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简体中文 English
To provide you with one-stop management consulting services
十五年文集
首页 - 纵横观点 - 纵横文集 - 十五年文集
  • 与众不同的北大纵横 19/10.2011
    作为一家伟大的公司,注定会有许多与众不同的地方,北大纵横也不例外。且不说创始人王璞的“三无四不”原则(三无:无司机、无秘书、无办公室;四不:不控股、不进董事会、不称总裁、不签字)。也不说创始人王璞在03年非典和08年地震期间的“一纵一横”如何与“命运死神”擦肩而过车祸,从此使北大纵横与国家民族共命运。更不说创始人王璞作为中国“咨询第一人”如何以一个“看门老大爷”的身份影响的每一个积极上进的咨询顾问和北大纵横的发展。我们仅从组织管理过程的点点滴滴中来发现北大纵横的作为一个伟大组织的不凡之处。因需而变的管理制度变化随着时代的进步,正日益变得的越重要,韩国三星总裁李建熙曾经说过:“除了老婆、孩子,一切都要变!改变才能存活!”正是这种变化才使韩国的三星从一个二流企业成长为当今国际舞台上的一流企业。当然,随着外界环境的不断变化,你可能找不到不变的企业管理,但要找到一个像北大纵横这样管理制度几乎是以“天”为单位变化的企业,恐怕也很难了。对北大纵横来说,随需而变,变,不断地变,持续变化,至于至善,已经成为北大纵横文化中非常独特的基因。变来变去也让很多纵横人在过程中不太适应,很多人也曾抱怨,北大纵横如此频繁进行制度变化,到底有没有“定性”?到底懂不懂管理?但回头来看,北大纵横的多变,不是乱变、瞎变,而多数是有方向、能看出发展轨迹的变。正是这些大大小小的变化,通过自我管理、自我完善,不断使现行的模式、机制、制度体系运行得更流畅,更有效率;同时,作为一个志向远大的北大纵横,创新发展的变化也帮助北大纵横完成了许多创新性、探索性“因需而变”。在“说变就变”的过程中北大纵横不断完善自己管理制度的精度和深度,为奠定北大纵横在国内管理咨询行业老大的“江湖地位”提供了管理制度的支撑。当然,北大纵横也有不变的,他的使命:推动企业的变革与成长;他的愿景:成为中国最受尊重的大型咨询机构;他的价值观:诚信、合作、敬业、创新、专长;还有他一直倡导“平等”、“选择权”、对创造价值人的最大回馈和尊重等等,却是北大纵横始终坚守的政策方向,在说变就变的环境保持着超强的稳定性,成为北大纵横吸引优秀人才加倍的核心竞争力。不失规矩的真正自由自由是人类智慧的根源。哈佛商学院的教科书《管理与企业未来》一书中写道:“在知识经济时代,财富不过是在自由价值观普及的社会里,无数个人活动的副产品。在个人自由得到最大保障的社会,民众的智慧空前活跃,创新的东西也会不断被提出,财富作为副产品也会像火山爆发般喷涌而出。管理则没有这样的功能,管理可以聚拢现有的智慧和力量,会创造一时的强盛,但会使智慧之源枯竭,为强盛的土崩瓦解埋下伏笔,而且无一例外地都导向死亡。”我们很多的企业家只看到了科技与财富的繁花,却忽略了它赖以生存的自由土壤,甚至鄙视仇视自由,这是中国企业模仿西方企业文化屡败屡犯的通病。北大纵横却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如同北大纵横的“因需而变”一样,在中国要找到像北大纵横这么民主自由的企业也是件很难的事情。在北大纵横,你有绝对的“选择权”。你可以选择自由的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和工作内容;你可以自由的选择职位种类,自由的选择自己的职业生涯,你没有被固定在某个机构,你可以各个方向发展,可以选择各个中心,没有人会不同意,不批准你的选择。你是完全自由的;你可以自由的选择合作伙伴,包括选择合伙人、项目经理、顾问和客户经理;你可以自由的选择是否参加自由组合的“88式”旅游;北大纵横的用人机制是双向选择,合伙人选择顾问的同时也是被顾问选择的过程,合伙人和顾问都需要重视自己的口碑、专业素质、个人品牌……在北大纵横,绝对的民主保障了你的自由。北大纵横所有的决策都是阳光透明的;所有的沟通都是可以透明公开的;所有的人都可以公开表达自己的意见,既不用担心没有发言的机会,也不用担心有人攻击;在纵横人与人之间没有明显的上下级关系,项目经理不用事事请示,合伙人也不会事必躬亲,无论是谁,那怕你刚入职一天,你也可以向任何人申请帮助……但北大纵横的绝对自由和民主并不是放纵,他是在一定的规则下进行的。比如:北大纵横的各种选举,要求每个纵横人必须做出自己的选择,一人一票,谁也没有办法比别人多投一票。当然,如果你不投票,就会上“黑名单”。再比如:合伙人必须参加年会,如果不参加,可能要面临退出合伙人队伍的“惩罚”……自我管理的快速成长北大纵横的管理也和很多企业不一样,尽管北大纵横的内部管理制度几乎以“天”为单位在因需而变,但并不像大多数企业那样以某个核心人物来主导,取而代之的是由民主选举产生的联席委,六大专业委员会及其主委等自我管理的新决策机构。北大纵横公司层面的管理是基于员工广泛参与下的自我管理,真正体现了群策群力,共同管理公司的原则。作为公司管理制度的日常管理机构-----六大专业委员会的决策更多依据来自内部广泛的民意调研和集体的参政议政能力,任何问题在任何时候,任何岗位的员工(包括运作中心、营销中心、支持中心及五大区域中心和众多专业中心的全体员工)都有直接提案和表决的权利。公司的各种内部管理制度的出台,都是要在公司的各种沟通平台上征询意见后才做出的。也就是说,对于北大纵横管理制度的任何变革,无论是与己相关,还是无关,无论意见的好坏,上至公司股东、元老,下至普通员工,都可以用提案的方式表达出来,即使那些由核心人物推动的变革,也不过是由其在形式上贡献了个人的“意见”,最终实施与否,还是要由六大专业委员会征询意见、权衡利弊后做出决定。就是在这样一个貌似松散的自我管理组织,在15年中,从1996年的10多位员工,以野蛮的速度快速为今天拥有600多位员工国内最大的咨询公司。未来15年相信他会以更快的速度成长为一家拥有上万名优秀的管理人才,全球咨询业前三名的伟大的咨询公司。北京大学,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作为中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和民主科学思想的发祥地,作为中国共产党最早的活动基地,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和解放、国家的建设和发展、社会的文明和进步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起到了重要的先锋作用。北大纵横,作为中国第一家按照公司法成立的管理咨询公司,作为中国管理咨询业的先行者和领导者,作为亚太地区最具影响的管理咨询机构,注定会成为推动中国企业变革与成长的重要力量,在中国企业管理向科学化演进过程中起着积极的、重要的先锋作用。
  • 中年的选择 19/10.2011
    一位名人说过,人到中年,无论生活还是事业,坚守应该是主旋律。年轻的时候不懂进退,一味照着性子奋斗,十五年为了一个虚幻的梦境——幡然醒悟时,已经韶华逝去,两鬓早早染霜。于是,以为自己终于成熟,毅然选择改变人生轨迹,为自己的另一个梦想开始奔走,孜孜矻矻中又是六年,虽然执着依然,但激情逐渐消褪,从踌躇满志到踟蹰逡巡,有意志的消弭,也有精力的衰弱,曾经的义无反顾终于被自己怀疑。在一个百无聊赖的夏日,不知是理想未泯,还是宿命安排,选择走进了北大纵横。咨询是一种生活方式,选择纵横就是选择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这是老纵横人的最熟稔的理念之一。但我的品味还远远不止于此。许多有成就的人士,之所以业有所成,重要的一条信念就是坚持,不是说,成功就在于最后的一个坚持吗。坚持意味着积累,坚持意味着整合,坚持意味着聚焦,坚持意味着不悔。一辈子只做一件事情的人,如果自己拥有稍强一点的天赋,往往能取得更大的成功。年轻的时候,基础很重要,在一个事业领域,积累应该在35岁前完成,接下来是经得起各类诱惑的考验,选择坚守。这有点像企业发展的战略原理。人生最糟的表现是不惑之时还存在事业之惑,尤其在遍体鳞伤之后,还要在选择中寻觅,寻觅中选择,真是不堪。因此,总觉得心的旅程与浮萍无异,漂移就是归宿,就是那段旅程的结果,而不是为了寻觅。于是,期期艾艾中走进了新的生活。不知是为了开创还是逃避,可能希望找一个更大的台阶,实现有限的目标吧。但事实却出人意表。纵横是一家不安分的咨询公司,变是不变的主题。业务选择,组织机制,运行体系,都在变,不停地,没有预兆地变换着。没有相应的心境还适应不了。在创新与折腾之中,谁也说不清变化之“道”,更摸不着御变之术。人到中年,很多人会失去选择的先机。但坚守是那样的不易,心的归属才是真正的归属。纵横是一艘航船,在市场的大海航行,上岸与起锚都在船队之手,与乘客无关,所以,要想把握节奏,你得从心里加盟,成为一名船员,从水手做起,经受惊涛骇浪,学会在动荡中平静,在激越中恬淡,在无助中自勉,以一种执着的精神坚守。无论前方碰到何种状况,你能做的是凭籍自己的感觉去适应航船与大海的律动。这是一种动荡中的坚守。动荡中坚守的主要生活形态就是在不安中适应,在适应中创造。因此,选择了纵横的咨询生活,坚守其实只是一种表象,为了坚守去生活真的会很无奈。业务开拓的挑战,项目成果质量的挑战,人事纠结的挑战,客户管理的挑战,变革适应的挑战,每天都在演绎着,你得去修炼,在修炼中积极面对,怨尤只能是一种排遣,要区分要与不要的分野,不能沉湎于宣泄。有经济学大家把市场经济的最初原理比喻成踮着脚尖看戏,在旧时戏院里的看台是没有设计成阶梯状的,于是,前排,前排的前排,前排的前排的前排,大家为了看清剧情,都要让自己站得最高,总想“出人头地”,因此大家都累。很多企业家都是长期踮着脚看戏的,所以已经习惯于在不适中坚持,在坚持中折腾,哪一天安分了,只有两种可能,一种是企业被折腾垮了,另一种是自己折腾不动了,而作为企业群体中的一员,不折腾也有可能出现两种情形,第一类情形是遥遥领先于行业同侪,企业家成了哲商,沾了悟道的仙气,无为而为;第二类是原本就少了精气神,逐渐在愿景侵蚀中自慰,然后是沉沦。所以,不看到结果,谁也不能雄辩到去改变企业家的追求。这么多年的咨询经历,曾经给企业带去不少量的成长,质的提升,这是一个咨询人的价值所在,但也仅此而已。在中国企业中,企业家才是主导企业的核心力量,改变或者改善企业家心智,才是咨询人可能达到的最高成就,可惜,这样的功力,常人能够达到吗?我不敢说。因此,无论在哪里,只要你身处企业,绝大多数情形是要去适应动荡。也因此,不管你有多大,即便是四十岁、五十岁,甚至更老,水手、船员能做的不是坚守,而是不断的选择,无尽的选择!选择总要面临新的挑战,太阳每天都是新的,挑战也一样。作为一个主做营销咨询的职业人,从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的角度出发,销的理性思维主导下,我们不是一般人;营的感性思维主导下,我们一般不是人。不论如何,我们是差异化的人,差异化的人就要有差异化的不同凡响的境界。这种差异化,加上纵横这个特别差异化的平台,我们会成为什么?也许,生存境地决定了未来,注定的!没有准确的答案也许是标准答案,我们永远在接受挑战,在挑战中生存,在挑战中发展;在没有选择中选择,在不确定性中找到最佳的方向。也许,坚守的是一个领域,挑战的是一个结果。只是老男人,有太多的责任,年轻时可以挥洒激情,滥觞情感;今天,我们的时间却总是紧迫。看书,要速读;思考,要快捷;结果,要马上。坐飞机观花,思维驰骋在心的原野,但心有藩篱,结果是越来越狭窄的功利的追求。我们已经没有浪费的资格和资本,我们总在算计的是我们还有多少属于可以做有点价值的事情的时间。我们需要理解,尽管自己说这个有点自恋、有点感伤,但我们面临太多疲惫的理由。既然失去了坚守的自由,我们就坚守选择的自由吧!
  • 感悟纵横 19/10.2011
    (一)初识纵横,是在2000年初。看到纵横的系列管理图书。那会儿,国内咨询的书很少,而纵横一口气就出了好几本。虽然独创的东西不多,但毕竟对理论进行了整合,也有很多实践的探索,故纵横最初给我的印象是专业功底颇厚。几次见了纵横的人,精干,特立独行,激情四溢;纵横的品牌,给所有人罩上一层浓烈的自信色彩。年会上,王璞在舞台上大幅度走动,讲着经典的“竖”与“横”,分享他偏执狂般的纵横未来之梦想;台下,不时有即兴的插话乃至毫不留情的炮轰。听的人,处变不惊地对答,看的人,司空见惯地笑过。第一次的纵横年会,让我深深体会到了“平等”“自由”与“包容”。这里,人人都是老大;这里,个个都是兵。外界的很多礼数,在这里派不上用场。纵然你曾率领过千军万马,在纵横,也别想有人对你唯唯诺诺。当然,如果你有真本事,则会得到发自内心的尊重乃至趋之若鹜。在纵横,“尊崇真知”不是口号,而是本能。很多客户,对纵横人印象最深的,除了专业,就是敬业。无论男女,无论身体强弱,纵横人上了项目,各个都是拼命三郎。寒冬酷暑,夜阑人静,或伏案苦熬,或激烈研讨。为了客户,多少纵横人错过了恋人的花前月下,错过了孩子的点滴成长,错过了父母膝前的承欢,错过了刻骨铭心的最后的孝道。纵横人以专业的精彩和忘我付出,铸就了客户心中的金字招牌。(二)十五年,几百号人。纵横却仍旧不是个四平八稳的组织。新来者,眼花缭乱,最惊诧也最不习惯的是纵横的多变。“变”是纵横永远不变的定律。规范的企业管理,倡导的是“政策出台前的慎重,政策出台后的尊重”,政策稳定性为管理者所看重。而在纵横,任何一个人的提议,都可能引发一项政策的出台或终止。比起政策的合理性,纵横的决策者们更怕的是思想的懒惰和行为的固步自封。所以,任何有谱没谱的政策只要通过主委的审核,都能堂而皇之地落地。不过,反对者也不用绝望,因为肯定过不了多久,就会有新的议案产生。在纵横,永远难以辨别真正的对错。合理与否,价值几何,往往因你站的角度不同而不同。 (三)纵横的人,越来越多了,纵横的世界,也越发地五彩纷呈。在纵横,纵你是“新人”,不会得到惯常企业都有的呵护;任你是“老人”,也不会享受一丝一毫的特殊。纵横是个大团队,给每个人的舞台是相同的,但是否合用、善用,却因人而异。有才有料会经营的,大把的人想着和你合作;不会自我推销的,可能形单影只,独木难林。纵横是个小社会,生旦净末丑,穿越时空的隧道,开锣登场,角色倒也活灵活现。 纵横最吸引人的,是纵横的人。人们奔着这个优秀的团队而来,每个人,却不自觉地成了这个团队的一道风景。
  • 纵横的年会 19/10.2011
    北大纵横是一个从不缺乏特色的地方。譬如委员会决策制、包括创始人在内无任何人有独立办公室、顾问上项目的选择权、内部市场化机制等等。本次,我想介绍的是具有高度“北大纵横特色”的年会。绝大多数企业年会都是每年一次,但纵横的年会不是每年一次,而是每半年一次。这主要是基于纵横的财年是半年:每年的1月1日-6月30日、7月1日-12月31日分别为纵横的两个财政年度,因为年会配合财政年度召开,所以也自然的成了每半年一次。在我所参加的最近的4次年会中,年会开始日期都是每个财年的最后一天,而且都是开3天。也就是上半年的年会在6月30日-7月2日召开,因为正好适逢暑期,所以这个年会也叫暑假年会;下半年的年会在12月31日-元月2日召开,因为适逢元旦,所以也叫元旦年会。年会是纵横规模最大的正式活动。这也是由北大纵横所处的行业及内部管理风格所决定的。纵横的合伙人和营销人员常年在外开拓市场拜访客户,咨询项目则是全程驻场式模式,占公司人数比例最多的咨询顾问一年最少有6个月时间在外出差,部分顾问的出差时间甚至超过了10个月。公司强调人性化管理,咨询顾问不上项目的时候,是无需到公司坐班的。上面这些情况就使得大多数同事平时很少见面,公司的一些活动如春季活力营、八八式旅游、早期的合伙人周例会等,参加的人数与纵横年会相比,虽然年会在参会对象、人数等方面几经变化,从早期的合伙人和项目经理为主,演变到合伙人、合伙人和营销中心为主等,但无论如何,年会至今都是纵横规模最大的活动。下面,结合我参加过的一次年会——2009年元旦年会,谈谈我感受到的纵横年会中的一些特点。1、多方位的奖励09年年会的第一个节目,是总结和颁奖。在各专业中心对本中心的工作进行总结之后,进行了例行的颁奖大会。和一般公司或常见奖励项目不同的是,纵横的奖励名目更多也更有特色,除了给业绩良好的合伙人颁奖之外,还有很多独创之奖:如最佳服务奖、最佳培训师奖…在纵横,只要你有一技之长且充分发挥出来,你就可能会得到奖励。奖品嘛,自然是次要的,不是吗?2、无处不在的创新纵横是一个高度强调创新的公司,日常管理中的创新无处不在,年会当然也不例外。2009年年会上,王首席将合伙人进行分组,要求每组都必须提出可供公司使用的合理和建议。经过1个多小时的讨论之后,各组纷纷提出自己的合理化建议。当然,这些建议能不能采纳,是由公司的委员会来决策的。在听取了各组提出的建议后,各委员会(记得当时只有人事、财务、文化、培训四大委员会,而现今为五大委员会,是在四大委员的基础上又新增了一个战略委员会)也开始了紧张的讨论。最终,一条条合理的建议被公司所采纳,创新得到了最好的体现。记得公司的使命正是从那次年会上通过合理化建议确定为“推动企业变革与成长”(之前则是“作为企业成长的重要推动力量而存在”)。3、持续学习作为知识服务型企业,学习对纵横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在一次如此重大规模的聚会中,自然也少不了学习。09年元旦年会上,王首席特意从外部聘请了两位重量级培训大师:擅长“总裁教练培训”的张伟俊和“TTT培训师培训”的刘子熙。张伟俊老师从“职务权利、人格影响”入手,讲授了作为领导人应具有的一些特有素质特征;刘子熙老师针对培训师如何做一场成功的培训,从准备、开场、控场、手势语调等方面进行了精彩的讲授。讲培训是很累的,两位老师更是在一天的时间内整整讲授了12个小时(张伟俊老师:08:00-12:00,刘子熙老师:14:00-18:00,20:0024:00),12个小时内一直精神饱满,非常难得(再次向两位老师致敬);听培训时很容易注意力不集中的,但在两位老师精彩的培训内容、高超的讲授技巧、良好的控场能力下,大家从头到尾聚精会神的听取了培训。在刘子熙老师于晚上午夜0点结束培训之后,热烈的掌声更是持续了10多分钟之久。4、思想的传递此思想即纵横的核心理念和价值观。作为一个极其看重企业文化的组织来讲,利用各种渠道进行企业文化的传播是必然的。而作为纵横的创始人,王首席自然要利用年会这个大好时机来传播纵横的思想,专业化、合作等都是年会上王首席多次转播的思想精神。09年元旦年会上,王首席着重传播了“创新”,并通过前面所说的每个小组必须提出一条被采纳的合理化建议的方式,让大家也深刻的感受了一次纵横的“创新”文化。5、聚会的盛宴年会也是纵横名副其实的聚会盛宴。平时大家都在围绕不同的项目而忙碌,为了避免干扰,也为了强调年会的重要性,年会通常会选在北京郊区或外地,并且采用封闭式的方式召开,而合伙人是不允许请假的,这也成就了一场盛大的聚会。从09年年会来看,主要有三场聚会。一:晚宴。包括09年元旦年会在内,年会第一天的晚宴就是一场盛大的聚会,同时也可以说是一场酒宴。关系好的、平时见不到面的、闻名而未见面的、见面而不知其名的、同一个中心的、同一个区域的、不同中心的、不同区域的…在晚宴上纷纷觥筹交错,皆大欢喜。据闻在更早期的年会上,有个不成文的惯例:王首席要喝醉,并且曾经上演一口气豪饮1斤多二锅头的壮举。或许是因为王首席年龄渐长身体渐差的缘由吧,我是一直未能目睹王首席再次上演豪情壮志的行为,不免觉得遗憾。二:晚会。元旦年会在第一天的晚宴后是迎新晚会,这也是一台标准的“纵横自娱自乐”晚会。所有的节目都是由大家自导自演,包括歌曲、舞蹈、综艺等,不追求高水平,开心、参与则是最高境界。三:小范围聚会。集体大活动结束后,在三天的年会中,还有无数的小范围聚会,大家三五成群,或谈天论地,或再次举杯邀月,或打打“拖拉机”、“斗地主”,方式不重要,能聚在一起就开心无比了。纵横的年会还有很多其他特点,我简单的说了五条,供大家品鉴。
  • 感悟纵横 19/10.2011
    6年前,因为个人原因放弃了深圳,来到了北京;又因为机缘巧合,进入了纵横。在没有加入的时候,对纵横还是比较仰视。记得当时在深圳,几个同事寻找管理咨询相关书籍,有同事指着纵横出的一套书(就是目前我们常引以为荣的管理咨询工具书),说那是北大纵横出的,言语中透露出很多羡慕和敬仰。忽然间自己竟成为了一员,在认可与怀疑之间,不知不觉也跟着纵横发展了6年。在纵横15岁之际,我也做个回忆和梳理。2004年11月份,我接到纵横的初试通知。通知面试的是人事部漂亮女孩子,小曲,人称“小子怡”,人漂亮、态度也非常和蔼可亲,可惜后来离开了纵横。纵横的面试需要过三道关。第一道关是面试,印象中是两个合伙人,第一个是黑黑瘦瘦的男子,可能是在我加入纵横后不久他就离职了,所以到现在我也还没有弄清楚他究竟是谁;第二个是一个白白胖胖的男子,是目前连锁中心的合伙人史俊总。史总大多问了一些个人问题,比如咨询非常影响生活,你是如何考虑的;为什么要加入纵横等等。第二天我接到了复试通知。复试是笔试题,用30分钟对一个管理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复试之后直接进入第三关,纵横著名的无领导小组讨论,我们小组共5个人,就我一个人是女生。两个海龟,其中一人是现在的同事刘京育同学,还有一个是他的同学。还有一人是人大毕业的MBA,他的愿望是进入大国企,还有一人,印象不深了。在无领导小组讨论里,由于只有我一人是女生,好像占了些便宜,他们把机会都让给了我,于是我成为该组第一名。当时参加无领导小组讨论的合伙人,一个是现在北京运营中心负责人王彦总,还有一个不记得了。无领导小组讨论之后,就是与陈江总面谈。陈总好像问了两个问题:第一个好像是问是否能够接受公司的薪酬政策;第二个是问了我对咨询的理解,我的回答大约是“授人渔而非鱼”。一两天后,我正在一朋友家玩的时候,又接到了美丽女孩小曲的电话:问我近期可否入职,如果可以,希望我明天入职,当天晚上就要上中外运项目。我心里非常激动,因为有点物流行业经验的人都知道,中外运集团是中国最大的物流公司,能被选入加入中外运战略项目组,公司一定非常看好其能力。我高兴地答应了。随后被要求第二天上午到公司,参加新员工入职培训。第二天因堵车、加上我不熟悉道路,结果迟到了半个小时。小曲一点都没有埋怨,反而安慰我,让人心里暖暖的,感觉纵横真好。新员工培训是在大培训教室举办的,与我一起的还有两三个同事,培训讲师是现在战略中心合伙人李强总。培训之后,我回家准备了点东西,晚上正式报道中外运项目组,开始了我在纵横的管理咨询生活。我进入纵横时在顾问名单表中排第96号,到我今年离开运作中心时,已进入排号前20。前面同事要么晋升了合伙人,要么离职了。实事上,我一直期待有一天我的大名能排在第一号,无奈等来等去,前面很多同学如李勇、谢凡、姜楠等都不像有变化的同学。序号第一,估计是等不上了,这一点还是比较遗憾。虽然我没有把最美好的时光留在纵横,但是我一生最重要的一件事确实发生在纵横。我是纵横第一个生孩子的女顾问,在我之前,好像只有两名女同事生孩子,一个是项目运作中心的张海燕同学,一个是出色的女合伙人洪玫同学。那时候公司女同事生孩子的事情很少,因此公司相关政策并不成熟,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只能是碰到一件事情论一件事情。前段时间,碰到原来人事部的同事李慧姐姐,谈起那段时间一直纠结着我的事情,感觉非常亲切、有趣。……其实在纵横,要回忆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项目组的同甘共苦、自己的成长和收获、同事间的友谊等等,岂是一两千文字所能记录的。在我看来,纵横是一个比较讲求“公平”的地方。当然,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公平。公平只是一种相对状态。对于纵横的公平,我的理解是制度面前人人平等,虽然这个制度变化比较快,但是比起国内大多数公司来说,制度一旦确定,执行力度非常强,不会因业绩好坏而不同,也不会因新老员工而不同,更不会亲疏远近而不同。这样就营造了对各类员工的一种“公平”的氛围。这种氛围对于知识分子扎堆的公司可能尤为重要。前段时间客户回访,去年我帮助他们作了集团管控项目。负责人告诉我他现在的困惑:觉得现在公司员工素质高了,但是忠诚度掉下去了,员工一团散沙,稍微严厉一点就要离职,很伤脑筋。这家公司起家于餐饮行业,现在进入房地产、矿山领域。我告诉他,过去你的员工学历较低,输入情感和薪酬很容易打动,获得较高忠诚度;但是现在公司里都是高学历的人员,一方面他们的选择较多,东方不亮西方亮,另一方面他们的追求较高,除了追求物质层面,还需要精神层面的东西,比如公平感。这种公平感体现在很多方面。比如在公司里,有跟老板跟得久的员工,也有的是老板的亲戚,如果在制度上没有一视同仁,就会打击员工的积极性,影响忠诚度。纵横的公平感,还体现在很多方面,比如公司不限制任何的发展,只要有能力就能找到自己的一片天地。纵横的这种环境,也许是让很多人留下的一个原因。纵横里凝聚的又是一帮这样的人:爱好自由和挑战的人。全公司除了后台支持人员,大多数人员都是弹性工作制。我们不是在客户,就是在家里,要么就是在从家到客户的路上。大家常说,选择咨询就是选择了一种生活。这就是这种生活最好的真实写照。我曾经在某项目上闲暇时间,对项目小组作了一个性格测试,没想到的是,5个人中4个人的选择都是一致,性格的解释都是“爱好自由”。咨询行业非常苦,也不如房地产、金融行业那样容易挣大钱,但是咨询行业有他的魅力,就是可以游走在现实与理想之间,游走在自由与挑战之间,享受自己的人生和生活。当顾问的时候,在非项目时间,可以任意享受自己的时间,带带孩子、出去游玩。虽然这个可以享受的非项目时间越来越少,但是还是勉强够缓解项目压力的。……在纵横15岁之际,要说的很多,要回忆的也很多,都化为一句话:祝愿纵横越来越强大,成为推动企业变革与成长的重要力量,成为中国最受尊重的大型咨询机构,一直成为中国管理咨询业的先行者和领导者。
  • 还记得年少时的梦吗? 19/10.2011
    在中国,北大是个神圣的地方,大部分中国孩子从6-7岁上学开始,就向往着长大了能上北大,与其说是孩子们的梦想,不如说是中国家长的梦想。事情一旦养成习惯,变成文化,就有了向心力、凝聚力,就不再是一个、两个人的事了,就有了成群的追随者,也就有了社会地位。 2010年经济学家吴敬琏在他的《当代中国经济改革教程中》把中国企业从1956年开始的发展改革历程总结为三个阶段:1956年到1978年的企业下放,把隶属于中央政府的企业下放给省和省以下各级地方政府管理。这个时期的重点在于企业管理权在中央政府还是在地方政府;20世纪70年代末~90年代初,对企业松绑扩权让利,逐步把经营决策权、产品定价权、销售权、采购权等一系列基本权力下放到企业,同时通过利改税、形成三项基金等方法,将一部分利润保留在企业。理论界认为无论放权还是让利,都无法根本解决行政干预企业的问题,而且带来了严重的企业内部人控制问题,以首钢为代表推行的“承包制”成为当时一种主流的解决方法,表面上责权利对等了,却带来了企业的短视行为和更为严重的内部人控制问题。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对两权分离的界定,在治理机制缺位的情况下赋予一系列超越支薪经理人职权的权利,成为内部人控制的法律依据。这个时期的重点在于对国有企业(或者全民所有制企业)责权利的改革探索研究。1993年11月,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意见,延续1986年配套体制改革方案,在金融、税务、外汇、社会保障体系等多方面多领域实施配套改革。到1999年中共十五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正式提出积极发展多元投资主体的公司,建立股份制,建立有效公司治理结构等改革方案。这个时期的重点在于两个侧面,一是抓大,抓住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领域的重要企业,逐步完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形成三层次架构:政府层面,设立国务院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集中行使国家的所有者职能;成立国家授权投资机构,如国家投资公司,在下一层次的改制公司中行使股东权利;改制国有企业。二是放小,积极鼓励民营企业的发展,成为市场化规律的实践者和排头兵,同时使民营企业承担更多的解决职工就业、维护社会稳定的责任。管理咨询正式在这样的企业改革背景之下孕育和发展起来的。从1980年开始,在原国家经贸委的倡导下,由中国企业管理协会牵头,通过学习与引进国外咨询业的理论与方法,结合中国的国情及企业的实际情况,正式开展企业管理咨询。1996年,北大纵横成立,成为国内第一家以管理咨询名称注册的公司,正式开创了管理咨询这个行业,也正式开启了北大纵横这间完完全全在市场里游泳的企业的发展历程。二十世纪90年代中后期,正处在企业改革触碰深层次问题的发端,各类企业管理问题层出不穷,比如如何解决国有企业出资人缺位问题、内部人控制的问题,比如如何解决民营企业发展空间狭窄与国有企业不平等待遇的问题,利用企业、社会改革机会爆发了的一批民营企业家本身的文化理念提升和社会责任的问题。同时30年来,中国经济8%左右的平均发展速度背后,是企业更快速度的膨胀或者更快速度的死亡,不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多数企业选择了先做大后做强的发展策略,“圈地”、“规模化”成为关键词,为多元化而多元化,小鸡啄米式的发展模式,造成存活下来的企业,由于发展速度过快,而留下了数不清的管理隐患。经济的高速发展同时还刺激着行业的加速分工细化,人们不断钻营着政策调整而有意无意释放出来的赚钱机会,造成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仅凭开源已经不够,需要想想节流内部挖潜的事情了。管理咨询这十多年来的发展,正式凭借着这样的社会机遇。想想当年北大纵横,应当是看到了这样的机会,想抓住这样的机会,怀着热血要给企业管理添一份力的心情而创建的。回头看看,北大纵横的出现合情合理,符合企业管理改革过程的国情,也符合创业者创业奋发学以致用先顾大家兼顾小家的情理。再想想在纵横来来往往的咨询师们,在加入纵横之初何尝不是怀揣北大情愫,一腔热情,不能“安分守己”在一家企业中从一而终,希望“纵横徜徉”在“东家长西家短”的管理问题之中,收获自己受人尊重的做人理想。(呵呵,MBA教育似乎挑逗了一批的热血青年,让他们不再从一而终,也是MBA教育的一个问题吧)。的确北大纵横在15年的过程中,为推动企业的变革与发展,发挥了以下三项作用:宣传培训管理的理论框架、提升企业管理实践的正规化程度和为企业提供相关的服务。管理咨询是知识服务业,曲高和寡。一群知识分子组成的团队十分难以管理。在北大纵横,管理制度从两个方向着眼:一是组织中利润的分配关系,二是组织责任的分配关系。类似当年的承包制,交足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北大纵横的利润分配关系很简单,按比例分配,咨询项目吸、谈、做比例明确,公司平台费用比例明确,合伙人在支付所有成本之后,获取剩余利润。组织责任分配关系,北大纵横采用的是合伙人制,合伙人就象当年的企业承包人,负责吸、谈、做的全过程,是老板,但是没有固定员工,从咨询项目建议书的装订打印,到订车票定酒店,到谈判客户,选择项目团队,提供咨询服务和智力支持,到催债要账,合伙人一包到底,其中风险和收益共担,完完全全的个人市场经济模式,很多合伙人笑谈是出租司机模式,但恰恰是这种模式,是北大纵横市场核心竞争力之一,应当说责权利对等,在北大纵横体现得最为明确,也将北大纵横推向了纯粹市场经济的前沿,组织责任有效分解嘛、市场手段配置资源嘛,绩效和薪酬挂钩嘛,这在很多企业,甚至是民营企业很难做到,企业的围墙在纵横很好的跟市场机制媾和,市场机制深入企业内部的程度,在中国恐怕都不多见。什么是组织和个人责任的有效分界点,什么是市场配置手段的有效作用范围,北大纵横一直在摸索。在北大纵横,文化引领的作用又在两个方面体现:一是选择权,二是民主与集中的关系。MBA教育造就了一批不安分守己的知识青年,他们对组织的要求是以自我为核心,我的时间我做主。北大纵横任何的选择都是双向的,顾问选择做不做项目,做这个项目还是做那个项目,与这个合伙人合作还是那个,甚至今天是干活还是休息,在纵横都由员工自己决定,充分还给你自由的权利。在纵横并非没有集中,学习通用汽车公司,纵横有完善的委员会制度,人事财务技术文化战略,各委员会分管各自份内的事,由联席委作为最高决策机构,平时合伙人选择专业中心和区域中心管理,各层领导人员由全员不透明网上选举产生,任期为半年或一年。这样的制度产生、解释、执行层次关系,很符合知识产业的特点,是优秀的治理结构,公平公正也很吸引人。土生土长的民营企业,是制度管理还是个人管理,体现一个企业管理的先进性,也是企业参与社会市场竞争的胜负手。但制度管理还存在个人主导的制度管理还是三权分立(西方式的民主)主导的制度管理的区别,民主与独裁的关系还有中间层次,纯粹的西方民主在中国是否有地盘,知识分子是否就需要菜市场式的管理手段,需要进一步深化。在北大纵横,战略选择的作用集中表现在贸工技的战略路线之中。记得联想内部发生过贸工技还是技工贸的激烈争论,结果有些“血腥”,贸易路线战胜了技术路线。在纵横内部,知识一极的力量长期轻于市场一极,似乎违背知识产业的特点,很符合中国大市场的社会背景,当大家都在圈地做大的时候,北大纵横的选择应当没错,知识什么时候成为主导,北大纵横在研究。张艾嘉1992年歌曲《爱的代价》中唱出,还记得年少时的梦么?在我们熙熙攘攘的热闹了很长时间之后,地盘也扩大了,人也多了,钱也挣了,朋友也有了,社会地位也高了,回头看看我们走过的路和我们想象的路,看看我们的梦还在不在,的确有益,祝愿北大纵横健康成长!
  • 中国管理咨询业因你而不同——北大纵横十五周年感悟 19/10.2011
    自北大纵横诞生的一刻起,就承担起中国管理咨询业的先行者和领导者的角色,并始终以推动企业变革与成长作为至高使命。北大纵横是中国众多追求管理咨询事业有志之士的发展平台;是无数企业家可依靠坚实的臂膀,是中国企业管理理论与应用的实践者。 任何一个组织在承担企业使命与价值履行时,都在为行业为社会做着更多的更长远的探索与积累。北大纵横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非盈利组织,不但承诺,而且执行。 北大纵横是以服务的方式卖智慧的最佳实践者。 管理咨询服务更多地体现在管理知识、理论、方法及工具在管理实践方面产生价值,北大纵横经过上千个案例更深刻地理解了如何产生价值及价值的内涵。 咨询是有问有答的过程,问者为客户,答者为顾问。管理咨询无外乎是将咨询范围进行了界定,而管理本身的关联涵义就是让一个组织(大于等于三人的团队)按照所期望的目标走,我们省略的假设即组织更有效率,意味着未来的更大更强,不管是收益方面还是成长方面。无论我们是否需要时刻指明某个行业的存在前提,事实上每个行业都存在大众公认的不需要再指明的行业存在前提,正如电影业是因为能满足人们的幻想,时尚业能增强人们的自信,音乐绘画能满足身心的愉悦等等(本处只举例软性行业,其它实物行业如制造、建筑等等虽最终也能符合这样的规律,但更多笔墨在此处阐述有分扰之嫌,故略之)。 软性行业价值产生载体的主客体不可分割,亦即不管是一部电影、一本书、还是一首曲子,放在那里是没有价值的,只有当看电影的人、读者、听众开始体验的时候,价值才缓缓而出。管理咨询也是一样,一本报告,一次谈话录音本身没有价值,而价值存在于顾问与客户之间的沟通、讨论、设计、交往,所以我们说管理咨询的价值产生在服务的过程。 这种服务必然具备两个属性:体验和无形。体验即价值在双方界面中流动,界面不存在,这种价值即消失。那么,是不是说咨询顾问在提供服务的时候,顾问在,客户感觉良好,顾问撤出,客户就没感觉了。我们说,好的体验之后,此客户非彼客户,客户自身前后有了不同。也正是因为这样,客户因为咨询而有所不同,顾问才真正是一个顾问的角色,答之而不辩之。 服务的另外一个属性,即无形,也可以说是无形价值。一部片子必然不被所有的人喜欢,经过沉淀下来的艺术作品无论是画作、书籍还是音乐,也并不是被所有人欣赏与愉悦。正是因为这种无形价值的存在,才真正体现了人性的本质,是自我与外界理性的存在。因此,我们也不必然抱着我们需要服务所有的客户,而所有的客户也必然需要管理咨询体验。本着职业的责任感我们向需要我们这样服务价值的客户提供服务,并客户最终在体验中获得无形的满足。 无论是体验还是无形,其中虽然充斥着看不见摸不到的内容,但却不表明期中的空洞。恰恰相反的是,这个空间里充满的是顾问的智慧。智慧不同于知识,也可以说是知识、经验、学问、素养的总和。因管理咨询知识技能工具的本质特点就决定了顾问好像是一个全能翻译,与不同的客户用不同的语言语境思维方式表达方式来理解阐述分析和告知,因此,顾问要求是一个感知力、理解力、沟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较强的角色。这也就是为什么长久发展下来的管理咨询公司设立的员工“上或走”的机制。不是走的员工不够优秀,而实在是智慧为管理咨询公司卖点的基石。 在管理咨询行业顶着能让客户活得更好的价值前提,管理咨询一诞生就被赋予了高瞻与期望,又因为其服务方式的体验与无形,智慧的匹配与区别,这种期许变得较为复杂或期望甚高。所以很多管理咨询服务选择了从实务做起,无论是财务相关、人力资源相关还是基于IT的流程改造等等,我们说这是管理服务外包,而不是上述所论管理咨询。 北大纵横理解着管理咨询行业的服务智慧本质,使公司进行不断地进行组织变革中并有所凭借和思考,且咨询顾问也能够有的放矢地塑造职业能力,在北大纵横管理咨询的平台上真正地将职业作为事业,以求在行业中有所建树。 北大纵横在认真地履行每一次的咨询服务无形产品的有形化。 如果我们将企业的所有行为归纳为经营和管理,那么北大纵横存在的使命就是帮助企业从管理上获得收益,可以是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或者是布局整体可持续发展等。 早期,管理咨询带给企业更多的是管理思维方式,传授管理科学及知识,通过影响企业管理者思想,来改变企业行为,以此来实现管理咨询的价值。逐渐地,企业不但希望这种管理思维的存在,还期望获得这些管理思维的实现,就此管理咨询顾问需要和企业管理者一起合作,给出管理实践的有形中介,如方案、制度、流程、手册等等。再后来,随着企业自身精细专业化分工,要求粗放式的管理思维方式也要相应地进化,这个时候就需要管理咨询所提供的无形价值必须用细化并专业化的有形产品有效地表现出来。 管理咨询的有形化产品可分为静态及动态,单体及系统,局部组织及完全组织。 静态产品指方案报告、文本汇编等,静态产成品由咨询顾问和企业共同完成,但实施完全由企业独自来做,过程中咨询顾问一般只起到辅助答疑作用;动态产品与静态产品的最大区别在于,方案的实施由咨询顾问和企业共同来做,期间,咨询顾问为主要责任主体,企业作为结果评估及反馈主体。 单体产品与系统产品是从有形产品涉及到的企业管理范围来看的,可以是从职能涉及到的管理角度,也可以是从业务涉及到管理的角度。前者诸如人力资源、战略管理、组织管理等等,每个内容还可以做多个层次的小单体划分;后者诸如不同业务单元的流程管理、业务管控等等。总之,单体更侧重某个相对独立管理要素的效率改善,而系统产品更注重系统内多要素之间的效率改善。 局部组织与完全组织,就是指管理咨询提供给企业某个局部的组织结构作为最终的有形产品,可能是一个事业部,也可能是一个区域的营销渠道,有点类似于交钥匙工程,组织机构建立好了,制度流程人员运转正常后,移交给企业;完全组织即交给企业一个可称为企业的组织,这种情况更类似于投资公司购买了企业,将该企业重新经营及管理,即全管理外包(这种形式不是本文讨论的重点,因为该有形产品只是前几种提及产品的有机组合)。 实际上,通过这样对管理咨询有形产品的描述,就清晰透露出当前管理咨询行业的一个趋势:即管理咨询价值的有形落地。无论管理咨询公司是用信息化来对接实施,还是提供全外包管理。 今天的北大纵横的产品也将有形化,最终,也可能像高科技产品一样,看到的就是你想要的产品,但不需要看到其中的晶体板。当管理也可以作为有形产品卖的时候,才是管理科学在企业中大范围普及的时候,人们也才能够真正从工作中解放出来,获得在生活及工作形式上的人性解放。 北大纵横秉承诚信、合作、敬业、创新、专长的价值观,在未来的道路上继续努力奋进。终成为中国最受尊重的大型咨询机构。时值金秋,祝福北大纵横,祝福以往十五年和未来的成长之路。
  • 管理咨询的迷思 19/10.2011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助力企业成长的管理咨询业也逐渐走进公众的视野。中国的咨询公司数以十万计。十年之间,也积累了数以千计的咨询案例。从峰会论坛,到财经专栏,公众经常可以领略到咨询师们的真知灼见,咨询业在中国企业成长历程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有目共睹。然而,任何一个事物都有两个方面,立足可持续发展,管理咨询也面临着诸多现实问题:在众多企业的成功背后,咨询到底发挥了多大作用?德鲁克、大前研一可以让世界级的企业家高山仰止,中国管理咨询业有让本土企业家尊敬的大师吗?如果组织一个客户回访,让曾经聘请管理咨询机构的的企业品评一下咨询的价值,结果会是什么?咨询是一个“靠人支撑”的行当,没有优秀的咨询师队伍,当然不会有优秀的咨询公司。然而在中国,优秀的咨询师仍是稀缺资源,更多的只是把管理技术化的“咨询匠”。中国的咨询顾问多是“三五年工作经验+MBA学历”,其管理能力大致相当于中小企业的中层经理。在他们的履历中,鲜有总经理经历,很多甚至没有列席过董事会。然而这样的群体在印上“咨询师”的名片后,摇身一变就开始为大中型企业“指点江山”,从人力资源到市场营销,从战略管理到集团管控,五所不能,无所不敢。由于缺乏对行业领域和管理实践的体会,一些咨询师在遇到具体业务时只能“临时抱佛脚”:在项目竞标阶段,临阵磨枪,在网络上浏览几篇相关文章,“剪刀加浆糊”,起草《项目建议书》;在方案制定阶段,简单的把商学院的管理理论套用到管理实践中,进行“格式化”的咨询服务。林林总总的咨询方案中过多的充斥着学理、工具和模型,为了彰显水平,甚至有意“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在方案执行阶段,得过且过,推延拖沓,反正尾款已经回来,结束奖已经拿了……。上述现象在管理咨询届并不鲜见,更值得我们深思。公众把掌声和鲜花毫不吝啬的献给了企业家,然而迄今为止,中国鲜有成功的企业家在功成身退后选择做咨询师。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是咨询师在高调宣扬自己给企业创造了巨大价值,然而却很少听到企业对咨询业的高调评价。中国咨询业要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还需要一段过程,必须要吸引到优秀的人才,做出点实实在在的案例,否则只能是“孤芳自赏”、“自娱自乐”。未来十年内,去探讨中国哪所大学是世界一流大学为时尚早。同样的道理,未来十年内,还不是探讨谁是中国麦肯锡的时候。沧海横流,本色不改,十年磨一剑,剩者终成王。期待中国管理咨询业能够谱写出属于自己的华章!
  • 共同的使命,共同的梦想 19/10.2011
    十五年前,北大纵横作为国内第一家管理咨询公司注册,一路走来,一直保持着中国管理咨询业先行者和领导者的地位,着实不易!究竟是什么支撑了北大纵横持续地发展?究竟是什么使纵横人越聚越多?这是许多管理咨询公司“关心”甚至研究的课题,也是纵横内部一个永恒的话题。作为加入北大纵横四年多的“半老兵”,于纵横成立十五周年之际,我谈谈自己对这两个问题的一点想法。从纵横外部看,改革开放三十余年,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催生了管理咨询业并提供了茁壮成长的土壤--千千万万中国企业在快速成长中面临各种各样的困难与挑战,这些旺盛的咨询需求仍将支撑纵横持续高速发展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从纵横内部看,自由平等的文化氛围、随需而变的内部市场机制、纵横的成长机会、纵横的品牌等等是使纵横人越聚越多的重要原因。前不久,在公司文化委内部调研中,大家对“北大纵横最吸引您的是什么?”一题的回答对此有了集中体现。而我个人认为,自由选择权、平等的文化、成长的机制、纵横品牌等这些固然是让纵横人越聚越多的重要原因,但仍属于“保健因素”的范畴,更重要的是以创始人王璞先生为核心的纵横人(特别是纵横的老员工)肩负一个共同的使命:推动企业变革与成长;拥有一个共同的梦想:成为中国最受尊重的大型咨询机构(成为全球一流管理咨询公司),这才是真正支撑纵横持续发展的深层次原因!用优秀的文化和机制吸引人,用崇高的使命、宏伟的愿景激励人,这就是纵横成长的秘密。坦率的讲,我2006年7月24日加入纵横,那会儿对纵横的使命是没什么感觉的,只是觉得既然做咨询就应该到中国最好的咨询公司工作,但随着自己在战略研究中对使命愿景作用理解的逐步深入,随着公司对企业文化宣传力度的加强,更随着自己做项目中获得的巨大成就感,我对纵横的使命有了越来越清晰、深刻的理解。15年来,纵横的使命从“为企业提供实效性解决方案”到“为企业提供实效解决方案,进而推动企业变革与成长”再到“推动企业变革与成长”。这些使命演变、升级的背后是纵横人对管理咨询本质的深刻认识以及对中国国情的准确把握。伴随着中国企业发展的各阶段,纵横的定位也经历了从管理思想普及、方案设计到与企业管理者一起推动企业的变革与成长这样一个逐步成熟与清晰的过程。一个企业诞生于现代的中国是幸运的---植根于中国广阔的市场,借势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面临千载难逢的历史发展机遇。可以肯定的是,未来20-30年内,中国必将诞生一批世界500强!作为中国管理咨询行业的领导者,纵横也必将随之快速成长,但纵横在这股发展大潮中的定位又是那么独特,既为大中型企业精心服务,也为中小企业尽更多的义务,纵横人致力于推动千千万万企业实现自身的成长与变革!细想一下纵横“推动企业变革与成长”的意义吧:帮助更多的中国民族企业屹立于世界优秀企业之林,成就感何其大;通过制定激动人心的战略、设计科学合理的内部管理系统,让千千万万企业员工更开心地工作,进而增加千千万万家庭的幸福度,这是一种大爱!认识到了自身存在的意义,让纵横人更具有了强烈的使命感。德鲁克说,“组织就是一个让平凡人做出不平凡的事情的地方!”,北大纵横正是让一群“平凡”的纵横人除了赚钱外,大家还能一起做这样一件有意义的事情的平台。想清楚了自身存在的意义,聚焦能量专心做一件事,具有这样强烈使命感的人/企业是让人尊重的。经常在项目中与同事分享:咨询顾问的价值成就感来自客户发自内心的尊重与感谢,这种满足感是无可比拟的,这也是纵横人废寝忘食工作的动力所在。“成为中国最受尊重的大型咨询机构”—北大纵横正是通过规模的迅速增长,通过每一个纵横人的用心服务实现企业的价值,获得最大范围客户的尊重。谈到对使命、愿景的执着,应该首推创始人王璞同学,正是在他近乎偏执的推动下,充满使命感的纵横人越聚越多。选择咨询就是选择了一种生活,选择北大纵横就是选择了一种使命!正是因为纵横人的强烈使命感,让股东们秉承财散人聚的理念,股东不分红,而是将收益全部转让给顾问、合伙人和其他员工,做成一个非赢利的平台,吸引更多优秀的人加入到纵横大家庭;正是因为纵横人的强烈使命感,纵横人会尊重每一位员工,形成平等、自由的工作氛围,从而充分发挥每一个人的潜力;正是因为纵横人的强烈使命感,纵横能够宽容各种不同意见的存在,更加能“容忍”“变”的频率,因为每一次变,都是为了更快地接近愿景,都是为了更好为客户服务;正是因为纵横人的强烈使命感,顾问能连续熬夜,只为了再提高一些报告的质量,合伙人能连夜开车述标,只为了获得更多服务的机会,运作管理部、知识管理部、财务部员工几乎每天加班,只为了提供更好的支持;正是因为纵横人的强烈使命感,素不相识的几个纵横人能迅速组合成小团队奔赴客户现场进行服务;……十五年坚持做一件事是不容易的,一群具有同样使命、梦想的人在一起,其力量将是惊人的,这必将成就一个伟大的组织。纵横人共同“推动企业变革与成长”---善莫大焉;纵横人共同打造“中国最受尊重的大型咨询机构”(全球一流管理咨询公司)---一生无憾!北大纵横,一群肩负伟大使命的人,向着激动人心的梦想,执着前行!
  • 纵横的平衡 19/10.2011
    现代组织理论中社会系统学派的创始人巴纳德提出了组织平衡理论,他用贡献和诱因来分析,提出了组织必须保证对内平衡和对外平衡的思想,并认为这是组织能否存续和发展的关键。北大纵横已经走过了十五年的历程。常常在想,在这个日渐浮躁的行业,纵横何以能踏踏实实地迈步前行。根据组织平衡理论,组织的对内平衡是指有效地分配诱因,确保给各个成员的诱因和贡献的平衡,从而保持成员协作积极性这种激励过程。诱因应包括经济的与非经济的两类,其中非经济因素的作用非常重要,主要包括:①晋升、荣誉、威信、权势等;②理想的满足。即工作的自豪感、胜任感、为他人服务、对组织的忠诚等。这是一种为理想而献身所获得的满足感。巴纳德称之为“理想的恩惠”;③社会结合上的魅力,即人与人之间的协调;④习惯的工作条件和习惯做法。因为与习惯的做法相异的东西容易受到抵制;⑤满足参与要求的机会;⑥心理交流的状态,例如,给予机会以满足伙伴之间的社交意识,人与人之间相互支持的机会等。组织的外部平衡主要指组织作为环境的有机体其适应环境的行为,要实现组织与环境的平衡主要取决于组织目标与环境状况的适应性和目标实现程度。而同时我们应该看到,组织内外所有相关因素都处在变化之中,因此,还要实现组织的动态平衡,最关键的是处理好稳定和变革的矛盾。可以说,北大纵横十五年也是探索和实践组织内外部平衡的过程。1、纵横的内部平衡。想起自己加入纵横的初衷,是因为喜欢咨询师的工作方式:受人尊重,面对客户,指点江山,帮助客户解决存在的问题,这种工作自豪感和解决问题后的成就感给予自己更大的工作动力,更重要的是做完一段时间的项目,可以有自己支配的时间,能够实现工作和生活上的一种平衡。等来到纵横才发现,纵横给每个人提供了一个更宽广、更包容、更专业的平台。更宽广主要表现在纵横几乎每天都有的项目经验交流和培训,每年有几百场的学习机会提供给每个人;纵横有那么多的案例资料可供每个顾问查询;每年有那么多的项目供顾问选择,提供了众多的管理实践机会;纵横经过多年良好的品牌经营积累了众多的客户资源,给顾问提供了更多的发展路径,更好的职业前景。纵横象学校一样在培养人,使每个人都能不断得到学习和成长,也给每个人提供了宽广的职业生涯舞台。北大纵横的文化特点就是非常包容和平等,纵横内部称呼所有的人都以“同学”相称,充分体现了平等的理念,在这里只有思想的碰撞和交锋,没有强权式的管理。沟通体系一直是公司非常重视的,公司通过办公平台、短信、邮件等信息沟通方式来实现内部的充分沟通和交流,纵横的所有同学可以针对公司的制度、管理中的问题发表言论、针砭时弊,哪怕与王璞总当面吵的面红耳赤,但所有的人都是为了公司更好的发展。纵横内部合伙人之间、合伙人和顾问之间的合作等等方面无不体现出平等和宽容的特点,双方可以自由选择,在项目期间,每个人也都可以平等的表达自己的管理见解。北大纵横一直将“专长”作为公司的核心价值观之一,以及对顾问的基本要求,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和发展,对专业化的要求越来越明确。公司划分了数十个行业和职能咨询中心,各咨询中心要求在自己的领域内为客户做咨询和进行本中心深入的专业研究,各位合伙人和顾问都要选择自己的专业中心,进行专业化的发展。而且,公司为了鼓励顾问(包括合伙人)研发,拨付了1%的研发基金,鼓励员工进行技术创新。2、纵横“变”与“不变”的平衡。纵横在变吗?纵横每天都在变。哲人说过,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随需而变,已经成为北大纵横的一种常态,纵横的“变”虽然开始让我们当中的很多人不太适应,但变化之后回头再看,却发现正是这些不断的变化,使得纵横在面对多变的内外部环境时,做到了随需而变,不断适应、不断变化,慢慢积淀出纵横管理的专业化。纵横的“变”体现了自身的创新和对咨询未来发展的探索;纵横的“变”还体现在大家的参与,纵横设置了六个专门委员会来主导管理中的变革,变革不再是一个人的事情,公司每个人对公司发展中的变革都有提议权、建议权和充分表达意见的权利。纵横有“不变”吗?纵横在不断的变革,但我们为客户提供价值的核心价值理念一直不曾动摇和改变。我们的愿景:推动企业变革与成长。我们的使命:成为中国最受尊重的大型咨询机构。我们的核心价值观:合作、敬业、创新、诚信、专长。经过这么多年,纵横人从没放弃,大家精诚合作、以敬业和诚信的精神、不断创新、努力追求管理专长,最终为客户提供价值,推动企业的变革与成长。作为每一个纵横人,我们都被这个愿景和使命所激励,也愿意为实现这个目标而努力。纵横发展十五年,在其不断变革中,不断实现组织的动态平衡,也正日益展现其巨大的发展潜力。衷心祝愿我们北大纵横一路走好!
  • 咨询,融入生活 19/10.2011
    北大纵横成立十五周年了,我有幸与公司共同经历了四年多的快速发展之路,也就是说,我陪伴综合走过了三分之一的时光,目前看来,我还将和纵横继续走下去,纵横的持续健康发展也是我们共同的心愿。经过在纵横四年多的磨练,咨询,已经成为我的生活方式,不仅在项目上使用着咨询的思维模式,即使在项目之外,也常常不由自主的“套用”,因而会闹出一些有趣的小插曲,可以算是咨询工作的“附加价值”吧。古人云,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把这些小故事分享出来,就算是给纵横的生日礼物吧。一、世博园的主题沈冶战略规划是我来到纵横的第一个项目,由于功力不足,做出的的片子常有辞不达意之弊。项目经理当下进行了“补课”的工作,提供范本,加以揣摩,以体会其整体思路、各张片子之间的逻辑关系、每张片子的内容如何支持标题等精妙之处。几个会合下来,大有醍醐灌顶、茅塞顿开之感。自此,每当做片子时,必念念不忘“内容支持标题、内容支持标题……”。某一周末,客户盛邀参观在当地举办的“世界园艺博览会”。本人大学时也曾修过植物学课程,对于认识新的植物从来不乏浓厚的兴趣,于是兴致勃勃一同前往,希望能见识一下世界各地的奇花异草。可惜一见之下,大失所望,所谓“世博园”者,在我看来,并没有什么新奇的花花草草,只是搭了不少“巴基斯坦”、“委内瑞拉”之类的小屋,卖些雷同的纪念品而已。游览完毕,客户询问感受,我略假思索,答曰:“感觉内容好像不支持主体……”此言一出,连素来严肃的项目经理也不禁大笑起来……二、“不老林”建功还是沈冶项目,中期回北京。在车站时突然想到,在这里呆了很长时间了,也没买点儿什么特产,于是来到站台的售货车:“有没有什么特产啊?”“有啊,看看这个糖吧”“糖?太普通了吧?有什么特点?”“嗯……吃呗~”这两个字用当地口音说出来还是很动听的,不过还是无法打动我,就空着手回来了。回家后向媳妇说起,才知道那个叫“不老林”的糖果原来是很有名的品牌,媳妇从小就吃,质量好、口味多,很有特点。可是光凭一句“吃呗”怎么能让我知道这些呢?重回项目组,把这个当笑话说给大家,特别是那句“吃呗”被我学的惟妙惟肖,让大家乐得不轻。后来项目经理把这个作为案例,用来向客户说明品牌与宣传的重要性,客户深为认同。最后的项目汇报时,再次引用,又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为我们的汇报立功不少。那个站台售货员恐怕没想到她还帮了我们这么一个忙吧?不过我们也没忘记“不老林”这个牌子的功劳,在回北京前的一个小时购物时间里,每人买了几大包!三、回家的“方案”做项目时间久了,说话时难免带出些“行话”,自己觉得没什么,别人听来就有怪怪的感觉。比如某此做一个项目,时间跨过春节,时间有些紧,媳妇打电话问我到哪里过年,我刚说了句“我设计了几个方案”,媳妇就在电话里乐了:“过个年还要设计几个方案,你职业病啊!”自己一想也觉得有些好笑。其实,我确实设计了几种方案,具体包括“和媳妇一起过”和“分开过”两大类,再细分为“一起到媳妇家过”、“一起到我家过”、“一起赶场两家过”以及“自己在北京”、“自己回老家”等几个小类,还查了不同方案涉及的航班、转机时间、所需费用等,用Excel表详细记录,不过这个就不好意思告诉媳妇了,嘻嘻。四、危机公关某年春节回老家,陪家人看电视,恰好看到当地电视台的一个节目,是记者暗访,遇到一个“大嘴巴”,在记者的引导下,该说的、不该说的、真实的、想象的,说了一大堆,其中一些信息对哥哥的单位很不利,而哥哥恰好是主管该项工作的,我对坐在旁边的哥哥来了一句:“事情是不是有点麻烦啊?要不要我给你们出个危机公关方案?”“啥?危机?这点事算什么危机?”哥哥瞪大了眼睛。哈哈,又犯职业病了,确实,在一般人听来,“危机”这个词还挺吓人的。后来,哥哥单位的领导也过问了一下,了解了情况,其实是小事一桩,不过记者故意夸大、误导,弄的好像真成了什么事,小地方嘛,没有新闻也要制造新闻,谁让我们处在一个眼球主导的时代呢?五、“厨房达人”速成术出差时间过长,在家里的时候就要加倍“表现”一番,这年头,“下得厨房”早就成为新好男人的基本功了。没想到的是,我那点可怜的厨艺竟得到老婆大人的赞扬。当然,我认为这是一种“策略”,就是鼓励我多做几次呗,在婚姻围城中生活的人估计都有这个经验。不过,我这人就是听不得别人夸,越夸越起劲,所以很自觉的主动提高厨艺水平。咱们做咨询的都知道,收集资料是项目的重要环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项目质量,其实,下厨这个事,也是同样的道理。收集资料是咱的拿手好戏啊,所谓“知之为知之,不知百度之”,找几条实用的厨房攻略,学几个步骤简单的小菜,还是很容易滴。一来二去,竟然有了心得,甚至把经验作了总结,从营养均衡、口味搭配甚至于颜色点缀等,都能说出个一二三来,做菜的水平,在家里“数不上第一,也算第二”(家里只有两口人、两只猫,哈哈)。总之,一般的菜都能应付了,再听到赞扬,起码心里已经不再发虚,而能坦然受之了,这也是咨询经验带来的收获之一吧。
  • 咨询生活的苦与乐 ——纵横十五周年有感 19/10.2011
    弹指之间,从入职纵横至今已过了四个春秋。四年中,我做过大大小小的项目近20个,最长的有4个月,最短的有1个月。所做的客户北至吉林、南至广西、西至内蒙、东至上海,虽然没有踏遍全国所有的省市,却也是足迹遍至大江南北。四处奔波的辛苦与咨询的快乐交织成一部酸甜苦辣的生活交响曲,让人回味无穷。 初次接触北大纵横是在2004年的咨询高峰论坛会上,国内外咨询企业汇聚一堂。当时我还在校读MBA,有幸作为学生代表参加了这一峰会。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纵横的王璞总经理,他温文尔雅,谈吐幽默,对咨询行业的有着极其独特的见解和挚爱。王总与我们交换了名片,是年春节,收到王总发来的新年祝福。当时很受感动,一个驰名咨询公司的老总,居然能在百忙之中想到我这个普通的学生,足见其是怎样一个博爱之人,这样的老总管理的公司一定是个有着广阔前程的公司。 2006年5月初,我也成为纵横的一员。第一次进纵横的情景如昨天般历历在目。2006年五一假后,按约定的时间我来到了纵横,经过三轮面谈,最后人力资源部的负责人问我能上外地的项目吗?当时儿子已准备上小学了,家里也有人照看他,我是能出差的。听说我能,她马上就让我准备一下明天上项目!我当时就蒙了,纵横的办事效率也太高了吧。 就这样,匆匆忙忙办完了入职手续,我就飞向了我在纵横的第一咨询项目所在地----广西南宁。后来才知道,这个项目已启动一个月了,我是中间补充进来的。第一次坐飞机,第一次单独去一个遥远而陌生的地方,感觉一切都是那么陌生,有担心也有好奇。不知将要面临的咨询生活会是什么样子,我对项目经理一面都没见过!更别说项目成员了。独自打车到项目所在地后,在约定的地点,看到接我的项目经理刘庆,自看到他的第一眼,我心里的种种不安就消失了。进了项目组租住的地方,项目组的其他两位美女已帮我整理好一切,并详细介绍了工作、居住、出行等等需要注意的事项和细节,让我一下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时到至今,原项目组的人员除我还在纵横外,其余的则各奔前程了。 第二个项目则去了风景秀美的扬州,扬州是个很美的城市,被联合国评为最佳人居奖。其瘦西湖堪与杭州西湖比美!这个项目时间短,任务紧,工作量很大,加班加点是每天的必修课,每天离开公司时都是深夜。公司处在远离市区的郊区,从公司到我们的住所要花半个小时的路程,正好穿过市区,这也成了我们游览扬州城的好机会。扬州的夜色非常美,马路两旁的树木、房屋在各种颜色的灯光映衬下,格外别致。扬州的夜色美与上海南京路的美是不一样的,上海的霓虹灯是杂乱的,张扬的,显示了大都市的霸气;而扬州的灯光是精雕细琢、小家碧玉型的。每每经过市区,看到柔美的灯光,疲劳的身心一下子得到放松。 就这样,一个项目接着一个项目,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不知不觉中,我从顾问成长为项目经理,但第一次做项目的好奇感、新鲜感仍旧很强烈。每接到一个新项目,如同走向一个新战场,战场的胜负全掌握在自己手中,似乎也有指挥千军万马的豪情。紧张、刺激、挑战、枯燥、辛苦,这就是咨询生活的全部!白天俯案工作,晚上挑灯夜战,周六周日也要常常加班。每个方案的出台都要经过反复的推敲,一遍遍地修改,精益求精。每天最大的愿望是能多睡一会儿觉,好像又回到高考阶段,那时最大的心愿就是高考结束后美美地睡上几天几夜!一个项目下来,我都要在家好好放松休息一段时间,调节一下项目中过度紧张的生活。这时,纵横的弹性工作制的优势就突显出来。 四年的咨询生涯中,也曾下过矿井,在地下几十米的巷道里穿行,四周全是岩石,黑得伸手不见五指,仅靠头顶的矿灯照亮眼前的一小块空间,上来后才觉得太阳是那么的可爱!也曾遭遇过台风的袭击,刚刚从飞机上下来,搭上客户接站的车,狂风暴雨便兜头而下。车在高速路上非常缓慢地艰难地行驶,车刷已不起作用,就象有两个人一左一右端着水盆随时往下倒水一样。路边的树被刮得东倒西歪,不时有一两棵小树被齐腰刮断。从小长在北方的我,第一次领略到台风的厉害。也曾被大雪堵在机场,冻得上下牙打架,直至深夜才等来接站的车,到客户住处已是第二天凌晨4点了……生活的苦可以克服和忍受,但思念儿子的苦只有为人父为人母者才能体会得到。当夜深人静,看着儿子的照片,想象儿子酣睡的姿态,才想起自己也是一位母亲。总觉亏欠儿子太多。仍记得刚上项目时发生的惊心的一幕:周六下午,老公打来电话,说6岁的儿子找不到了,他去同学家玩,没等家人去接,自己跑回来了,但又没有回家!家里人里里外外找了2个小时,老公急得报了警,无耐之中给我打来电话。我当时就愣在那里,我在几千里之外的南宁,就是回去,也要明天了,一切也晚了。我能做的就是等待、等待、再等等。大约过了一个小时,终于等到报平安的电话。儿子找到了,却被老公结结实实地揍了一顿,让他认住这个教训。现在想起这事,我仍后怕。 这是咨询生活辛苦的一面,但也有快乐的一面。 每一次咨询都会组建一个新的团队,可以结交很多的朋友。不同年龄、不同知识结构、来自天南地北的同事相处在一起,每个人身上都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何况这些优秀的咨询师呢?大家互相关心帮助,亲如兄弟姐妹。几个月的共同生活,大家彼此了解,由相识到相知,不仅成为了好朋友,而且在为人处事、学识等方面都能从他人身上学到好多知识。这也是人生财富的一大积累。项目组内部经常讨论,一个问题争得面红耳赤的事常有发生,但在碰撞中也就常会产生新的思想火花。大家互相学习,共同进步。不亦乐乎? 其次,我们项目上交往的大多是公司的高层管理者,在与他们的交往中,我们不仅能学到他们管理企业的宝贵经验,而且还能从他们丰富的人生阅历中汲取对我们有益的东西。这种与各种企业高层领导者交往所得的意外收获,是以其它方式所不能获得的。俗话说得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天天与这些公司内外的精英们交往,相信自己的休养与学识都会突飞猛进的。有益朋交往,不亦乐乎? 另外,做咨询,我们还可以很快成为某一行业的专家。在项目上,我们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大量收集、吸收、消化与所做企业行业相关的信息,成为此行业的专家。试想,如果没有这么大的压力,我们能达到这种要求吗?在压力下快速地学习、成长,不也是件快乐的事情吗?还有,当自己的咨询方案得到客户的高度认可,当自己的成果在客户处得到实施时,当看到自己咨询过的企业蓬勃地发展……再多的苦和累均化为了乌有,反而将生活点缀得更加多姿多彩。由此看来,咨询是一种“苦并快乐着”的生活!我们要享受其中的苦,然后以快乐的心态去工作,去生活,也就感觉不到苦与累了。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山水的和谐,也就是仁与智的和谐了。“世事沧桑心事定,胸中海岳梦中飞”。既然选择了咨询,就选择了这种生活方式,我们何不静下心来,放松心境,以乐观、达观的心态珍惜在纵横的每一天,快乐生活,快乐咨询! 
  • 北大纵横——我心中的自由王国 19/10.2011
    从哲学的角度理解,世上没有绝对的东西,只有“相对”是绝对的。自由也一样。在工作中追求一种绝对的自由,是不现实的,即使你是自由职业者,抑或你是独立创业的老板,同样不能有这样不切实际的奢求。现代职场中,人面临着种种压力,尤其是生活在北京、上海、深圳这样一线城市中的职场人士,如果能找到一个可以提供真正“自由”氛围的工作平台,我想这是一件值得让人欣喜的事情。从这点上,我觉得在北大纵横工作的人是应该是幸福的,因为北大纵横基本上能为她的员工创造一个真正宽松自由的工作环境——充分表达思想的自由、不受上级行政命令安排的自由、选择休息和工作时间的自由…………首先,在纵横这个平台上,无论你是公司管理者、合伙人还是普通的咨询师,或者是普通的行政后勤人员,你都可以在你所负责的工作领域内发表你的见解和认识,尤其是在项目运作过程中,项目上每一位成员,都可以充分表达自己对咨询方案的认识和判断,作为项目经理、项目总监并不会因为你是助理咨询师就不让你发表意见,或者不重视你所表达的合理建议。因为,在北大纵横,一个优秀的项目经理和合伙人之所以得到伙伴们的尊敬,除了你的专业能力以外,更主要的就是你能充分理解并接纳他人的合理建议,而不是因为你有某种所谓职位所赋予权限,况且北大纵横除了项目的总体把控职能外,本身就没有赋予项目经理多大的行政管理权。也正是由于每个项目上,咨询师们都能充分自由的表达自己的思想,我们的项目质量才能得到保障,咨询师们的价值才得以体现。在北大纵横充分表达思想的自由,还体现在对公司管理上。几乎公司每一项制度的更新、每一项变革的出台,都会征求大家的意见和建议,甚至要在全体员工范围内进行匿名投票来决策,达不到一定支持率的制度或变革就会被取消。这样,在公司决策过程中,每名员工的都可以在公司网络平台发表个人的见解,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和管理见解。这种思想上的自由,恐怕在中国,甚至是在世界上的公司中都很难找到的。其次,在北大纵横,每个人不用受太多行政命令式的约束。我做项目经理时,记得有朋友问我,你是项目经理,管几个人啊?我说我没有固定可管理的人。在具体项目上,我只是来协调项目成员之间的工作和负责对项目总体质量进度进行把控。后来,我做了合伙人,又有朋友问题,你现在做合伙人了,大家都喊你“某某总”了,那你现在管多少人啊?我依然告诉朋友,在北大纵横,我还是没有固定可管理的人员。我不管理任何人,任何人也不管理我,这就是北大纵横的特色,或者说,这就是北大纵横作为中国知识管理型公司旗帜最有特色的地方。在北大纵横这个平台上工作,人与人之间,更多是靠一种分工机制、合作机制、分享机制来协作分工,而不是传统命令式的去分派、检查工作。所以,在纵横的这些老人,相互之间更喜欢称对方为“某某同学”,而不是“某某老总”。在接触的很多民营企业中,经常看到老板训斥下属员工,甚至副总裁也有的时候被老板骂的灰头土脸,但是在纵横,合伙人和项目经理之间,项目经理和咨询师之间,这是不可能看到的。再次,在北大纵横,你可以有选择是工作还是休息的自由。需要声明的是,在北大纵横做咨询,和在别的咨询公司一样辛苦,只要在项目上,工作也是高强度的。但是在北大纵横,每个咨询师都可以自由的选择工作和休息的时间,有的咨询师下了项目后,就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生活,旅游、读书、学习都可以,待休整过后,再选择自己喜欢的项目,继续工作,真正做到劳逸结合。在咨询行业内,有的咨询公司,是要求咨询师项目结束后,回到公司坐班,在纵横则不必这样。作为合伙人也一样,你完全可以选择工作繁忙还是相对悠闲,只要你完成公司交给你的任务,这一切都可以自由选择。当然,有的人会说,在纵横休息不工作没有钱赚啊,要想赚钱,还是要努力工作的。我想这是两个概念,这个社会没有任何一家公司给你一个不干活还赚钱的工作,纵横能给你的就是一个自由选择的权利。最后,北大纵横的自由还体现在这是一个开放自由的平台。在纵横有不少是“二进宫”,甚至还有“三进宫”的同事,这些同事当年基于某种考虑离开纵横,几年后又想回到这个平台上,纵横一律敞开大门,欢迎这些同学归队。我们甚至风趣的说,这些同学挂职锻炼回来了。正是因为纵横给各位同事提供了这么一个开放自由的平台,才使得这些同事无后顾之忧的去做人生和职业选择。而经过咨询和实业反复磨练的这些同事回到纵横,又为这个平台的实力增强做出更大的贡献。我和很多在职的同事和已经离职的前同事交流过,我发现,他们对纵横最满意的地方就是“自由”的氛围,在咨询行业高流动率的背景下,很多同事包括我自己之所以没有离开北大纵横,我想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喜欢这里的自由环境。北大纵横之所以给大家这样的自由,是因为知道咨询行业属于典型的智力服务行业,对知识型员工的管理要采取与传统行业不同的管理方法,宽松自由的工作环境和文化氛围,就是一个最独特之处。我个人以为,纵横的机制吸引人,但自由的环境更吸引人,我也相信纵横的这个宝贵特色,一定会随着纵横的发展延承下去,并在行业内得到认可和遵行,让我们拭目以待。
  • 共同成长,成就梦想 19/10.2011
    北大纵横十五岁了,十五岁的北大纵横成为了业界的翘楚,这已为每一位纵横人所见证。在见证辉煌的同时,我心里也有一些欣慰,为我当初的选择,也为与其共同的成长,成长中的故事历历在目。进入纵横----选择了一种生活2006年初,我在人大MBA要毕业了,正在找工作的阶段,恰逢北大纵横到人民大学开宣讲会,当时来校的是合伙人胡昌权和人力资源部的李慧,胡昌权给人大的学生们讲了北大纵横的发展和对咨询的理解,当时有两句话给我印象挺深,一个是“选择咨询就是选择一种生活”,另一个是“做咨询对于自身价值增值很快”。说实话,当初对于“选择咨询就是选择一种生活”并没有太多的感觉,但是对于“做咨询对于自身价值增值很快”我是非常向往的,如果能把在学校学习的东西和更多的企业实践结合起来,使得自己可以获得更快的能力提升,这是一件进可攻(以后即使不做咨询了,也可有更多的企业机会选择)退可守(如果就做咨询,也可获得较好的收益)的工作啊。所以当场向李慧小姐投了份简历,后来也幸运的被北大纵横录取了,2006年4月13日我正式进入北大纵横。真正进入纵横后,经过几个项目的洗礼,我对咨询是一种生活有了更深的理解,北大纵横采取的是专一小组,全程驻场的咨询方式,这种咨询方式可以使得项目组和客户方有很好的沟通,对项目质量有很好的把握。但是这种咨询方式使得顾问在项目期间对于家庭照顾的少一些,以至于几个月的项目做完再回到家里都有些不适应了。说实话,我当初也有些犹豫是否该放弃这种长期在外的生活。但最终,我性格中的喜欢挑战,喜欢学习,喜欢被认可的特点又使得自己最终坚持了下来。现在,几年的咨询生活下来,我已经从中获得了巨大的满足感,一方面我们为客户提供了价值,另一方面自己也获得了能力上的迅速提升,再加上我从项目上回家后,努力干活积极表现,也最终赢得了家人的认可与支持。现在可以说,咨询已真正成了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做项目顾问----用心就不会被埋没从我进入纵横作的第一个项目起,当时的项目经理李鑫就和我说过:“在纵横,只要用心你就不会被埋没。”我也是按照这个来要求自己的,除了做好项目经理分配的工作,我在其他工作上也积极参与,希望能为项目团队多做些贡献。记得在一航黎明项目上,虽然项目经理并没有分配整理访谈资料的工作,我还是主动利用休息时间把访谈资料按照战略、组织、人力、运营、企业文化等各个模块进行了细致的分类,为项目的诊断和相关模块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得到了项目组的一致赞扬。在做临泉化工项目上,客户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比较弱,我主动为客户提供了计算机应用培训,虽然那天直到晚上11点多才结束,但客户很高兴,认为我们真正是在用心帮助他们。临泉化工项目结束后,项目总监唐华即请我担任她的一个项目的项目经理。回首在纵横的项目顾问生活,我认为用心做事,主动为项目经理分忧,为团队分忧,不计较个人得失是我得到团队认可并快速成长的重要原因。担任项目经理----压力大,提升快   在纵横当项目经理的感觉是压力大,提升快。我的第一个项目广西化工研究院薪酬绩效项目,50天的项目期,我和项目顾问代维昭两个人,基本没有休息天,每天都去办公室工作,每天都处于高度紧张中,最终,50天顺利完成项目,客户方人力资源部刘宇宏部长对我们的评价是,敬业、踏实、可靠,可以震住场,她说比较庆幸选择了北大纵横,我想这是对于一个新项目经理最大的认可吧。西安欧亚学院的战略与组织文化项目对于纵横来说是一个新领域,北大纵横以前没做过类似的项目,合伙人杨建云找到我后,我也有些犹豫。但最终还是咬着牙上了,这个项目客户的层次很高,学校里有陕西省教育厅的退休厅长,也有很多知名高校退下来的校长和教授,都对教育研究很深。让我们这些刚离开学校大门没几年的人去给曾经的老师们做咨询,压力的确是很大的,我带着项目顾问刘辉和袁乐水进场后,研读了大量的教育行业资料,并展开了非常深入的访谈调研,最终拿出了让客户认可的项目方案,客户又接连和我们续了两个项目。回首在北大纵横当项目经理的日子,感觉责任的确重大:既要对得起合伙人的委托,又要对得起客户的信任,还要对项目组的利益负责(北大纵横对项目的考核与项目组的利益密切相关),可以说对项目经理的要求非常高,挑战也非常大。但同时这种责任和压力对于项目经理的提升也非常快,完整知识系统的建立、关系协调能力、创新能力的提升等都会很有益处,可以说对于顾问的成长是非常有帮助的。成为合伙人-----而今迈步从头越2009年8月初,我当上了北大纵横的合伙人,揭开了自己职业生涯的新一篇章,从过去只注重做项目,开始转向吸谈做全面发展。当上合伙人后,陆续谈了几个项目,印象比较深的是盐湖新域项目,这个项目有两个特点,一是时间跨度长,从零九年七月十几号开始接触,到十二月八日正式启动项目,期间经历四个多月,有大量的沟通交流。二是竞争激烈,这个项目算纵横在内有六家公司竞标,其中还有在管控方面比较有名的公司,都很有实力,最终客户选择了北大纵横。这个项目的成功极大地鼓舞了我,我有信心在新的岗位上为北大纵横作出更大的贡献。回顾我在北大纵横走过的岁月,从不知咨询为何物,到咨询变为生活中的一部分,到最后成长为一名合伙人,可以说是北大纵横成就了我的今天。在此,感恩纵横。我的故事只是千百位北大纵横人中的一个,很多同仁也和我有类似的经历,我们的经历共同书写了北大纵横十五年的发展历史。十五年来,北大纵横人不断追逐着自己的梦想,不断成就着一个个辉煌。梦想在延续,成长在继续。在此,祝福纵横。
  • 从纵横看管理 19/10.2011
    1996年7月,北大纵横在中国率先开创了一个崭新的行业----管理咨询行业;从这一刻开始,象牙塔内的管理知识走入了中国企业,展开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从这一刻开始,一个新的组织、一种新的企业运作模式在悄然升起;从这一刻开始,一群热爱咨询的人找到了自己奋斗的方向,找到了自己事业的舞台。 我是2006年3月21日加入北大纵横的,而且在纵横一做就是五年。在这五年里,我从一名普通的咨询顾问成长为今天的合伙人;我从第一次与企业高管对话时的紧张,锻炼至今天于客户方500多人职代会上培训现场的信心十足、侃侃而谈;我从追求方案设计的完美性至今天方案的实操性;我从“授人以鱼”--为了方案而方案,至今天的“授人以渔”--在项目的运作过程中,帮客户带出一批可以实施的团队…在这五年咨询生涯中,我们同步见证了纵横的成长,见证了咨询业的成长,更见证了中国企业客户群体的成长。 在纵横十五岁生日之际,让我们共同回顾、共同分享纵横的管理历程… 变是纵横管理之根 正如《易经》中所言,世间万物都在变,唯一不变的是“变化”。在纵横,80%的员工均为硕士以上学历,其中85%以上为各大高校的MBA。如何管理好这些高知人群,如何让这些人在纵横平台上更好的发展,我想这应该是纵横首席创始人王璞先生对公司内部管理最为关注的事情,这也是纵横制度常变的常新的原因吧。 纵横不同于中国常规的企业形态,她是一个有规则的“松散型”组织。大家可以在这个组织里,最大程度的挖掘自己的潜能,最大程度的为客户、为社会创造价值,在这里大家靠凝聚力、靠共同的认知走到一起。每当看到客户办公室书橱中厚厚的制度时,我就会极为自豪的告诉客户,在纵横一共就两本手册,一是《项目运作手册》、一是《纵横员工手册》,员工的行为是靠自我约束、对企业文化的认同、对公司价值导向的认同而行事的,并非靠制度及组织的约束。这也正是众多企业在审视纵横时会感觉难以理解的原因之一吧。 纵横是一个管理咨询公司,对于管理知识与企业管理实践的结合,王璞先生应该是最有发言权,而且也是最知“识时而变”的人吧。既然是创新就一定会伴随着尝试、伴随着失败,纵横也不例外。但纵横懂得对于正确的创新,我们要如何让其发展;对于不适合的创新,我们要如何让其快速修复。纵横人也都在每时每刻适应着纵横的“变”,与纵横共同进步。 包容、自由、平等是纵横之本 在纵横,一直都有一个可供员工交流的内部网络社区,大家可以在社区内任意发表对公司乃至创始人的评价与建议。纵横人体会到了纵横的包容、自由与平等。 06年纵横的网络社区与大学里常用的BBS论坛很像。大家在上面是以匿名或可查寻的网名进行发言,对公司经营运作进行讨论。 08年纵横开发了自己的OA社区平台,大家开始在上进行实名讨论,而且从原有的强制要求天天登录至自觉天天登录。公司的一些大事、新事通过社区与大家分享、讨论。 10年纵横升级了原有的OA社区,演变为今天的“明晰谷”。在大家刚习惯了一个系统后,公司骤然更换了一个新的系统,起初员工充满了抑制,因为这是个人习惯的一种改变,但随着公司相关人员对新系统的介绍、对“明晰谷”中信息的维护,纵横人习惯了新的系统,爱上了这种交流、沟通方式。 在这个交流平台上,人人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而且绝不会有人删贴,发表人也不会因发表了对某些人的言论而存有内部“潜规划”的顾虑,因为在纵横处处体现着人与人的包容、自由及平等。 在纵横,上项目是一种双向选择。顾问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项目,项目负责人也可以选择适合项目的人选。顾问可以自己调整工作的时间,进而做到工作、生活双平衡。 北大纵横凭借纵横管理模式,铸就了一代又一代纵横人,推动了一批又一批中国企业的成长与变革。 在纵横十五岁生日之际,祝北大纵横生日快乐,基业常青!
  • 我的纵横生活印象 19/10.2011
     有人说:“青年时种下什么,老年时就收获什么。”由此我想到的是,你在公司的土壤中种下什么,公司就会回报给你什么。如果你愿意承担成长的责任,那么你就会获得成长的权利;如果你把公司的成长当成自己的责任,那么公司自然会为你创造成长的机会;如果你以积极的热情和全心全意的努力对待公司中的种种事务,那么你的事业、你的精神就会在公司中得到最了不起的进步;只要你的行为和态度切实推动了公司的成长,那么公司就一定会给予你相应的回报。 纵横今年恰逢十五岁生日,我在纵横正好五岁,回首这五年走过的路,有失败时的懊悔、也有成功时的喜悦,但更多的是对未来无限的憧憬。多的是对未来无限的憧憬。与公司共同成长,我领悟了工作与生活的真谛在于创造。严酷的工作强度历练了我们的生存智慧,激励我们迸发出无限的动力。我在这工作的五年里面参加的项目一个比一个复杂,一个比一个的技术含量高,对于体能、智力、和不同团队的配合更有难度的挑战。在五年的时间内我在纵横商学院经历培训顾问,部门经理,商学院副院长三个岗位。让我深刻感受到大一句话是“位置决定思路”。在不同岗位每,工作方法、思考方式和个人工作定位差别硕大;回想起来这些年的成长和职业路径的发展分不开的。是纵横给了我这样的机会,在纵横每个人都有一条非常清晰的职业发展通道,只要努力每个人都有机会实现心中的理想。这样的情况在我们一些国企客户中是万万没有机会的,在纵横就象广告辞理说的谁都会有机会。这是纵横给我第一个深深印象—不拘一格降人才。第二个深刻印象是张建华老师说的好团队是折腾出来的。对于纵横每年的制度政策调整,在刚刚进入纵横的1年内非常不适应,是能被动接受。随着07年我和咨询部门的同事在华峰项目的深度合作对咨询项目生活的深入了解,让我理解了纵横的制度变化正是我们用咨询诊断思路进行自我咨询的公司变革方式。第三个印象是纵横的管理是基于制度管理人,而不是人管理人。这句话之前我经常会讲给客户,作为公司介绍的一部分。最近这两年我慢慢感受到了其中另一个内涵,纵横制度管理人就象一股隐性的力量慢慢鼓励员工不断进行自我挑战,紧紧跟随纵横发展的脚步。第四个印象是纵横无处不在的无缝合作。纵横的咨询业务和培训业务是两个独立的业务单元业务模式相对独立。在商学院项目运营中每当需要技术支持的时候,咨询部门的合伙人都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经常在客户方以一个整体团队形象给客户提供系统打包服务,提供客户更加全面的服务。以上就是我一个5岁的纵横人的纵横生活印象,纵横就象盗梦空间一样,由不理解引发思索进而引发于对纵横发自内心的追随感。我感觉自己很幸运,可以遇到这样的公司,这是我职业生涯的里程碑式的机遇。今后工作中,肯定会遇到挫折和困难,可不管怎样我都会对工作保持激情。就象真心英雄中唱的那样: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是的,虽然还没有成为自己期望中的那样出色,可我依然会默默努力,不为别的,只因为我有一颗锐意进取、想要飞翔的心。
  • 纵横文化的感悟 19/10.2011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一流的企业必有优秀的文化。近两年中国企业界掀起一股“企业文化”浪潮,文化越来越受企业重视,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将文化作为一项核心竞争力去营造。可是如何建设企业文化,将适合自己的文化在企业生根,这是多数企业的困感之处。事实上,这些困惑的根源主要来源于文化建设缺乏与企业管理相结合的整体规划,因此导致“东打一枪,西放一炮”,造成散乱无章的局面,最终与企业发展和管理相脱节。纵横成立十年,从创业初期的艰难,到现在的快速发展,都离不开文化的支持,随着文化的日益沉淀,纵横已打造了以合作、敬业、专长为突出特征的企业文化,其成功之处在于文化的建设与企业管理的紧密性。创新的管理机制促使纵横形成了合作、敬业、专长的文化特征。首先是纵横内部的市场机制。在纵横,咨询团队的构建采取双向选择方式,合伙人与项目经理双向选择,项目经理与顾问双向选择,而这种选择往往依赖于个人在公司里的口碑、个人的专长和兴趣。个人的口碑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合作性,二是个人能力,因此,项目期间虽然合伙人、项目经理及顾问在利益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但项目顺利结束的目标是一致的,而目标实现必须依靠团队的力量,这一点十分有利于团队氛围的实现。同时,双向选择同时意味着内部同级间的竞争,竞争的结果就是让能力强者突显出来,将不具合作性、能力弱的员工逐渐淘汰出局。其次,纵横的考核机制培育了员工敬业、专业的职业素养。项目经理及顾问的项目奖金与回款、客户的评价直接相关,这就需要项目团队要重视项目完成的质量、给客户创造的价值,因此,这两项简单的指标将客户、公司、员工形成了统一利益体,项目团队常常日以继夜、加班加点,却毫无怨言。由此可见,文化的建设与管理机制密切相关,文化的落地必须通过机制和制度尤其是薪酬、考核制度来实现。文化建设必须有一个核心主线,这是文化建设的核心思想。文化建设要明晰两大要素,即应该建设什么样的文化和如何打造这样的文化。事实上,文化大纲(宣言)就是通过建立一套理念体系,明确文化建设的内容,而文化建设则是将这些理念落实的过程。理念体系的建立往往并不难,难就难在如何将理念落地,所以必须要把握一个原则,即在不同时期根据大纲和企业的问题现状找到文化建设的主线,一切文化活动围绕着这条主线展开,让文化活动形散而神不散。例如:纵横的八八式旅游以及活力营就是围绕团队这条主线而展开的文化建设活动;在伊利,为了培育节约文化,不仅将节约指标纳入了考核指标,还建立了有关浪费相关罚款条例体系,以节约为主题的演讲大赛;海尔每年要确定一个文化主题,围绕这个主题将要宣传的文化理念通过漫画大赛、员工故事集等多样的手段去影响员工的思想……自然生生不息,惟有文化永存,一个基业常青的企业就必须不懈地打造适合企业发展的优秀文化。让我们驾驭纵横优秀的文化,向“中国最受尊重的大型咨询企业”的目标跨进!
  • 纵横十五年感悟 19/10.2011
    一眨眼到北大纵横已经五年了,伴随着北大纵横不断壮大,我也快奔四张了,回首望去,感慨万千,一幕幕往事呈现在眼前,真是情何以堪。我曾无数次的问自己。成长是什么?是个子长高了几厘米,还是岁月在脸上留下的痕迹。是多了几丝白发,还是开始惆怅未了的人生。回忆自己成长的过程,才发现原来成长是一本书,需要用我们一生的努力甚至是生命来书写;成长是一条“蜀道”,百步九折,荆棘人生,需要我们小心的附壁攀岩;成长是一架梯子,需要踏实地,以稳健的步伐登上岁月的楼层。如悄然飘落的冬雪,如淅淅沥沥的春雨,如夏日里沙沙吹过的风,如轻轻随风舞动的秋叶,成长的过程在岁月的道路上留下了一个个的回忆。从呱呱落地到今天,我已经经历了无数个春去春回,从带着对一片枫叶的美好憧憬到今天,我也在北大纵横走过了几年的时光,回头品尝这几年岁月的味道。发现它如一杯美丽的鸡尾酒,五彩缤纷,味道甜中带辣,让我回味无穷。有很多人问我为什么会做管理咨询?其实答案很简单。那是缘于我儿时的一个梦想。还在我很小的时候,我在电影上看到一些专业人士例如金融师打官司的片段时,我被那穿着专业的形象给吸引住了,心里不由得十分地崇敬。此后总是幻想如果我将来也能当上像金融师那样的专业人低该有多好、多威风呀。本科毕业后,我参与工作一直想着读MBA,后来,在家人的支持下,我报考了MBA。接到入学通知时,别提我有多高兴了。因为我的梦想就要成真了。毕业分配时,我义无反顾地加入了咨询行业,我做了咨询顾问后,越来越喜欢上了这份职业。并决定把它做为我终身的职业。做了这份职业才知道做咨询顾问的酸甜苦辣。虽然辛苦,但我感到苦中有乐。每当我看到我亲自为很多当事人成功地排忧解难时,我就感到十分地欣慰。最让我开心的是,我们的工作从来都不会是重复的,一点也不乏味。我们这里就好比是个万花筒,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事都要从我们眼皮底下浮现。人性的善与恶、美与丑都会展现在我们面前。因此做过咨询顾问的人的确可以谈得上是“见多识广”。正因为经历了这些,我们的胸襟和视野也比一般人要开阔得多,看问题、处理问题也能足智多谋、运用自如。光阴似箭,岁月如梭,一晃就近十年过去了。做了咨询顾问这么多年,感悟很多,不可能一一叙述。我只想告诉初步入门的同行们,做咨询顾问主要是要把握好以下几个要素:一个是你的专业知识一定要全面、深厚,这样才能准确地吃透案情,拿出正确的观点;二是你的责任心一定要强。对当事人的事就像对待自己的事,丝毫不能马虎;三是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这一点也极为重要。有了良好的职业道德,不仅能得到当事人认可,同样也能得到同行及社会各界认同。而且做一个好咨询顾问,这三方面是缺一不可的。为什么这样说?如果你只有专业知识,而没有责任心,你必定会耽误客户很多事。如果又没有职业道德,你会祸害你的客户,久而久之,你必定会失去你的服务市场。但如果你仅有责任心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而没有足够的专业知识,那只会是好心办坏事。那也是做咨询顾问所忌讳的。因为当事人主要丰收看到的是结果,而不仅仅是过程。还有人要问如何才能做一个优秀的咨询顾问呢?这个问题有点复杂。我只能把我看到的和我体会到的谈谈,来与同行分享。首先,从通俗地角度上讲,就是要能写、能说、能交际。能写、能说,大家都好理解。可是说到会交际就有点复杂了。现在有个新名词叫做“营销”。做咨询顾问这个职业,现在也进入了市场化的时代了。因为目前不是供不应求,而是供过于求。你如何能在高手入云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这就要看你自己的造化了。也可以说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言外之意就是要学会推销自己。否则你将会被时代所淘汰。关于这一点我们也只能点到为止,具体怎么做就靠你个人去感悟吧!因为我自己也在不断地感悟,不断地在学习。其次,从长远角度上讲,做一个优秀咨询顾问必须具有哲学家的理论、文学家的文化素养、哲学家的思辩、**家的头脑、军事家的谋略。如果这些你都做到了,你必定是笑到最后的胜利者。成长是艰辛的,成长是快乐的,成长会让你懂得珍惜,成长会让你明白什么是幸福,什么是向往。所谓的成长感悟就是通过成长过程中点点滴滴的感受来悟出自己的人生。就如同孙悟空的名字一样,正是这个名字告诉了他一个僧人的一生,一切皆是空。今天,就请大家跟随我走进我的成长感悟中来吧。我在这个岗位上一步步的成长,我甚至都能听到那拔节的声音。在这拔节的声音后面是无数的喜悦。成长的路上带有很多的困难,但面对困难的时候,要用快乐心态。这样你会发现原来成长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学会随时感悟,为了明天总结昨天,为了体会成长中的乐趣,解决成长中的烦恼,细心的体会成长的种种吧!会让你的生活开开心心的度过!我因成长而快乐,因快乐,我更加努力成长。最后送给大家一段在网上摘抄的话。纵横十五年了,我为北大纵横在行业中的地位感觉骄傲,为自己能够为北大纵横的发展做出一点小小的贡献感到自豪。最后我以以一句老口号作为我的结束语:做咨询顾问一定要“活到老,学到老”;管理咨询公司一定要“专业化、综合化”。
  • 与纵横商学院共成长 19/10.2011
    屈指一算,来到北大纵横已经有6年了,从刚开始的远距离观望,到现在成为北大纵横忠实员工,在这2190个日日夜夜里,我深深感觉到,北大纵横的文化精神已经潜移默化地浸入到骨子中了,也深深体会到北大纵横是一个值得终身为之奋斗的组织,是一个可以将其作为终身事业的平台。。。。。。。人已进中年,我把人生中最美好的六年献给了北大纵横,粲然回首,这六年中是我提升和进步最快的六年,是我熬夜最多的六年,是我加班最多的六年,是我出差最多的六年,是我付出努力能够看到成绩的六年,是我把职业作为事业的六年,当然也是我累并快乐的六年。从无到有初来北大纵横时,当时的培训部只有张伟总和我,以后随着业务发展,陆冬梅、王静、徐春艳、方芳等也先后加入,商学院有了雏形,在2006年7月1日正式更名为纵横商学院,由当时的王璞总裁担任商学院院长。4年过去了,北大纵横商学院依托北大纵横这一平台,专注于将北大纵横多年的咨询实践、研究成果提炼成有效的培训产品,向企业、组织提供专业、实用、系统的培训解决方案。目前,商学院规模已经发展到专职人员近50人,签约讲师有300多位,在北京、上海、深圳、武汉、西安、内蒙呼市等地开办了运营中心。依托这些资源,纵横商学院为企业提供培训需求诊断、培训体系设计、培训管理体系设计、企业大学构建等系统化培训解决方案;服务的客户遍布全国各地,有政府部门、央企、国企、民营企业等,服务过的客户达到上千家,收入也由刚开始几百万发展到现在的几千万。作为中国知识产业的先行者,纵横商学院把推动中国企业的成长,为企业发展培养人才作为使命,纵横商学院人在为之努力奋斗。伴随着商学院的成长,我也在不断成长,从一名培训经理,成为商学院的常务副院长。我为我今天的成长感到高兴,更为选择了北大纵横而自豪,同时更要感谢曾经帮助过我的领导和同事!天道酬勤天道酬勤,是指多一分耕耘,多一分收获,也就是多劳多得。出自《论语》的“天道”,即“天意”;“酬”,即酬谢、厚报的意思;“勤”即勤奋、敬业的意思。就是说,“天意厚报那些勤劳、勤奋的人”,上天会偏爱勤奋的人们,多付出的努力一定会有更多的回报,也说明了机遇和灵感往往只垂青于孜孜以求的勤勉者。北大纵横的机制是对“天道酬勤”这个道理最好的诠释,在纵横的六年里,我及我周围的同事都奉行者一个理念“敬业”,六年里,我们平均每天加班两小时以上。华灯初上时,我们还在办公室里忙碌;夜深人静时,我们还在案头上根据客户的需求给客户撰写培训方案。为了了解客户的实际需求,曾经一天飞了四个城市……,辛苦忙碌中,我们成长了,收获了,成长的是我们的能力和知识,收获的是成绩和快乐。今天,我们都知道有耕耘就会有收获,我们只要不懈努力,就会有一个美好光明的明天。责任与使命北大纵横作为国内最有影响力的专业咨询培训机构,面对企业人才培养战略目标,提出:要能担当起培养人才的使命,即“推动企业的变革与成长,为企业的成长提供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解决方案”,这也是我们纵横商学院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只有不断的完善充实自己,提高我们的业务能力和服务意识,才能提升我们的核心竞争力,才能不辱使命。每次参加完公司的年会,心潮澎湃,倍感责任和压力,作为一个专业培训机构,只有不断学习,努力进取,才能不辱我们的使命。作为一个部门的负责人,有责任让同学们在这个大家庭里提升业务能力,学到本领,同时生活的更好些!文化与机制无为而治的企业文化是纵横最好的写照,平等、公开、公平、公正伴随着我们的成长,选择一个企业就选择了一种文化,我们是一群做事的人,我们的理想和目标是一致的,这种工作氛围让我和我的同学们如鱼得水,在纵横你不用去看谁的脸色工作,你不用去怕得罪谁,只有在公司规定的制度和规则下干好工作就好,价值源于业绩,业绩好就有价值,就有话语权。纵横的激励机制最大限度的激发人的潜能,多劳多得是对纵横激励机制最好的诠释,付出就有回报,在纵横的激励政策下,只要你努力,就没有你实现不了的目标。记得王璞总曾经说过,“在纵横决不能让雷锋吃亏”,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这也是纵横的价值取向。每当跟客户交谈时,我都会不自觉地把纵横的文化、机制、制度、做法,如股东的非营利,委员会决策机制,导师制、项目管理体系,员工的选择权,纵横的价值观:诚信、敬业、合作,等等的例子,自豪地讲给客户听、进而在客户那里得到了更多的认同,从而促进了销售,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职业与事业何为事业?从确认“职业锚”那时起,你的职业转变为事业。一个人的所有工作经历、兴趣、资质、性向等等,集合而成为他的“职业锚”。所谓职业锚,是自我意向的一个习得部分。个人进入早期工作情境后,由习得的实际工作经验所决定,与在经验中自省的动机、需要、价值观、才干相符合,达到自我满足和补偿的一种稳定的职业定位。职业锚告诉我们,到底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在人生的进程中,梳理自己的职业经历,明确自己的职业定位,就可以让自己少走弯路,大步迈向成功。在北大纵横我找到我的职业锚,我热爱培训这个行业、我热爱北大纵横,热爱纵横商学院,敬佩北大纵横优秀的同学们,我愿意将纵横作为毕生事业的舞台,将纵横商学院作为我毕生为之奋斗的事业!在北大纵横成立十五周年之际,谨以此文表达我对北大纵横的感激和敬仰。祝愿北大纵横荟萃天下精英,事业蒸蒸日上,造就百年纵横伟业!
  • 北大纵横十五周年 19/10.2011
    屈指一数,来纵横已经六个年头了。记得第一次听到“北大纵横”几个字是2002年,当时我们都在读MBA。有一天一个同学兴冲冲地对我说,他有了一份“管理咨询”的工作,去一家叫北大纵横的咨询公司做助理顾问,据说这个公司的员工全部是MBA。而我早就听说过,国外的MBA第一份工作都是去咨询公司,难道国内也有这样的公司?他的这番话引起了我强烈的兴趣,在我的要求下,同学也引荐我进入了一个咨询项目,当了一个月的助理顾问。从此,与北大纵横结下了不解之缘。 ——北大纵横发展有感 时光匆匆,在北大纵横的这几年,正是公司飞速发展的几年。这期间,不断地见证着公司的成长和壮大。北大纵横的发展可以用六个字来形容:  “快”——北大纵横从我进公司时不到100人,发展到现在的600多人,6年翻了6倍,不可谓不“快”。  “专”——北大纵横在三年前的年会上,专门讨论了专长的问题,最终把“专长”列入企业核心价值观之一,要求合伙人和顾问都要做到“专长”。这几年也在不断加快专业化建设的步伐,合伙人成立了专业的职能中心和行业中心,顾问也按专长划分到不同的中心进行专业化管理,“专长”的建设成果日益显现。 “多”——“多就是多方合作,合作现在成为一种趋势。一个专家,一个顾问,创立一个咨询公司以后,如果通过自身的复制发展已经非常困难,一定要通过合伙人的方式才能够做大做强。”北大纵横的合伙人从最初的10个发展到现在的100多个,不正是多方合作的有力证明吗? “大”——“咨询业的规模将越来越大,影响越来越大。”从规模和影响来看,北大纵横这几年的发展也印证了这一点。合同金额不断攀升,顾问队伍不断壮大,运营中心不断扩张,行业影响不断提高。 “高”——“高智慧,高难度,高收入。”可以不夸张地说,北大纵横聚集了国内最多的MBA,有了丰富的人力资源,面对越来越高的咨询客户要求,越来越大的项目难度,北大纵横始终显得游刃有余,从容不迫。 ——北大纵横文化有感创始人王璞曾经在一个访谈中提到:“企业肯定要尽可能留住人才,因为你是企业,不是输送人才的组织,但不能寄希望‘一招鲜’留住人才,要方方面面做到才能留住人才,这是一个体系,这个体系最重要的是包括以人为本的八项修炼。”他说的这八项修练,在北大纵横的这六个年头里,我是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第一项修练是组织结构。北大纵横的组织结构是相当扁平化的,并没有太多的管理层级。也不像其他企业或公司里有那种等级森严的感觉,在这里,每个人基本上都平等的,没有太多的上下级的观念,更多的是团队的合作。记得刚来纵横的时候,并没有什么什么部、什么什么中心这样的部门,人员就两类,前方做项目的和后台支持项目的,而且后台支持的几个人,而且每个人都是多面手,身兼数职,相当精简高效。在这样一个轻松、简单的组织里工作,心情自然十分舒畅。第二项修练是弹性工作制。在北大纵横,你能挣多少工资、想挣多少工资、以什么方式挣工资,都可以由自己决定。每个人的兴趣爱好、工作、生活的兼顾,在这里都可以找到平衡。需要挣钱前头养家糊口了,就上项目吧;需要给自己充电了,就下项目学习吧;需要锻练自己的能力了,就大干一百天吧;需要照顾家庭了,就歇上十天半月吧……第三项修练是绩效管理。记得刚来北大纵横,感觉没有绩效管理。所谓的绩效就是一项,项目能否让客户满意,而衡量客户是否满意,就只有一个标准:客户是否按时付款。那时候没有评价,也没有打分,就是一条,回款!能否回款才是检验咨询成果、体现咨询价值的唯一真理。第四项修练是沟通渠道。北大纵横有一个很好的沟通文化,能够让大家把很多东西说出来,包括好的建议、善意的批评,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公司最早的BBS,可以匿名发贴,而且号称永不删贴,即使对创始人心存不满,照样可以大发牢骚,甚至语出不敬。这一点,足可见创始人的胸怀和肚量。让大家体会到了公平交流的畅快。第五项修练是福利制度。北大纵横的“88”式旅游,就是一项很好的福利制度。所谓88式,就是8个人、8天假、自由选择伙伴、自由选择目的地、甚至自由选择时间去旅游,这种旅游方式,非常适合做咨询这样的一个生活状态的员工。因为工作的性质,很多顾问在公司一年难得见上一面,甚至有的根本没有见面的机会。通过88式,结伴旅游,既放松了心情,又结识了朋友,一举多得。据说公司还有几对男女顾问都是通过88式建立了超常规的友情,被后人传为佳话。第六项修练是职业生涯。在北大纵横,每个人都能在这里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喜欢技术的可以做顾问,喜欢做营销的可以做市场,愿意挑战自我的可以申请当合伙人。在这里,没有发展的天花板。记得当时还有一个制度,叫“挂职锻练”。什么意思?就是离开了公司,去企业工作的员工,都叫做去“挂职锻练”,向员工传达这样一种信号:现在离开公司是暂时的,是去学习、提高去了,欢迎随时回来,继续在纵横工作。第七项修练是培训机制。现在很多大学生选择公司,不仅仅是看工资的高低,更看重这个公司能否为员工提供学习、培训的平台和机会。我们在给客户做咨询时,听到员工抱怨最多的一个内容之一就是“缺乏培训”。而这一点,在北大纵横好像从来不缺,甚至到了培训太多、让人无法招架之地步。北大纵横的培训有很多种,项目结束后的经验交流、合伙人的专题培训、管理沙龙、外部名师讲座……种类很多,而且数量也很多,光是项目经验交流,就有数百个,因为纵横一年要做几百个项目,而且规定每一个项目结束后都要在内部进行项目交流与分享。在这里,每天都有学不完的新知识,每次培训都会有意外的收获。第八项修练是企业文化建设。北大纵横的企业文化建设很早就开始了。“诚信、合作、敬业、创新、专长”,这是北大纵横的价值观,其中“专长”这一条是后来增加的。关于要不要增加这一条,曾经让所有项目经理和合伙人讨论了一整天,最后才确定要增加。从这一个过程,也反映出纵横平等、开放、自由的文化氛围。而为了强化大家对企业文化的认知,几年前还搞过一个“击鼓传花”的游戏。就是在公司内部,由一个员工发起,给其他员工打电话,“拷问”企业文化的相关内容,答不上来者,需要承担继续往下打电话的任务,游戏到后来,一位员工打了几圈电话,都没有找到“接任者”(因为到后来所有的员工都能张口而出企业文化的辞条和内容),游戏才不得不结束。在北大纵横的这几年,可以说是职业生涯中最宝贵的几年,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真心希望到了北大纵横二十周年的时候,我们再回首,依然会有心情澎湃、回味甘甜的感觉。
下一页
在线咨询
上门义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