营销咨询机构工作多年,并曾任职知名酒企高层后,竟径自帮我分析——“你跟国内最专业的酒业咨询公司具有同等的专业能力和咨询积累,但你所在的北大纵横平台比他们强大得多”,于是他得出一个结论——“看来你们会是中国酒业战略和营销第一了”!闻听此言,我心头一震,原来,北大纵横的平台价值竟来得这么直接而猛烈……
  • 纵横十五年感悟 19/10.2011
    十年前我才知道纵横,五年前知道纵横是个大品牌,现在我加入了纵横;十年前我只读过纵横出版的书,让我知道了咨询,五年前我看了纵横的报告,让我学会了做项目;现在我知道了纵横的组织逻辑与核心优势;纵横在我的心目中越来越具体,越来越细致,越来越丰满。查尔斯汉迪(英国)仅次于彼得德鲁克管理大师把组织形态分为四类;(1)宙斯级的组织形态。(2)阿波罗级的组织形态。(3)雅典娜级的组织形态。(4)狄奥索尼斯级的组织形态。我认为宙斯形态的组织形态的特点在于有一个坚强的核心,其他人员围绕着这个核心在转动,这个核心就是宙斯,其他人员就是希腊诸神。在企业里这个核心有可能是创业者,总裁、总经理等。其他人员围绕着核心转动,员工根据离核心的远近确定自已在企业中的位置。阿波罗形的组织特点,阿波罗神是一个忠实的程序守护者,阿波罗按特定的时间顺序每天从东方升起西边降落,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从不厌倦。阿波罗是一流的程序管理理大师。在企业中不伐阿波罗形态的组织,这种组织需要清晰的职能定位、定岗、定编。雅典娜是一个漂亮的女人,她大方,温柔,开放;雅典娜有一个特长,特别会开派对,诸神对雅典娜的组织才能敬佩有加,她总能在特定的时间有限的条件把组织任务完成的很好。当一个派对结束后,她又去组织一个新的派对。每一个派对参加的人都不一样,主题也不一样。在现实经营中有些企业面临不同的外部环境不断调整经营的方向。狄奥索妮斯是个酒神,他自己酿酒,自己饮酒,自娱自乐,有时孤芳自赏,有时邀请别人来品尝自己的美酒,狄奥索妮斯是个艺术的天才,具备很多的技能,这些技能为其在众神中的地位不可或缺,尽管他有些自傲,但大家还是非常爱戴他。在企业中,如果需要创新,如果需要保持一直高的技术优势,就必须有狄奥索妮斯这样的自我激励,自我满足,自我工作的人,否则企业会失去持续进步的动力。纵横之所以伟大,在于她拥有四种组织形态的各种优势,才积累了纵横的四宝:(1)品牌;(2)机制;(3)文化;(4)价值。正是由于七剑的存在,保证宙斯形态组织的决策、高效、核心影响力,同时有效避免宙斯的独断、专横,纵横是以委员会的形式散发集体影响力而不是王首创以个人的形式散发影响力,这样的宙斯集团才既能高效,又有效。宙斯七剑决策委员会是保证纵横四宝的最坚实力量。纵横是一家综合性管理咨询公司,能够满足各种客户需求,这要求顾问与顾问、顾问与合伙人、合伙人与合伙人之间相互合作,每个项目都是一个派对,因而纵横又是一个雅典娜形态特征特别强的公司。纵横把对每个客户需求作为一个派对,不同形态的需求就是不同需求的派对,每个派对都要有组织者与参与者,纵横各个项目负责人就是雅典娜,而项目经理、项目顾问、合伙人都是这个派对的参与者。雅典娜形的组织形态是保证纵横的品牌与价值的组织基础之一。在纵横,有一句话必须记住,首先是独狼,其次是群狼。如果你不能成为独狼,你也不能成为群狼,连群狼中的独狼都做不成,你就会被“纵横”走了。因而,每个人在纵横都必须有存在的比较优势,这种比较优势要么是专业技能,要么是客户资源,要么是沟通能力,总之,必须要有非同质的竞争优势。这样,每个人都是一名狄奥索妮斯,每个人都可以在纵横机制调整中不断激励自己,同时在技能提高中与项目操作中能忍受寂寞与误解,直到成功后才露出一丝的微笑。正因为每个人都养成这种品格,才使那种“自我效能感”最强的人留在了纵横,而那种“自我效能感”比较弱的能则离开了纵横,这种文化导致了纵横的人才能够适应咨询特点的工作。狄奥索妮斯形的组织形态与雅典娜形态一样也是保证纵横的品牌与价值的组织基础之一。然而,雅典娜的组织形态与狄奥索妮斯的组织形态并不是无序的,纵横的机制无处不在,在机制发挥的领域里面,机制是强力的。机制就象阿波罗神庙的柱子,每根柱子都行使着自己的职责,撑起自己的每片天空。因而,纵横也有纵横的阿波罗,只不过没有阿波罗那么无情,那么死板,纵横的阿波罗是丰富的、细腻的、丰满的、但又是很强力的。阿波罗的纵横与宙斯的纵横一样也是保证纵横四宝的最坚实力量。在北大纵横的某个历史时期,也许四种组织形态的组合方式不同:在创业初期,可能宙斯形态与阿波罗形态在公司占据主导地位;在发展期,可能宙斯与阿波罗组织形态、雅典娜与狄奥索妮斯组织形态平分秋色;在成熟期,则可能雅典娜与狄奥索妮斯组织形态占据主导地位。现在纵横的运作已经进入成熟期间,虽然业务规模在不断发展,业务区域不断在扩大,也许要不了几年就能实现国际化,但经营模式、组织逻辑、文化可能已经进入成熟型。雅典娜与狄奥索妮斯组织形态占据主导地位已经深入人心,成为纵横吸引人才、操作项目、市场开拓的成功模式。在管理学中有个“大山原理”。当一个人看到一座大山,她是那么的雄伟,那么的壮观,因而,受到大山的吸引与号召,这个人不断向大山进发。等他真的进入到了大山他发现其实大山里面有很多令其讨厌的地方,比如崎岖的山路,有毒的蚊虫等,于是这个人厌倦了,打退堂谷了,于是又走出了大山。等这个人走远了,回头一看,大山还是大山,还是那么的雄伟,那么的壮观。在纵横15周年之时,希望纵横不仅能够成为大山,同时能够容得下更多人才的大山。
  • 引进合伙人感悟——写在纵横十五年庆 19/10.2011
    七年前,闲逛上海书城,欲购人力资源相关书籍,偶遇北大纵横系列丛书之——《人力资源管理咨询实务》、《在中国做管理咨询》,始知中国竟有如此之管理技术殿堂,惊艳纵横之光鲜亮丽,欣然购之,回家经常翻阅,遂对管理咨询了解日多,《人力资源管理咨询实务》更是我工作之必备参考书,对北大纵横及主编王璞的仰慕之情则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三年前,接受上海中心负责人张军邀请,参加由王璞临沪主持的“北大纵横-猎头公司合作交流会”,幸见心中偶像,王璞斯文儒雅、言辞不多,更感其高深莫测。半年前,由张军引荐,加盟北大纵横,踌躇满志,决心在此平台上一展抱负,为己开辟新路、为司做出成就。感于王璞对纵横队伍规模的期望和追求,自己便集中精力欲在公司内部合伙人招聘方面创造佳绩,以飨璞总所思、以助纵横快速发展。初入纵横,感其在中国管理咨询界的领导地位,招聘合伙人应是囊中取物,应聘者自是趋之若鹜。然人的复杂性、多样性特点却使招聘工作并非一帆风顺,反之,更显难度重重:专家型人不善客户开发者有之、拿惯高薪不愿接受纵横低薪者有之、不愿预缴工资及押金者有之、不能忍受提成款周期长者有之、对纵横公司抱有偏见者亦有之,林林总总,不一而足。至目前,本人累计已和约80名目标合伙人进行了详细沟通交流,约有50人在初期基本接受纵横的管理模式和制度,部分人选已进入面试流程,但候选人在此期间的“再思考”确使面试结果扑朔迷离、不容乐观。身为纵横一员,热爱纵横文化、维护纵横形象乃天职,在招聘合伙人期间,面对目标人选对纵横运作模式的种种质疑,我都时刻以维护纵横名誉为原则,即使目标人选无意加盟纵横,我也要将公司的相关政策、做法给其以积极阐述,最终做到即使对方不接受,但也要让其充分“理解”纵横做法,认识到自己只是“不适合”纵横,而并非纵横模式有恙。此类人中,话别时几乎都以对方“谢谢来电”“保持联系”“再考虑”等客气用语愉快结束交流。招聘合伙人虽目前进程艰难,但自己又享受其中,能将公司的理念、发展规模、品牌度、管理模式、成功案例等向目标人选传导、介绍,本身就是对公司的推广宣传,招聘结果暂未知,但宣传过程却意义重大,这也算是我对纵横所做的另一贡献吧! 纵横愿景辉煌,须全体同仁共同努力,若能在纵横队伍规模扩大上有自己的重要贡献,或20人、或200人,则是自己价值的最佳体现。我努力着、追求者……
  • 一名纵横新兵的感悟 19/10.2011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一转眼北大纵横已经十五岁了,我也不觉在纵横这一大家庭里,度过了近半年的光阴。作为北大纵横的一名新兵,回首这忙碌和难忘的半年,充实而快乐的咨询生活历历在目,另我感慨良多。2010年3月12日,我成为了北大纵横管理咨询公司的一名合伙人,这一天在记忆中的关键词是亲切和自豪。和其他合伙人不一样,纵横对我来讲,是非常熟悉却又十分陌生的,因为我曾经是纵横的客户方对接人。2007年,北大纵横第一个房产经纪类公司--麦田房产项目启动,我作为麦田的人力资源负责人,直接同纵横项目组对接。当时,我认识了纵横现在的人力资源中心主任何总、人力中心合伙人是总、熊总,后面两位当时还只是项目经理。就是这样的甲乙方“零距离接触”,使我真切地感受到了纵横员工的敬业精神。但坦率地讲,这个项目虽然基本达到了预期目标,却也留下了较多的遗憾。不过,对我个人却是一次难忘的经历和体验,促使我深入思考:咨询技术和企业实践如何更好结合,咨询成果如何才能真正落地。在此之前,我有较为丰富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经验,曾经在金隅(也是纵横的客户)、李宁人力资源部任职。后来,也曾经在知名咨询公司作过人力资源项目。上述职业生涯是我的宝贵财富,使我多角色地感悟咨询,尤其对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初步的融会贯通。因此,我到了纵横以后,顺理成章地选择了人力资源专业中心,将人力资源作为我的主要业务和研究方向。对纵横,我也有十分陌生的一面。我曾经很关注北大纵横,它能做到内资咨询公司的领头羊,其核心竞争力究竟是什么?机制、文化,或是品牌?很多人都有不同的解读。个人认为,机制创新是纵横的DNA,是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但在技术研发和企业文化方面,未来需要进一步完善。纵横是一个具有独特管理制度和企业文化的公司,新人都需要一个不短的适应期。在这半年中,和其他新合伙人一样,我也有过迷茫、彷徨。但我从关注纵横、加入纵横、到现在逐步融入纵横,更多的是收获和成长。同时,我也自豪地说,作为新人,我也为纵横带来了新的思想火花。但我更要感谢纵横支持我的兄弟姐妹们,感谢他们这半年来给予我的指导、帮助和批评,尤其感谢和我并肩战斗过,一起享受快乐和饱受煎熬的兄弟姐妹们。我想等我们将来退休了,或从事别的行业,回想起生命中这一段最忙碌、最难忘的,充实而快乐的咨询岁月,会非常有意思。半年的时间虽然不长,但也让我亲眼目睹了纵横的快速成长。北大纵横的平台越来越大,义务和责任也越来越多、越来越重。虽然我在纵横还算一名新兵,但我非常希望公司有好的前途,因为平台是大家的,我和所有员工一样,希望公司发展得越来越好。虽然公司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关键是我们如何在发展中促进变革,共同将事业做强做大。展望未来,我愿意和北大纵横共同成长,因此我作了一番规划,以求持续为公司做出贡献。(一)项目营销在目前竞争激烈的管理咨询市场,市场营销也显得非常重要,这是北大纵横作强作大的重要保障。首先,在市场方面,我将利用自己人力资源专长,积极创造机会,开展对外的公开培训、媒体讲座等;同时配合公司领导和有关人员,参与北大纵横的其他市场推广活动。其次,在销售方面,我将采取多种方式、为提高公司的销售额和市场占有率作出贡献。(二)项目运作项目的运作质量,是管理咨询公司长期高速稳定发展的根本保证。因此,我将努力发扬纵横人敬业,对客户负责的传统。我认为自己偏技术型的人才,所以我准备有意识的介入一些需要技术创新的重点项目,尤其是对能为北大纵横树立品牌的知名企业的大项目,我将倾尽所能,贡献一份力量。同时,我还要继续提炼、总结项目运作和管理的经验,并且和领导、同仁们充分交流和共享,共同提高北大纵横项目,尤其是人力资源项目运作的综合实力。(三)技术研究首席合伙人王璞常说:咨询是管理技术,是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之间的桥梁。因此,技术研究是管理咨询的当前生命线、未来铺路石。作为从事知识服务业的纵横一员,我准备在这方面多开展一些创造性的工作,将自己在企业和其他咨询公司的人力资源技术研究和积累,充分整理和贡献出来。具体而言,在职能方面,由于我专注于人力资源项目,有一定的经验积累。所以我准备积极配合人力资源中心的研发工作,选择几个热点模块,重点关注,深入研究,争取有所创新,扩展和深化纵横人力资源的产品线。在行业方面,由于我作过制造行业项目较多,有一定的项目积累和理论总结;所以我准备选择两个制造业领域进行重点研究,总结相关项目经验,开展内、外部的技术支持和培训工作,努力成为这两个行业领域的专家。(四)管理咨询外的其他领域我坚信,未来的北大纵横不仅是管理咨询业的领头羊,还将成为中国知识服务业的一面旗帜。因此,在知识服务业的其他领域,比如市场调查、培训、会计审计等方面,公司未来都将会有长足的发展。对于我个人来说,愿意结合自身人力资源专长,在北大纵横的整体战略规划的指引下,在适当的时机,参与上述管理咨询以外的其他业务的开拓和建设,倾尽我的全力,为北大纵横的百年基业添砖加瓦!
  • 我与纵横、纵横与我 19/10.2011
    序言诗:        【北大纵横十五年颂】|        十五年,风雨兼程        十五年,沧桑巨变;        十五年,美好憧憬,        十五年,辛勤汗水。        历史呀,永恒记忆;        岁月啊,漫漫尘烟;        一字字,耳熟能详,        一个个,闪闪发光;        时空中,集聚而成:        北大纵横 !       曾在纵横成长的,       数千学员,       一定不会忘记,       伴随纵横成长的足迹;       无论是炎炎盛夏,       或者是凛冽严冬,       万籁俱寂、夜深人静,       纵横人用勤奋披星戴月。       第一缕阳光冉冉升起,       纵横人用微笑迎接晨风;        “与人玫瑰,手有余香。”       纵横人,       耐心、细心、诚心,       感动每一位客户,       爱心、热心、信心       倾注每一份项目。      十五年,艰苦奋斗、波澜壮阔;      十五年,谱写“新变革、新管理、新战略”的美丽篇章;      十五年,秉承“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宗旨,叙写着永续经营的传奇辉煌!十五年啊!多少漫漫征程!      十五年奋进拼搏!      铸就今天的纵横!      十五年,记忆那么清晰:      初生的婴儿,      从刚刚起步开始,      迈开稚嫩的步伐,      在风吹雨打中,      茁壮成长;       十五年,真诚微笑,无微不至,感动每一位朋友;       十五年,方正执著,诚实坚守,赢得每一桩信任;       雄鹰在风雨中练就翅膀,       梅花在严寒中绽出芬芳。       纵横人从咨询中开创出伟大的业绩,       纵横人从服务中体现出可观的效益;       纵横的拓荒者,       将事业版图扩展到       几百位合伙人规模。       人才荟萃、一流管理、享誉全国。       十五年,       纵横人始终做到:       客户满意、业绩优异                学员成才 项目成功                纵横塑造人才,       人才成就纵横。      把纵横比作航船,      人才是起航的风帆;     把纵横比作雄鹰,      人才是飞行的翅膀      伟大的纵横!      谨向您献礼、致敬!      谨向您祝福!赞颂!      高远的歌声跟随着心花飞扬,      激越的音符镶嵌在幸福脸庞;      欢声笑语,      伴着轻风飘荡,     闪亮的光环,     萦绕于北大纵横的名称上!     亲爱的朋友!     为了永恒的光荣和美好的愿景:     ------做中国最受尊敬的咨询公司;     让我们用汗水和热情,     创造纵横更美好的明天!  【纵横中的我】2010年一个炎热的夏天里,我走进了北大纵横公司,有幸成为其中的一员。从刚开始对新环境的陌生感到后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经历了不平凡的辛路历程。日子一天天过去,一路走来,一路感激。    在纵横,我的工作是战略中心合伙人,主要是开发客户和帮顾问解决问题,在这里我开始了事业中一段新的旅程。每当接到一次询问,帮顾问解决一个问题的时候,对方满意的笑容对我来说那就是劳动的果实;与同事们沟通、合作,我了解到另一种生命的体验,同事们那忙碌的身影,一张张的笑脸,咨询工作可以如此的自信与光荣。十五年前一个意气风发的叫王璞的北大青年,带领几个同学伙伴,在简陋的办公场所努力奋战,成就了今天辉煌的纵横。十五年后的今天,头顶着一个耀眼的光环,一个现代化的咨询公司矗立在世人面前,它坐落在北京中关村最富盛名的大厦中,与INTEL公司为邻;员工人数已近千人。它已经是“中国咨询公司的一面旗帜…”十五年后的今天,我们将全力奏响“让客户满意、让员工满意、让社会满意”的和谐之曲!有位同事说的好,责任心就是最好的核心竞争力。我们纵横人总是“勇于承担,追求卓越”,公司为了培养员工的责任心开展了一系列的学习培训活动。我体会到了:不管是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上,责任都比能力更重要;责任心对我们极为重要。在一次次的学习培训中,纵横成就了一支支有责任感的精英团队。纵横给我提供了很好的新型平台,使我能够在工作中继续学习、实践、提高。同事们每一次的注目,一声声温暖的关怀,一次次的帮助,都给我很大的鼓励。纵横好像一个大家庭,企业里的每个职工就如我的兄弟姐妹。公司各部门人员的辛勤工作和奉献精神,为我做出了很好的榜样,不知不觉中培养了我工作的责任感。有一种精神,看似平凡渺小,它却能成就不平凡的业绩;有一种精神,看似豪情万丈,它却代表着平实务本的人文精神。我们纵横公司,自从创业以来,都坚信走品牌发展之路。今年是公司创业15周年,纵横就像是雨后春笋,在短短的15年里,创造了不凡的业绩,也可以说,这是业界的一个奇迹。踏入上海纵横的工作区,映入眼帘的是宽敞、明亮、齐整的办公大厅,。这里有深深吸引我的优秀团队!我内心深处,开始涌动着强烈的归属感。纵横,将是新的人生舞台。纵横辉煌十五周年,见证了同仁同舟共济的精神。纵横风雨兼程十五年,一次又一次,将困难迎刃而解,一步又一步,随着市场的成熟而壮大、强大。纵横人大胆开拓、日新月异、突飞猛进;现在的纵横,品牌效应优异,咨询业绩丰硕,发展蒸蒸日上,未来生机勃勃。如今,当别人坚起大拇指称赞纵横时,我骄傲,因为我是这个团队中的一员;同事们的奋斗兢兢业业,无时无刻都在促使我认真工作。我到公司这几个月来,有很多精彩瞬间,值得回味;有很多宝贵记忆值得珍藏。让我们把握自己、珍惜岗位,因为努力工作才可能好戏连台;让我们以澎湃的激情,和纵横共同奋进吧!在自己的岗位上,我踏实地工作着、学习着。我掌握了工作的流程,我熟练了PPT的应用,我和同事相处融洽,获得了很多的友谊和帮助。同时,我充分的感受了公司高效的工作氛围和坚定不移的企业文化。就我而言,自从我加入到这个企业以来,就将这个大家庭当成了我事业的基础,大河里有水,小渠才不会干涸;企业兴旺,员工才有可能受益。纵横在阔步发展,员工在奋勇拼搏。我自豪,我是纵横人,让我们一起开拓纵横更美好的未来!
  • 为咨询而生 19/10.2011
    北大纵横,一个如雷贯耳的名字,一个名震江湖的名字,一家景仰已久的公司,一家引领咨询的公司。北大纵横,已经十五岁了,逐步从稚嫩走向成熟,逐步从行业第一家咨询公司成为行业第一名的咨询公司。十五年的时间不算短,人生能有几个十五年啊,一个企业能有几个十五年啊,中国民营企业的幸无寿命是2.9年,中国咨询公司的平均寿命可能只有不到两年,而我们北大纵横已经十五年了,“成者王侯败者寇”,结果已经证明了我们北大纵横的优秀。我们北大纵横做到了第一个十五年,真诚地希望我们北大纵横公司能够有无数的十五年。作为一名刚进入公司三个月的新顾问,我是怀着景仰的心进入公司的,在很多年前就听说过我们公司,但一直是听说,听说我们公司是一家优秀的公司,听说我们公司很厉害,听说我们公司行业知名度很高,听说……,一直没有机会亲身体验。现在我终于有机会了,而我此时已经进入咨询行业三年了,三年的时间让我对咨询有了不断加深的体验,让我越来越喜欢咨询,三年的时间让我能够对咨询有了一些自己的认识,让我能够感悟北大纵横的不一样,也许我对我们北大纵横的这些认识都是非常的粗浅,都是非常的片面,也许我还没有资格评论公司的一切,但也许我想积极响应公司的号召,不管怎样,我终于还是忍不住想写点东西献给我们北大纵横十五周年。我是加入公司的第三天,就被公司派到山东老家的一个300万的管理咨询项目上,负责人力资源管理、精益生产管理咨询模块的内容。应该说,进入公司不到一周,就上了项目,应该说这是我的幸运,能够为老家的企业服务,这更是我的幸运。因为各种原因,客户希望在一周内完成人力资源规划工作。项目主管合伙人和项目经理在9月14日下午让我临时负责主导人力资源规划事宜,然后其他5名顾问(包括项目经理)全力配合我的工作,并且要求在六天内完成,因为客户希望在9月21日要向董事长汇报。应该说当时我非常为难,因为当时这个工作原本没有计划安排我来完成,我没有思考这方面的事情,并且我以前也没有做过人力资源规划工作。但我知道,根据当时的情况,没有人比我更合适主导做这件事情,我只好答应了,这对我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接下来的工作非常艰苦、非常紧张,我利用不到两个小时的时间确定了主要框架及每一章的主要内容,然后又用1小时左右的时间制定了一个详细的工作计划,包括每名顾问的分工,因为时间如此短,我必须让每名顾问负责一部分,我负责撰写其中的两章内容。时间很快就过去了一天半,我发现绝大部分顾问都已经根据计划进入状态,知道自己做什么,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但个别顾问不知道自己做什么,我只好临时做出决定,让能力强的顾问在完成自己负责的章节后再帮助能力弱的顾问完成相关内容。事实证明,我的决定是非常正确的,所有人都完成相关章节后,我发现大部分顾问对自己所负责的部分完成得较好,但也有部分顾问完成得不好,我又针对性地进行了大量地修改工作,在六天的时间内,我每天晚上加班到凌晨一点,周日也没有休息,还要做汇总、修改、完善的工作,在汇报前的那一天晚上,我直到凌晨三点多才全部修改完毕,而本周二,也就是9月21日上午9点就要向董事长汇报。经过项目主管合伙人和项目经理的沟通,决定在整个管理咨询项目第二阶段汇报会上由我向董事长等客户高层领导汇报人力资源规划事宜,我的汇报持续了70分钟左右,赢得了客户董事长的满意,在汇报现场对所有高管、咨询项目组说,对本次人力资源规划提交的成果非常满意,说能够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提交这么好的成果非常不容易,肯定了我们北大纵横项目组的能力和水平。汇报会后,项目主管合伙人也对我们项目组提交的成果非常满意,并且也表扬了我汇报得很好,说在北大纵横这么多年,还没有看到比这更好的人力资源规划,我们项目组的工作结果、我的工作结果得到了客户及合伙人的高度认同,我也非常高兴,也长舒了一口气,这几天我的压力的确是太大了。在当天晚上,客户董事长和我们咨询项目组一起喝酒时,又表扬了人力资源规划的事情,说对结果非常满意,通过本次人力资源规划工作极大地提升了对我们北大纵横能力的信任度。并且说我们北大纵横是国内最优秀的最适合他们的咨询公司,如果我们都不行,国内就没有行的咨询公司了。通过这件事情的成功,我总结了以下几点:1、方法论比经验更重要。做咨询工作,方法论最重要,没有做过的事情不要怕、不要担心,只要方法论正确,就能够提供好的工作结果,没有经验也没有关系,关键是要有正确的工作方法。而方法论不正确,即使是有经验的老顾问,也不会为客户提供好的结果,方法论比经验更重要,因为错误的经验只会提供错误的结果,只会让你持续错下去。2、团队致胜。团队的力量是非常重要的,能够顺利完成本次人力资源规划工作,是依靠整个项目组六名顾问的力量集体完成的,缺少任何一个人的参与,都可能降低本次人力资源规划提交成果的质量。我们这个项目组非常团结,大家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并且是不计较个人得失的合作,才有了此次的成功,如果本次人力资源规划过程中,如果有任何一人不顾全大局、不团结、不合作,我们也不会完成得这么好。而我们北大纵横之所以能够取得今天的成就,也正是依靠团队的力量,因为只比较其中一个合伙人、一个项目经理、一个顾问,我们北大纵横在整个管理咨询行业中也许并不是最强的,但依靠团队的力量,我们就成为了行业的最强。如果我们公司以后能够更好地整合内部资源、更好地发挥团队的力量,我想一定能够取得更大的成就。3、选人非常重要。通过本次人力资源规划说明我们这个项目组的顾问都是非常优秀的,因为我们没有人做过人力资源规划项目,但我们最终完成的工作结果得到了项目主管合伙人及客户董事长的高度认可及赞扬。并且我们项目组的顾问大部分都是新顾问,这说明我们北大纵横在选人方面做得是比较好的,说明我们北大纵横顾问的基本素质是非常优秀的。如果选人的结果太差,悟性太低,则可能会是另外一种结果。4、制定科学又合理的计划很重要,及时调整计划更重要。在制定本次人力资源规划时,我制定了周密又明确的紧急工作计划,以确保本次人力资源规划工作顺利完成,但在计划进行到第二天时,我审时度势,及时调整了计划、调整了某一章节的主要负责人,是顺利完成本次人力资源规划工作的关键,否则本次人力资源规划工作大家最后都会死得很难看。我到现在为止都在庆幸当时自己幸好做出了这个英明决定。否则,现在可能就会是另外一个完全相反的结果了。北大纵横经历了风风雨雨,在数万家咨询公司中脱颖而出,已经证明了我们北大纵横公司是一家非常优秀的咨询公司,有我们自己的独特优势。作为一名北大纵横的新顾问,我还是希望我们公司在不久的将来,能够在各方面变得更优秀、发展得更快速,以早日实现北大纵横人的梦想、实现创始人王总的梦想。我认为我们公司要想实现更快速的突破,必须在以下几点实现突破:1、营销模式的突破。我们的营销模式还是非常传统的营销模式,只靠这种人海战术,我想很难快速实现公司的发展目标。象深圳中旭公司,才成立短短几年的时间,据说去年咨询收入已经超过7000万,加上培训的收入已经过亿,他们之所以发展如此快速,就是他们的营销团队非常强大,与传统的咨询公司做法不同,如果公司领导有兴趣,可以去研究一下他们的营销模式。现在国内已经有十几家咨询公司才采取类似的营销模式。2、咨询方式的突破。传统的咨询方式不能更好地提高客户项目参与人员的能力,不能提交更好的项目成果。要想进一步在中国做好咨询,在很多咨询领域就必须从传统的咨询方式向教练式咨询方式转变。只有这样,顾问才能既轻松工作,又能让客户收获更大,还能保证咨询成果落地,而不仅仅是方案。只有这样,顾问才能减少加班,才能快乐地做咨询,才能快乐地为咨询事业奉献自己的一生,我想没有一个顾问愿意长期加班工作的。3、顾问快速培养的突破。公司拿到了项目,如果没有合适的顾问做项目,也不会有好的结果,而培养一个合格顾问的周期是比较长的,特别是项目经理,如果不能在顾问快速培养方面取得一些突破,公司也很难有快速的发展。因为如果顾问能力不行,没有掌握正确的方法论,则只会砸我们公司自己的品牌,只会做一些事倍功半的事情,对公司长远的发展不利。4、选人的突破。很多人喜欢做咨询工作,我也喜欢,我们公司也有很多人喜欢做咨询工作,我把这样的人称做是为咨询而生的人,以与那些只希望“混碗饭吃的”人进行区分。我们北大纵横就是为咨询而生的公司,只有找到了更多的为咨询而生的人为我们公司工作,为客户工作,我们公司才能始终保持足够高的激情、热情,才能在咨询事业上充分发挥大家的聪明才智,才能更加快速地发展我们的公司。而我们公司通过什么样的办法才能找到更多为咨询而生的人,找到更多愿意以咨询为终生事业的人,这是我们走向更加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三年多的咨询生活,让我越来越喜欢咨询工作,让我越来越觉得自己就是为咨询而生的人。我这个为咨询而生的人希望我们这家为咨询而生的公司能够在下一个十五年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 和而不同 19/10.2011
    咨询行业也混了不少年了,认识了不少客户,也认识了不少同行。对于客户就不说了,说起来话长,对于同行我历来是一句话“和做咨询的打交道——很难”。可以说管理咨询就是一个挑毛病的工作,所以做咨询的人大多养成了宏观上喜欢系统看待事物,微观上用放大镜找缺陷的习惯。没办法,要吃这碗饭就必须具备敏锐的洞察力、敏捷的思维和坚韧的毅力,管理咨询顾问都是很有个性的人。这么多年,看惯了咨询公司不断的分裂再分裂。为什么咨询公司很难做大,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些人很难被捏合到一起。北大纵横100多个合伙人,还有300个咨询顾问。如果说要是没有文化的凝聚力,只怕最终就只能是混乱的局面了。纵横发展到今天,这个事实足够说明纵横有优秀的组织文化,虽然不同的人对这个文化理解也不同,但是这种不同的理解是主观的,客观的事实就是“纵横的文化很有特点”。中国人5000年的封建思想,2000年的专制体制,其文化核心是个“同”字。墨家提出“尚同”,这就是后来的党同伐异的开始,所以我们2000年前的孔爷爷在《论语·子路》中提出了“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可惜这个理念2000年来从来就没有成为主流。纵横文化很有“和而不同”的味道。孔爷爷云“君子心和,然其所见各异,故曰不同。小人所嗜好者则同,然各争利,故曰不和”。基本上从为人操守着眼。对此陈立夫《四书道贯》解释为,“君子和人相处,心地是和平的,而意见不一定相同。小人和人相处,常常随声赞同,可是利之所在,心地是不和的”,首先说“不同”。不同是组织的本性。所谓“同”,《说文》认为其本意是“合会也,从口”,段玉裁解释为“口皆在所覆之下,是同之意也”,即口里说的都是“重复”的话,或“重复”的意思。不同,当然就是不一样了。做咨询的人需要的就是个性个创造性,能够容纳不同就能充分吸纳各方人才,发挥他们的所长,为企业创造价值。不同代表的是组织的容纳能力。我们说海纳百川,其实大海能纳的何止是百川,《圣经》中上帝为了惩罚人类的贪婪而引发大洪水,洗刷了人类一切的罪恶。因为大海的宽容,所以就连宇宙中最困难的事情——生命的出现,也是在大里发生的。然后说“和”。和是团队的能力和素质,大海的开阔的秉性也成为污垢的最佳藏身之所。而和就是组织目的,不同是本心。组织能容纳我们的不同,但是我们却不能一味的追求不同,因为这太没有创新性了,我们要利用我们的不用创造“和”。组织的容纳能力,容纳的是能力、性格不同的人,都是这些人要能够一起创造价值,我们走到一起不是来斗地主、打麻将的,而是创造价值的。而这些各种各样的人需要能够合作,一起工作,至少发挥1+1不能小于1.8的效率,当然了能超过2就更好了。我不是提倡君子小人之争,关于这个问题已经争论了几千年了。今天说起纵横文化,虽然我们也总结了很多话语,其实都是主观的,不用去背。纵横就是纵横不会因为谁而改变。他是有生命的,有个性的,我们都属于他,他不属于我们任何人。
  • 曾经的北大纵横和现在的北大纵横 19/10.2011
    曾经的北大纵横在我记忆中很是让人不爽。 曾有位在某211大学管理学院当经济系主任的同班同学告诉我他对北大纵横没有好感。 数年前,正是这个北大纵横,让我在管理咨询大道上增强了信心。话说2003年底,我接到朋友的一个电话,说他现在遇到了一件很为难的事情,一个当老板的朋友托他找一个企业管理方面的专业人士,给他帮一个忙。他找了不少人,据说都在搞企业管理方面的工作,但这位老板见了以后都觉得不太专业,于是,他想起了我,给老板朋友介绍说就我是科班出身的企业管理专业人士。这位老板很快来和我见了面,在一个茶楼谈了一个晚上,他意犹未尽,我实在困得不行。他约我再谈,并说在我有时间时约他,我答应了之后他亲自开车将我送回家。数日之后抽时间约了他,他说按我定的时间在老地方见。我们见面后他直截了当地说:“我上次就想给你说,一直难于启齿,现在不说不行了。我被一位朋友介绍做了个管理咨询,这家咨询公司叫北大纵横,他们做了交给我的咨询方案我觉得狗屁不通。但我知识水平不高,当过兵的人,莽的,不好给人家直说,想请个管理方面的专家来给我想想办法。”随后,他把一个大厚本的东西拿出来递给了我。我大致看了看,这是一本人力资源方面的管理咨询报告,ABCDE这些符号比较多,语句比较生硬,似乎是从哪里抄来的一些东西,上下文连接不太平滑。他从我的表情中看出了我的感觉。他开始给我介绍他企业的现状,他一面说我一面就想起了古人说的一句话:“真传一张纸,假传万卷书”。这话说的是师傅与徒弟在传统手艺上的传承关系,也许那个管理咨询项目组和这家企业的咨询关系正是如此。他的企业是一家国有和民营合股的企业,他是大股东,从事一个有门槛的行业经营,利润高,投入比较大。他现在的问题是人才流动较大,他希望管理咨询公司为他解决这个问题。但我手上那本北大纵横的管理咨询结论确实让人啼笑皆非,说是鉴于公司目前的现状,建议一般人员每月工资提升100元,中层管理人员每月提升200元,高层管理人员每月提升300元。这老板就开始骂北大纵横,说这样做的结果是我的钱花了,但人一样留不住的,这样的结论我根本没有办法操作,还写这么一大厚本来骗我,欺负我没有文化啊,现在这根鱼刺卡在我喉咙里面,吞也吞不下去,取也取不出来,真难受!我迅速在脑子里面思考对策,首先是怎么解决他企业目前面临的问题,就是他的苦恼怎么解决,要找出一个最佳策略;其次是要从他可以理解的角度告诉他,让他理清自己的思路明确自己的行动;最后是是否我要写点简单实在的东西给他,好让他从中思考之后,产生明确的行为思路。他见我没言语,知道自己提出的问题不是太简单,就对我说道:“这件事,我实在难于向人启齿。介绍人是一个好朋友,诚心给我帮忙。家里人是帮不上忙的,给他们说了也不明白。这些天我见了些所谓的专家,我觉得他们基本上比我还要Y,有的人连门都没有入,还在给我吹什么管理原理。我从给你的交谈中感觉到你是一个管理方面底子很扎实的人,又有管理工作这方面的丰富经历,我相信你一定给我想得出办法来的。”我听得出他的意思,一是他这样的老板,对人的激励已经有了自己的套路,二是他确实急于想解决自己企业的问题。我怎么办呢?我把那个大厚本还给他,当即答应说:“没问题,你放心,我一定会给你想出办法的,过几天以后,我们再见面,我写篇东西给你。”实际上这时我心里已经有了谱。几天后,我专门抽了两天时间,去他单位上做了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在他的支持下,相关人员给我提供了一些数据和资料。我用尽量简单的文字给他写出这个企业在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如何改进思路如何运作的建议,很注意让叙述表达的内容能够操作,还做了一些相关表格,对他企业所有岗位所有人员的薪酬做了几个可供他选择操作的具体方案,再辅以一些图,尽可能将我希望表达的内容和他做一个较好的沟通。还是在那个茶楼里,我将自己做的几页东西交给他。他看了以后说了一句让我难忘的话:“你这个东西不止值这点钱。”他所说的是一开始他承诺请我做这件事给我的报酬,似乎可以理解为是咨询费吧。现在他觉得我给他做的事情是物有所值甚至物超所值,这让我很兴奋,因为我觉得自己不过是做了自己能做的和该做的事情。从这时起我就有了从事管理咨询的信心。这几页纸给他以后,他拿去就真照着做,队伍稳定了,企业发展了,效益提升了。有了这件事情,我对北大纵横的印象会好吗?我在企业管理咨询行业工作几年后,发现自己所在的公司发展缓慢,再看看人家,比如北大纵横、原来的新华信现在的正略钧策、和君创业等等,为什么人家发展这么快呢?原因在哪里?当初曾想到,会不会是这样的原因呢?一个事,当你太认真时,你花的成本可能太高,超出了客户的期望,超出了客户对你要求的那些特性指标,很可能你就要亏损。如果尽做这样的事情,给客户企业的贡献多,咨询企业自己的积累少,这样的管理咨询企业怎么能有大的发展呢?在保证咨询质量与控制好咨询企业的管理成本之间,有没有一个较好的平衡点?这涉及到管理咨询监理的话题了。如果没有第三方监控管理咨询过程的工作质量和产出质量,当管理咨询企业的咨询人员不那么认真时,就是说当他在用一种应付的态度从事工作也能够挣钱甚至挣很多钱时,或者他不具备专业能力仍要顽强地忽悠客户并且也能挣很多钱时,这样的状态会像惯性一样重复。这样的心态如果普遍地存在于管理咨询工作过程中,这家咨询公司的积累可能很快,其发展规模可能达到很快的速度,就如当初的国民党军队,可以独步一时、称雄一代,然而,垮起来的时候,是不是也会相当快?这是我进入北大纵横之前对这家公司和与管理咨询相关事务的一些认识。进入北大纵横以后发现,北大纵横还算是一个紧跟时代的管理咨询企业。北京有什么动向,这家公司摸得都很准,与时俱进,是“识时务者”。其次,北大纵横成员活力都较强,不少人有着鲜明的个性,这样的氛围在思想上推动着北大纵横这种知识密集型企业的发展;其三,北京大学学术上的活力、思想上的活力、甚至历史上的活力,影响甚至造就了北大纵横企业经营上的活力。所以,尽管有一些咨询方案咨询项目存在问题,甚至也许有公司管理上需要改进的问题,似乎依然没有阻挡北大纵横前进的步伐。然而,北大纵横现在面临国内及国外管理咨询同行等大小企业的激烈竞争,可谓前有阻碍后有追兵,如果没有起色,可能会减缓发展甚至倒退吗?北大纵横的核心竞争力到底在哪里?归纳一下前述内容,能否找到一种简便可行的办法,或者说采用一项有效的制度来解决这个一直以来都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的咨询质量的问题?是否可以从内部或外部引入管理咨询监理制度,促进管理咨询品质的提升,从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以上是过去我对北大纵横的印象以及进入北大纵横数十天来对北大纵横的观察和思考。
  • 新人眼中的北大纵横 19/10.2011
    作为中国本土管理咨询业的先行者和领导者,北大纵横已经15岁了,这15年,也正是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变革的15年。这一点,纵横值得骄傲!在加入纵横前,我了解到了北大纵横的历史:北大纵横管理咨询集团成立于1996年,由北京大学控股、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兴办,是国内第一家按照公司法成立的管理咨询公司,,北大纵横先后为国内近千家企业提供过一流的咨询服务,其中近三分之一为国内500强或上市公司,积累了丰富的管理咨询经验。北大纵横管理咨询公司品牌也已经成为中国咨询行业的最知名品牌。为纵横的独特的合伙人制度所吸引,也为纵横的“为中国企业的成长和变革提供实效性的解决方案,成为中国企业成长的重要推动力量”的使命所感召,成为了一名纵横的新合伙人。纵横是个高速发展的团体,所以当要给纵横生日时写些什么的时候,总是感觉自己所知太少,不敢参言,以免贻笑大方。如果一定要写什么,就写一些自己的感受吧。纵横之“新”纵横,是由众多优秀合伙人组成的一个独特组织,与我以往所经历到的任何的机构都不相同,在纵横,除了地区与专业的矩阵式的结构外,有“导师“帮新人解答问题与辅导。这项制度相当人性化。纵横的合伙人制度,使“新”思想、“新”能力与纵横融合,成长。在纵横,是创始人魅力与胸怀感召人,新的机制吸引人,新的组织架构平衡人。这样纵横不会老。但如何平衡“新”与“老”,是纵横现在要设计与规划的问题。----北大纵横,像学校一样培养人。纵横之“牛”纵横的牛,体现在纵横有一帮牛人。一方面是行业的专家,一方面是有特殊的才能与适应能力。三步之内,必有芳草,三人行,必有吾师。当然,纵横的牛人,更多的是表现在行事的个性上。说个小插曲,在北大纵横内蒙古的年会的车上,当让大家做个自我介绍的时候,我们车上很多人的第一句话是,在纵横,谁不认识我?自信直冲云!在车上有人献歌,唱至一半,有人喊“下去”不给面子,而歌者立即从容应对”感谢大家的夸奖,我会唱得更好“电继续唱完,。这种插曲,在其他公司,百年难遇。有个性的一群性情人。---北大纵横,像军队一样锻练人!纵横之“变“纵横擅变,正如纵横咨询观所写的那样:服务战略:一切咨询建议都应服务于企业发展战略适应变化:一切咨询建议都应适应企业未来环境的变化尊重现实:一切咨询建议都以企业实际情况为出发点顾客导向:一切咨询建议都应为顾客创造最高价值纵横适应变化,同时自己也在动态变化。我感觉纵横的组织架构调整,是每天都在发生的。包括各个委员会、专业中心的调整。而我,也深切的感觉到了纵横的“变”,我刚加入纵横的第一天,碰到的第一件事,就是我所在的专业中心的调整。由于众多外部原因,我入职的中心要进行调整。说实话,这种调整,对个人而言,绝非是一件让人愉悦的事情。一个专心的设立与变更,在我看来,都是慎之又慎的事,在纵横,要学会理想对现实的妥协。这需要个人调整心态,从大局出发,适应组织的变化,同时,纵横专业化发展之路,还很长。我的朋友,中国智业研究的严凡高先生,通过对北大纵横的访谈,正在写《北大纵横研究》,我没有接受他要采访我的建议,但同时给了他一个建议,写北大纵横,在结尾一定要加上这样一句话,“北大纵横是一个动态变化的公司,“变化”是他的特征,是他是魅力。当写完北大纵横的时候,纵横已经又开始了动态变化,所以,我写的,只是北大纵横的昨天。”祝福纵横,祝福中国!
  • 远观近识 19/10.2011
    纵横书籍在当年从企业转入管理咨询行业之后,陆续购买了一些管理咨询类的书籍,包括有纵横出版的《人力资源管理实务》。在进入房地产咨询领域最初,也购买了纵横的《房地产管理咨询实务》。这些年来,在国内其他的咨询公司有出版过一些或是单本或是系列的管理咨询书籍。纵横书籍以大气而鲜明的标识和系统而厚实的内容,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纵横课程后来,一次由北京某个人力资源机构在网上直播的培训,吸引我的主题之一是:对80后员工的管理。由王璞老师讲授,那个下午认真地观看了网上课程。王璞老师在课程结尾对纵横愿景的描述,在2016年做成世界一流的咨询公司品牌。这给我留下的印象极为深刻,纵横的愿景太吸引人了。 “中央台”后来从事房地产企业的咨询后,与陈恳老师有接触。陈老师比较纵横与我之前所在咨询公司的品牌,形象地比喻为“中央台”和“地方台”。虽然我当时所在的公司是在行业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然而这个比喻在实在太强烈了,至今难忘。 留心纵横纵横的愿景、价值观、运营方式等等,在相关的媒体上不难寻到。包括财年制度、包括员工休假及旅游制度,等等,这些无不让人称羡。纵横的博客也是经常浏览的,对其它行业的咨询方法,也有所了解,对纵横的一些合伙人是长久地仰慕着。 近识 物以类聚,同气相求身为北大校友,北大精神与我息息相关,这是寻找了多年之后的相遇与融合,民主、科学、求实、进步,同气相求。入职之前听接触过的各位老师讲过纵横的价值观,民主、自由与平等,这些在入职前后耳濡目染。包括8月20日(周五)合伙人周会上,有面试的顾问来参与合伙人的会议,听取我们的讨论。氛围的开放与自由的争鸣,这次会议让内外人员皆有目共睹。入职当天即出差去做义诊,人力资源部发来配备导师的信息,要求三天内与导师完成首次辅导。在客户所在地那个紧张而忙碌后的晚上,致电岳总,大致地汇报了目前的工作,并就一些困惑询问。岳总在电话那头很认真地听,并就纵横的价值观和文化进行了诚恳地宣导。话语中能感受到对成长的期望。 知识管理系统的庞大员工后台管理系统和知识管理系统,信息量太庞大了,时至今日,还未全部领略完。如果能按树形分类,看起来就容易一些。 之前对纵横的“非盈利性的组织”这个概念不理解,入职后听陈江总的员工培训才理解。如此良好的制度设计,这个组织不发展也难。 远观、近识,到融入,是一个过程。还在边行边学,如何将自己的知识经验能力与这个平台融为一体,共同成长。要加快自己的步伐。
  • 从三个“十五”看北大纵横 19/10.2011
    关注纵横15载15年前,中国管理咨询界诞生了一颗幼苗----北大纵横咨询公司。基于创始人的理念以及发展战略,北大自由、开放、创新等文化基因,一批北大和清华等优秀人才,使其15年后的今天成长为中国管理咨询第一品牌。我热爱管理,热爱管理咨询,在从事咨询职业的这些年来,一直密切关注着纵横,向纵横学习。学习纵横的《企业文化咨询实务》、《组织结构设计咨询实务》、《战略管理咨询实务》、《人力资源管理咨询实务》、《在中国做管理咨询》等论著;学习纵横一些散见的咨询文件(项目建议书、咨询报告)。使我真正学到了管理咨询方法论,掌握了基本的管理咨询技术,也使我这个纵横外的人逐渐成熟起来,成为一名职业管理咨询顾问。曾作为从外部人看纵横,纵横人才聚集,引领中国咨询业潮流,给人以专业权威的认同感。纵横充满创新、自由、个性的文化,也培养出业内很多“牛”人。同时在业界也有不少人有纵横规范性、统一性还有待加强的感觉。 进入纵横15天这些年一直在咨询业,虽然关注纵横15载,但还没有想进入纵横的欲望。前些日在网上看到了有关纵横的新战略构想、新合伙人制度的相关报道,激发了我进入纵横的热情,通过纵横的面试等等,终于成为纵横的正式一员。我进入纵横15天了。这15天来,学习了公司制度、接受了公司几个老总的精心教导,也加入了明晰谷,对纵横文化有了一定的认识,也深深感受到了纵横是一个公平的、充满竞争的内部市场平台。 “合作、敬业、创新、诚信、专长”是纵横倡导的核心理念。这几天来我对这些理念特别是“合作”有了深入的认识。 “合作”是纵横核心理念中的第一要素。 咨询平台与支持平台的合作 咨询团队与营销团队的合作 合伙人与项目经理的合作 项目经理与顾问的合作 专业中心之间的合作合伙人之间的合作……合作促进了创新合作培养了队伍合作为客户更专业的服务合作使纵横茁壮成长合作成就了中国咨询第一品牌的梦想合作也将会创造纵横美好的未来我也坚信在合作的理念指导下,更快的融入纵横,工作做的更好。展望纵横15年纵横的新战略目标是在2016年成为国际一流的管理咨询机构。作为国际一流管理咨询机构,标杆即是麦肯锡、罗兰贝格等世界一流咨询公司。纵横有15年的咨询经验、咨询案例和人才的积累,有咨询方法论和咨询技术的引进、创新,在王总的带领下,资深专家的努力下,在咨询原理、技术方法上进一步总结创新,将会在国际咨询界形成纵横的咨询风特殊。在市场开发上立足国内,走向世界,与世界500强共同发展。这应该是国际一流咨询公司的基本要求。展望纵横未来15年。管理咨询界国际一流管理咨询机构。在管理学界真正形成纵横学派,成为中国MBA导师的摇篮,出现几个世界级的管理大师,在管理学界占有一席之地。从咨询顾问到职业经理,成为培养一流企业CEO的基地。从咨询顾问到政府官员,为中国社会的进步输送精英。伟大的纵横美好的明天需要我们众志成城努力奋斗!
  • 纵横的文化 19/10.2011
    一项对世界500强企业的调查研究表明,这些企业之所以出类拔萃,其中最关键的原因之一就是有优秀的企业文化的。有人说“小企业靠权力,大企业靠文化”,“成功的企业必然有成功的企业文化”。一个企业如果无法提炼出适合企业生存的文化,进而用这种文化来促进企业管理、企业经营和发展的话,那么这个企业是难以成为一个知名企业。 在我看来,北大纵横除了有雄厚的师资,优秀的顾问团队,更重要的核心竞争力就是企业文化的提炼和塑造,但目前国内企业能在这方面做到位做得好的很少很少。较大的原因就是我们的市场不成熟,我们的企业构架不完整,内部的激励机制不能真正的发挥作用,甚至可以说金钱的作用远高于文化的。“要想把企业成千上万名员工凝聚起来,只着眼于收入是不够的,企业必须具备共同的价值观、目标和信念。有些企业在吸引人才时过分强调高薪未必是件好事,这很容易把员工的注意力只集中在报酬这一个方面。”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正因为企业文化的形成难以一蹴而就,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越来越多的企业想到了借助外脑——管理咨询公司来帮助本企业克服管理瓶颈、提升竞争力。企业是树,文化是根。而企业文化咨询又与其他管理咨询不同,有更加特殊的要求——高度的专业性。北大“纵横文化”的形成并不是一步蹴就的,而是经过了数年的磨砺。从1996年开始的最初的几年中,北大纵横不可避免地遇到了与所咨询企业同样的难题,员工流失率高、凝聚力不强、咨询业务增长乏力等现象接踵而至。公司的经营者们在为别的企业服务的同时,也一直在思考自身企业的经营管理问题。在思考和总结中他们认识到现代企业经营的绝不仅仅是产品,中国现阶段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间的竞争,已经超越了产品和服务的有形范畴,通过人才、制度的表象,上升到文化竞争的层次。公司经营管理层相信:“现代管理咨询公司的经营是文化、资本、产品与服务三位一体的立体经营,不仅仅是咨询产品和服务。企业文化逐渐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处在了重要的位置。”2000年7月,北大纵横的管理者们以“二次创业”为契机,把企业文化正式定位为经营管理中最重要的内容,居于首要的战略地位。并且规定,在文化与经营相冲突时,首要考虑的是文化而不再是经济的利益。公司总经理王璞认为,做企业是“简简单单做人,踏踏实实做事”。通过简简单单做人这一条把企业文化的方向脱离了个人的倾向性,而与北大纵横的管理咨询事业结合在一起。有人说管理者的风格决定了企业的风格。于是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北大纵横的企业文化朴实平淡但是掷地有声。这简单的语句不仅仅是管理者的文化,同样也是员工的文化。落实在平时的工作中,管理者往往都会要求在每一条管理制度出台前,首先探讨的不是制度的合理性,而是从文化角度来探讨其影响效果。纵横的文化并不是这单一的一句话可以概括的,但是这种文化的气息能够感染到每个北大纵横的伙伴。纵横文化的发展基于所有员工对理念的认可和用心维护。这也是北大纵横之所以能与越来越大的客户群保持着良好的沟通往来的原因。纵横的文化要求每一个伙伴不仅仅要对客户做好额外的售后服务,更重要的是要在文化理念上做好宣导和传承。企业要做大,更要做强。要想实现“成为中国最受尊重的大型咨询企业”的愿景,任重而道远。纵横的文化让员工在工作中感受到实现生命价值的喜悦与自豪,营造强大的向心力与凝聚力,让每个伙伴充满自信,学会自尊并尊重他人,在管理制度约束下尊重个人创造与个性发展。并以人的自我实现为基点,结合个人特长与生涯规划,尽力提供其得以施展的环境和机会,作为聚人、育人、留人、用人机制的基础。当然优秀的公司对员工的要求也不低,纵横的每个成员都必须树立市场意识,都要了解市场、服务市场、寻求市场机会。大家知道如果脱离了企业的核心文化,就等于慢慢地偏离了团队的轨迹。北大纵横并不要每个人都去做市场拓展,但是要自发的思考客户市场对自己的要求,设计和策划自己的工作方式和内容,以满足客户的需要。最近两年以来,随着中国咨询市场的迅速壮大,咨询公司的数量也逐年呈上升趋势。市场的竞争加剧,也让人担心优秀人才的流失。许多咨询公司纷纷向我们的优秀人才抛出橄榄枝,想要争取到公司发展所需要的可用之人。甚至是一些国际知名的咨询公司,也把目光投向了北大纵横的优秀咨询顾问身上,有的甚至不惜开出诱人的条件,以期达到挖人目的。但北大纵横却在这种内挤外压的市场环境下健康地成长着,不但没有被竞争对手拖住后腿,咨询项目额度不降反升。签约的讲师越来越多,公司的网络的覆盖面也越来也大,如此健康的发展无疑要归功于公司成熟完善的企业文化所散发出来的无穷魅力。作为一个北大纵横的新成员,我深感荣幸,感受到每一个伙伴的激情,感受到不同以往的文化氛围,我对未来的征途愈加充满信心。可以有这样优秀的战友并肩作战,是让人幸福的事情。我崇尚红军的文化,崇尚军民鱼水情的融洽,崇尚军令如山的庄严,崇尚以文化感染每位伙伴,我深深的感动于每一个北大纵横的伙伴在公司现有的企业文化下表现出来的无比坚定的向心力和执行力。
  • 一个新人与北大纵横 19/10.2011
    说自己是新人,还有些惭愧,因为我是2010年4月份来公司的,后面又有一大批兄弟姐妹在我后面了,比起后来进入公司的同事们,我应该称老员工了,但我之所以还这么说,是因为我想表达一下刚刚进入公司的一种感觉。虽然早在九十年代的时候就和朋友搞过咨询公司,但是时间不长,而且这么多年过去了,对咨询行业的印象相当的淡薄了。非常荣幸的是我在中山大学管理学院有个非常要好的老师,经常跟我提起北大纵横的名字,而且每次提起都是面带仰慕的神情,让我觉得北大纵横应该是一个伟大的公司,因此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偶然的一次机会,认识了北大纵横深圳运营中心的陶文圣,通过与文胜的交往,知道了北大纵横的更多一些的文化和管理模式,同时也倍感神奇,激发了我对北大纵横的向往,以致后来就义无反顾的加入了。第一次过深圳面试的时候,先认识了薛金山老师,薛老师以深厚的知识与阅历、对企业运作精准的熟练,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中午的时候王山总出现了,我当时还在想,一个是王山,一个是金山,是不是只有名字带山字的才可以来北大纵横啊。王山总朴实的生活态度和踏实的做事风格,让我现在还记忆犹新。在随后的展示会议上认识了陈垦总,为我们大家分享了作单的过程和技巧,让我大开眼界。  北大纵横给了我很多的第一次,其中第一次到内蒙古参加合伙人大会,心情着实激动了好几天,一直在幻想,几百位精英在一起的时候是什么样子。另外内蒙古我也的确没去过,借这次机会亦可一饱眼福了。接着的五天会议果然让我大开眼界,每个人差不多都是一道风景,每个人都有自己独到之处,也开始知道公司有各种中心,很多的部委,北大纵横的文化让所有人生活在一个开放自由的空间里面,员工与老板之间的关系也和外面企业的完全不一样,大家几乎是平等的,都可以畅所欲言,让人觉得中国一直以来的所向往的文明在这里不经意的实现了。然后开始认识更多的人了,岳云雷总、宝山总、刘庆韬总、张峰总、李强总,等等,等等。然后开始接触越来越多的企业,接触各种行业,也开始逐步发现自己在知识领域的浅薄和对事物理解的肤浅。来公司之后让我清晰的知道了一件事情,就是作为顾问或者合伙人,必须具备三方面的能力:研究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企业管理领域高于非专业人士的领悟力。因为我们需要凭借这些方面的能力为客户创造价值。虽然我来北大纵横的时间不长,但是我慢慢学会了怎样去适应一个组织,适应一种全新的文化,尽管这种文化对我们刚刚加入的合伙人似乎有点陌生,有时候又觉得无奈,甚至有时候会觉得有些冷冰,因为没有人会在意你的存在和你在干什么,没有人会关心你需要什么,刚刚开始我不太明白,有些苦恼,但是随着我在北大纵横的时间的推移,让我明白了存在既是合理,这些文化的形成是有充分的理由。因为作为咨询顾问或者合伙人,良好的心理素质,坚忍不拔的意志力,优良的品格、广泛的专业知识都是必不可少的。就像孙悟空在炼丹炉里面的感觉一样,你只有这样才能炼得火眼金睛,才能出类拔萃,你必须在这个熔炉中成长起来,怨天尤人是没法改变现状的。除非你选择退出,但是那样轻易的放弃让人生变得过于苍白了,不是我的性格能接受的,这样的人本来就不适合做咨询的。所以我选择了留下来,我选择坚持,我选择不断的学习、在汲取各种知识和营养,不断的加强自己的功力,有人曾经这样说过:是锥子就一定会冒尖的,是金子一定会发光的。经过了若干年后的今天,当年我在乎跑的快不快,而现在我在乎的是跑的远不远,当年在乎的是爆发力,而现在在乎的是持久力,而我感谢的是北大纵横给了我这个可以跑的远的平台,因为我知道我的背后是一群精英,我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所以我感觉看得比以前更远了。在北大纵横走过了十五年辉煌历程之际,我谨代表我自己,或者和我有同感的一些兄弟姐妹们祝愿北大纵横走的更好、走的更远!
  • 我的纵横憾悟 19/10.2011
    再过几天,进入纵横就到半年了,很庆幸能进入纵横这个大家庭。从进入纵横之前对咨询行业的一无所知到现在对纵横的了解,在这个了解纵横的过程中都离不开纵横的各位同学和领导的帮助。王山总和海宁对我的关心的帮助,让我对工作也更有信心,还有我们人才引进部人员虽然都在各个地方,虽然都没有见过面,但是对每位成员之间都是非常信任,遇到任何问题都会在一起讨论,互相给予意见,张峰总和王璞总也会帮我们补充不足,让我充分感受到纵横的温暖。 北大纵横在行业中的地位是先行者和领导者。这让我们在人才引进过程中顺利很多,在工作中,经常能听到应聘人员对我们北大纵横的崇拜与夸奖,尽管听得多了,但每次还是会很开心。记得上个月张峰总让我去参加一个咨询行业的交流会,目的是吸引更多的合伙人,到后找了个不起眼的位置坐下,这时有些人已经开始派送名片了,我还在想等到人多一些再拿出名片,可这时一位某咨询公司的一位白总先和我交换了名片,当他看清我的名片后大声地说:“哇!是北大纵横的呀,没想到今天也有纵横的人来参加。”这时旁边的人在听到他说北大纵横后都纷纷往我这与我交换名片,和我谈他们对纵横的认识与他们和纵横的渊源,这位说与王璞总见过,那位说与张伟总见过,到交流会开始才停止与他们的交谈,那次交流会,不仅是为了吸引更多纵横合伙人,也让我切身体会了纵横在咨询业中的地位,更让我感到能身为纵横的一员而无比的自豪。 我们现在的目标是年底达到200合伙人,人才引进部会做到的。 愿纵横的明天更辉煌! 
  • 纵横十五年之感言 19/10.2011
    跟北大纵横相遇是个缘,我从来没有想过会在日后经历什么但真正在真情经历的时候,在用你的生命和时光去体会的时候却会深切的感受到那个那个啥其实我很感谢她 每个时代都有她的特征吴晓波说:与其说我们像我们的父母,不如说我我们更像我们的时代。我不喜欢他传教士式的说话方式但我觉得这句话不错虽然我认为我本人什么都不像也拒绝被归类但我其实还是会承认我的身上很有些北大纵横的印记 只因那个迷人的傍晚,草原的落日像金光一样洒满我的全身我看到那么多的人,一群号称“合伙人”的人我们称之为“总”我们相遇在一个叫着“年会”的集会上灿烂的霞光和我的心情一样欢畅 我不喜欢叫别人“总”但我喜欢叫他们因为我感受到他们的热情他们是总却不是总我们都是同事你叫你的同事叫总其实不是坏事这对于我开展工作可能也没啥好处我就是想叫我原来的职位名称叫着“培训专员”这个在岗位说明书里是属于人力资源部的职能职系人们在进行岗位评价的时候常常会想起她 那天的草原特别的迷人人们欢声笑语、欢天喜地这让我想起了我的童年我的童年在江浙度过东晋的时候,在那里有一个叫王羲之的写过《兰亭集序》虽然我的字写的也不错但我不得不承认我其实很佩服他他的兰亭集序也不是仅仅谈论在会稽之山的郊游也逃脱不了那个时代的印记谈论的也有的是政治理想 废话不说,言归正传我觉得王璞一手草创的北大纵横是个奇迹奇迹之一在于这里的氛围这里的人即使离开也会在日后的人生历程中常常摆脱不了她这里的人不管日后成功或失败也会在寂静的夜晚时常想起他想起驿路梨花想起春花秋月想起流金岁月想起青春蝶梦想起阳春白雪可能也会想起王璞 这里不仅仅是个咨询机构这里是众多纵横人理想的实验田这里是欧文、傅立叶的蝴蝶梦我们都喜欢谈论平等、自由但很多人并不懂得自由、平等所代表的真正含义在自由平等的环境里我们并不觉得她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只有在拂去千年历史尘埃深刻感受漫漫风云变幻觉察世事轮回的人们 才会觉得这需要太多太多的努力和拼争这需要多么多么辉煌伟大的人性 不管是西伯利亚的雪原还是江南水乡的小镇你都有机会常常看到一群穿戴整齐的、神情严肃的人在跟客户滔滔不绝讲述自己的理论和方法他们传教士式的肃穆和苏格拉底式的严谨都让人们感受到中世纪的神袛的模样我们并不讨厌神袛神袛是希望的象征也给出人们探索现实生活道路的启发带给中国正在时代漩涡里挣扎的企业以航标赋予这些乡土中国的商业以基石这些都是好事 纵横吸引人的地方另外一点就是这里的人这里的人不是简单的教科书定义的那种直立行走的动物这里的人会直立行走但远比这些有趣你会在这里体验到交流的乐趣因为各种各样的人你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你也会遇到这里是无数资源和人和要素的无穷组合每天都能带给你新奇应接不暇除非你厌倦了你可以离开这里会留下你的传说新鲜的人和活蹦乱跳的事继续会发生陈江每天在办公室上坐看风云他英俊的面孔已历经沧桑 我想说的是北大纵横刚刚成立十五周年正是二八年华豆蔻岁月中国的管理实践正在日新月异各种思潮风起云涌北大纵横并不足够成熟但北大纵横已足够优秀北大纵横并不足够老成但已足够具有领袖气质我们期待更多的事件会发生在这风云变幻的时代我们在浪潮中会看到北大纵横那片非常非常那片非常夺目的云彩会演绎非常非常精彩的故事
  • 感恩纵横情 19/10.2011
    听到有人说“我在这儿待了3年、10年…”…我想,我呢?看见同事在先前年会上的获奖合影…我想,我呢?进入纵横189天,微不足道的数字,但在内心深处却无限的光芒闪耀。加入了纵横的组织,迈进了咨询的门槛儿,我与纵横人一同成长,一同进步。……还清楚的记得,小芬打来的第一个面试电话,这注定是一段新的旅程,是一段新的开始。咨询公司。。。一个我从未涉及从不认识的行业,不由得心中就有了无限向往,也自然而然的给我了学习的动力,坚定了我前往打拼的意志。还记得,第一次进入洽谈室,那满目荣耀的奖杯和勋章,让我不由的惊叹与震撼,原来这就是我一直梦想的地方,有坚实的行业基础,有宏厚的文化底蕴,有来自社会各界的好评,有各地企业的肯定与感谢,处处都彰显出不予非凡的夺人气势,让我的内心更是有种立刻就投入到工作的冲动。在记录着光彩时刻的照片墙上,每一个笑容都是那么自然真切,每一个拥抱都是那么的热情浓烈,每一个情景都是那么的触人心怀,让我有如回家般的贴心和温暖。也记得,我们在草原相会,有纵横人发自内心的歌唱,有合伙人庄严肃穆的誓词,也有大家一个被窝“三国杀”的热闹温馨的画面。最让我不能忘记的是,王总在年会的讲话中激动万分铿锵有力,他用他自己的内心感触讲述着纵横从零的开始到今天飞速发展的过程,从成立时的艰辛困难重重,到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种种挫折和疑问,再到现在的纵横人努力打拼奋斗的丰硕前景,每个细节都感染着我,每个音符都烙印在我心中,让我发现这个集体有着独特的精神:面对问题不依不饶,面的困难越挫越勇,面对未来奋力向前!如果此刻有人问“你现在在哪里?”我会无限自豪的告诉我的亲友:“北-大-纵-横!”作为纵横的新兵,从奋战于一线的人才引进部到服务于后方的二线志愿者,再到二十二星的汇集,我想未来在这片土地一定还会有更多的精彩与感动。因为纵横让我变成的越发的坚强,她培养了我对待事情的思考方式,一遍遍的反思与不懈的坚持。让我由衷感谢这个集体对我的帮助与包容,才让懵懂稚嫩的我快速而健康的成长。真的有幸在纵横十五年周年内加入进来,也感谢纵横指引了我前进的道路,给了我宝贵的知识,给了我丰富的经验,给了我坚定的信念,给了我家庭的温暖,还有那未来完美的梦想。忠心祝愿北大纵横——纵贯南北,横无际涯!
  • 纵横十五年感悟 19/10.2011
    回首北大纵横十五年间,创业艰辛挺过来。十五年坎坷,十五年风雨,十五年汗水,造就十五年的辉煌。十五年的风雨,十五年的汗水打造了今天的北大纵横。而今公司大有成就,发展路上多艰险。公司从创业到今已经十五年,从咨询界的默默无闻,到今天咨询圈内占主导地位的知名度,给我的体会:第一是信誉,第二是责任,第三是全体员工的配合。公司能快速稳步发展到今天,确实不容易,我作为公司的员工,干好本职工作,培养新手,带好身边的同事,和谐发展的北大纵横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创造。今年3月,经历了一系列的面试,有幸得以加入北大纵横,当时的我笼罩在喜悦与光环之中,但同时感觉自己的压力很大。仅1周后,纵横的企业文化就让我觉得在这里工作心情很放松,这里的文化与我之前待过的企业完全不同,很民主,很自由,工作很放松。回顾往事,颇感欣慰。通过王总及广大员工的辛勤耕耘,早已建立了在咨询界的老大哥地位,陆续产出丰硕的成果,造就了一批优秀的人才,为正在大步发展的北大纵横咨询作出了突出的贡献,这也为我们北大纵横的后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北大纵横将会在王总的领导下,在广大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取得更加辉煌的成绩。十五年耕耘,今朝始有收获的感觉,做百年企业,还需同仁共同努力,祝愿北大纵横更稳健地发展、壮大!北大纵横企业的成长十五年史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面壁十五年,品牌为王,继续发扬北大纵横精神,做北大纵横员工,树北大纵横形象,以不断进取,脚踏实地的工作态度给员工创造前景光明的未来,为客户创造双赢效益的未来。十五年风雨,十五年奋进,相信十五年后的北大纵横会更加辉煌。十五年栉风沐雨,十五年上下求索,十五年奋斗不懈。回眸往昔,我们众志成诚。祝愿北大纵横明天更加美好!十五年是北大纵横发展的里程碑。新的十五年,新的跨越。祝北大纵横越做越大,在今后创造出新的一片天地!
  • 在学习型组织中成长 19/10.2011
    北大纵横作为学习型组织的特点:一、我们拥有一个共同的愿景:成为中国最受尊重的大型咨询机构,这个愿景使不同个性、专长的人凝聚在一起,朝着共同的目标前进。也因为十五年来的努力,使我们赢得客户、同行的尊重,每次在想别人介绍公司时,都油然而生一种自信和自豪感。二、我们是由多个创造性个体组成且不说我们合伙人、顾问这些优秀群体,单说纵横商学院这一小群的同仁们,都是各具创新性的,良好的激励机制,能充分调动和发挥每一个人的积极性、能动性。不断的超越现在,创造更多价值,因为我们知道,不创造价值必将被淘汰。三、我们是不断学习的组织1)终身学习,纵横良好的学习气氛,促使其成员在工作中不断学习。大家每月都通过知识分享、好书传阅等形式,不断学习。以我自己作案例:刚进公司的时候我还是个懵懵懂懂的毕业生,甚至连与电话交流都很紧张,语无伦次。通过这几年来不断的向纵横的老师们学习、向同学们学习,再结合工作实践,我也成长为一个真正的职场人士了。最大的感悟是:只要认真学习,小事也会不小,慢慢做大,小事也成为大事业。事无大小,善于学习,勇于实践才是关键。2)团队学习,公司不但重视个人学习和个人智力的开发,更强调组织成员的合作学习和群体智力的开发。公司每年的两次年会都会安排培训,大家一起当学生,向老师学习,向同仁们学习。我们商学院也相应建立了内部培训、项目交流制度,通过季度总结会邀请专家授课,通过项目交流分享成功经验和失败经验教训,通过各种途径促进大家相互学习共同进步。3)全员学习,公司通过建立统一的E-Learning系统,建立全员学习的平台,且决策层、管理层、员工全体参加。北大纵横这个学习型组织就是通过保持学习的能力,及时铲除发展道路上的障碍,不断突破组织成长的极限,从而保持持续迅速发展的态势。四、培养全能选手,以商学院举例,我们不但要掌握作为培训顾问本岗所需工作技能,还要能把握需求写方案、做好课程服务和后期维护,顾全大局、相互协作、高效能工作。在与客户的关系方面,我们要成为客户的朋友、倾听者、顾问、合作伙伴等各种角色。新招进来的同仁,我们会提供各种机会让她们感受不同岗位的要求,一方面给更多机会让新人学习,另一方面也是为其规划职业生涯。五、我们都是自主管理自主管理是使组织成员能边工作边学习使工作和学习紧密结合的方法。通过自主管理,可由组织成员自己发现工作中的问题,自己选择伙伴组成团队,自己选定改革进取的目标,自己进行现状调查,自己分析原因,自己制定对策,自己组织实施。自己检查效果,自己评定总结。团队成员在“自主管理”的过程中,能形成共同愿景,能以开放求实的心态互相切磋,不断学习新知识,不断进行创新,从而增加组织快速应变、创造未来的能量。我们每周都有例会,通过例会通报近期的工作进展状况和遇到的困难,群策群力解决问题。在纵横这艘大船上,我们不断学习、提升自我。有一分热,发一分光。
下一页
在线咨询
上门义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