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简体中文 English
To provide you with one-stop management consulting services
专家观点
首页 - 纵横观点 - 专家观点
  • 二十届三中全会:央国企改革重点与“十五五”规划关注点 22/07.2024
    随着举世瞩目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和新闻的发布,核心内容与方向基本清晰,整体来看中规中矩循序渐进,没有出现诸多专家担心的问题和表述,虽然表面波澜不惊,但在关键核心问题上目标清晰、指引明确、表述灵活、成竹在胸。央国企在“十五五”期间依然道路艰巨而光荣,国企改革又进行到一个更新的阶段:重塑央国企定位。如何全面落实二十届三中全会一些新的提法和赋予的历史使命,在“十五五”期间将会有明确的蓝图畅想和路径描述,甚至要求尽快出成绩、见效果。 三中全会关于央国企改革的表述与重点公报原文: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到二〇三五年,全面建成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坚实基础。……到二〇二九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八十周年时,完成本决定提出的改革任务。 北大纵横专家解读:结合我们国家的体制和国企在我国的经济地位和作用,央国企在“十五五”期间的任务和目标非常清晰,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在市场方面的冲锋队,成为中国式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重要力量,成为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之一,全面深化改革的具体任务需在未来五年内完成,也意味着此次《决定》将包含更为具体的中期改革任务。央国企在“十五五”规划的目标需要紧扣这个任务,有具体的表述和行动方案,具体将要深刻理解2023年下半年的深改行动并将其转化为行动步骤,可以肯定的是,央国企的深改行动将是承接未来决定落地实施的关键。目前,各地国资国企仅仅采用报台账的方式、或者战略与深改行动两张皮的方式将不能很好的落地,如未按要求完成既定目标任务,在下一轮国资国企审计将会有董事长和总经理级别的人员被问责。公报原文:在实践中,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具体形态至少表现为国民经济中分工互补的共容关系、产业链上的竞争共存关系,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内部的共生发展关系。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中,发挥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在产业链分工的各自优势,构建国民协同发展产业链的新模式,优势互补就是值得探索的思路。北大纵横专家解读:中国发展奇迹,离不开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优势互补,尤其表现在产业链中的分工和协同。国有企业为许多产业链基础设施供给者,民营企业为基础设施使用者。国有企业成为产业链中的基础设施的主要提供者,而民营企业是基础设施的重要使用者。在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混改在这十年间并未取得预期效果,反向混改、央地混改的曲解伤害了改革的实质,借鉴民营企业的效率和灵活的经营机制是当初混改的核心内容之一,但后期逐步演变成国进民退和股市救火抄底的行为,这不是激发民营经济发展的初衷,二十届三中全会将努力纠正这一做法,央国企和民企发展并重将是主旋律,并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系统部署,强调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次重申“两个毫不动摇”,做出各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决策,标志我国市场经济改革进入国企民企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改革新阶段。在“十五五”规划过程中,如何通过产业链、商业生态、科技研发、新质生产力等诸多工具箱和民营经济产生联合,发展国有经济的同时激发民营经济,将需要有新的做法和探索,需要有标杆性的合作、标志性的案例和可推广的示范。分类有序推进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推进国企和民企协同固、补、强、优产业链。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围绕“突出实业、聚焦主业、做精一业”的目标,从“进、退、整、合”四个方面改造国有企业,通过双向混改等多种方式实现国民合作,进行塑链、固链、补链、强链、优链,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中央新闻发布会: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要开展国有经济增加值核算。北大纵横专家解读:党的二十大报告将“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营收利润率(营业现金比率)与全员劳动生产率、净资产收益率、研发经费投入强度指标“四位一体”,有利于通盘考察传统生产要素与新型生产要素投入产出效率,从而推动全要素生产率的有效提升。经济增加值将会逐步纳入到考核体系,完善一利五率的考核体系,提出经济增加值核算目标是对国有资产考核制度的完善。央国企需要在“十五五”期间,清晰分解战略绩效指标,至少包括国资委考核指标、战略规划目标和深改行动要求指标的三位一体的指标体系,要让其指标相互嵌套、相得益彰,保证一套绩效考核体系的综合运用,这就对企业的战略规划准确度、前瞻性和可实施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写一套文本应付检查应该很难过关。 央国企“十五五”规划重点之一:做强做优做大的路径——深度重组整合 以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起点,《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出台从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准确界定国有企业功能、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等多维度为国有企业改革指明方向。2015年伴随配套文件所形成的“1+N”政策体系的构建逐渐完善国企改革顶层设计和制度框架。在巩固深化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成果的基础上,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深入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增强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2024年是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行动落地实施的关键之年,国务院国资委提出三个“围绕”深化改革,要求实现三个“明显成效”。二十届三中全会,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以及探索建立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在基本经济制度模块虽然没有着重提及,但以对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实践路径提供指导方向,从而达到高质量发展的整体标准和综合目标。北大纵横专家建议:综合判断国家和地方政府近期的一切政策倾向来看,新一轮的重组整合将会成为“十五五”期间的一个核心,这几处于央国企的战略发展需要,也基于目前经济发展环境的考量,重组与整合就要解决物理整合向化学整合的转变,从整合前的整体规划设计,到整合后战略目标确定、业务板块定位与协同,到与之相匹配的组织结构调整和激励,都是央国企面临的实际问题,在“十四五”期间出现了很多靠行政手段捏合,貌似强大实则虚胖无力的企业集团,带来的风险远远超出应发挥的作用。 央国企“十五五”规划重点之二:科技创新从蓝图到实施路径 三中全会提到,“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面对人民群众新期待,必须自觉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要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这一点是在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提出“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的基础上,呼应外部形势日趋复杂严峻的最新情况,而在二十大报告中对我国经济长期“体质”和高质量发展核心要求所做的全面升级。只有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才能扩展宏观调控经济政策的长期空间,有效平衡发展与安全,掌握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的长期主动权。北大纵横专家建议:在“十五五”期间央国企科技创新未来将会重点在三个方面着力:首先,科技战略规划的制定,企业的科技创新不同于高校与科研院所,他有一定的独特性,可以说是千企千面。企业要结合企业自身特点,围绕增强企业竞争力和核心能力,采用多种科技创新的手段,如生产制造企业可以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新技术院校联合研发;工程企业可以在工法、施工设备进行创新,可采用“中央研究院+研究分院”、“总部研发管理+分部科研转化+三级场景应用”的模式,首先要把整体的科技发发战略的顶层设计做好。在数字经济、新质生产力和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科技研发规划的顶层设计做不好,后续将会出现一列问题。其次,科技人员激励要落到实处,加快科技体制改革,推动科技政策落实落地,进一步对各类创新主体和人才“松绑”“解绑”。“十四五”期间对科技人员的激励政策出台的不少真正落到实处的不多,这里面既有怕担责的因素在里头,更多的因素是方案的不可操作性和政策的不准确和多源解释,让政策的执行者退避三舍。最后,深化人才体制改革,探索实施青年科技人才特殊晋升机制,健全科技人才分类评价机制。要打破论资排辈和“唯论文、唯帽子、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用人模式,探索建立以创新价值、贡献等为导向的晋升机制。针对不同类型的人才,要有差异化的评定指标。例如,技术转移等科技服务类人才,应当与基础研究类人才评定有所区分,把科技服务满意度和社会效益等作为其重要的评价指标。央国企“十五五”规划重点之三:新质生产力识别、培育及路径 过去一年,高层提出“新质生产力”,理论内涵、政策路径不断丰富,三中全会提到,要“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健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制度”新质生产力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全面深化改革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因此新质生产力仍然是全会的重中之重,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具象化抓手。全会提出:“要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健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制度”。统筹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产业是新质生产力的载体,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与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紧密关联,需处理好传统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的关系。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传统产业是“基本盘”,不能当“低端产业”简单退出,而是要加快升级改造。发展传统产业应与“设备更新改造”“绿色减碳”等政策结合来看,整体思路是产业链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通过对传统产业实施技术改造升级工程,不仅能带来技改投资增长,更有利于保持工业经济平稳运行。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传统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转型。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作为制造业重要的上游投入部门,生产性服务业赋能传统制造业,降低运营成本,扩展应用场景。积极培育新兴产业: 新兴产业是“中坚力量”,要完善相关政策体系,促进产业集群化发展。要聚焦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沿着低空经济、数字经济等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的发展方向,加快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应用,推进应用场景建设,打通政策堵点,拓展发展空间。例如,低空空域放开并完成划分,使得产业发展有法可依,赛迪顾问预测到2026年我国低空经济规模有望突破万亿元。未来产业是“关键变量”,要注重前瞻部署和梯次培育,加快打造标志性产品。重点推进未来产业:重点产业是“关键”,推进未来制造(智能制造、生物制造、纳米制造等),未来信息(卫星互联网、量子信息等),未来材料(先进半导体、超导材料等),未来能源(核能、氢能、生物质能等)、未来空间(空天、深海、深地等)和未来健康(合成生物、基因技术等)六大方向产业发展。在壮大产业主体,丰富应用场景的过程中,关键是要打造标志性产品。北大纵横专家建议:在“十五五”期间,央国企要着重分析在新质生产力的生态位,识别新质生产力和自身业务的匹配,适度布局新质生产力涉及的产业,进行前瞻性布局和科技研发,明细培育路径和策略。央国企“十五五”规划重点之四:科技创新与新质生产力的目的——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发展是首要任务”需进一步统一思想,长期不会发生变化,以科技创新为内核的新质生产力是高质量发展的首要抓手。从三中全会的改革具体部署任务的排序上看,“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已经排到了第三位,实际上也是具体改革领域的第一位,仅次于“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创新链和产业链的深度融合是新质生产力与高质量发展的前提,需要强化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在创新的不同阶段的主体责任,进行阶段的专业化分工,在产学研用中协同创新,催生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和新业态。一方面,需要强化国有企业在基础研究阶段中作用。另一方面,充分发挥民营企业有效对接市场的优势,与国有企业协同进行,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可实际推广、替代传统应用和形成市场力量的新技术。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双轮驱动,才能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客观要求,新质生产力是高质量发展的基石,也是应对当前外部形势日趋复杂严峻、美国日渐转向经济孤立主义并试图将国际经济和贸易规则向只有利于美国经济而有损于中国等全球其他主要工业国的方向转变的核心关键经济对策。2023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及2024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对“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进行了优先突出强调。自提出“中国制造”以来,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就是我国最主要的政策方针之一,在美国对华实施“脱钩断链”产业政策以及发达经济体对我半导体电子产业链实施“围堵”的严峻外部环境之下,我国企业在2023年实现了相关领域的重大技术突破,为实现“中国制造2025”远景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也被提升至了更重要的位置。二十届三中全会将高质量发展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首要任务,并将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作为高质量增长的核心关键制度,更加清晰地意味着科技创新立国的明确战略选择。这一选择衍射到宏观政策方面,可能意味着包括增值税、研发扣除等措施在内的财税体制改革或将进一步向科技创新型企业倾斜,同时财政政策在支出统筹和收入分配一侧可能以更大的力度来促进和保障国内先进耐用大宗可选消费品需求,而通过货币政策大幅宽松来刺激地产基建等伴随有更高金融系统性风险的短期稳增长模式或将淡出。北大纵横专家建议:在“十五五”期间,央国企要深刻理解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厘清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和科技创新之间的关系,并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战略定位和资源禀赋,将三者之间的关系与总体战略目标、业务战略和职能战略衔接起来,可以考虑根据不同的专题撰写专项规划,如果三者之间的作用机理、发展逻辑、和目标定位不清晰,未来的“十五五”规划将会确实重要的一环。央国企“十五五”规划的建议与思考国企改革从混改到“做强做优做大”再到市值管理,一直是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中之重。2013年后的国企国资改革有两个重要方向: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2015年中央公布国企改革,“1+N”体系,再到次年“6+1”首批国企混改到试点。2016年7月份国企改革座谈会上明确提出,必须理直气壮做强做优做大,不断增强活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2020年提出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4年,新一轮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中,提高核心竞争力,增强核心功能成为关键词,国企市值管理成为市场关注的热点。“新三年”国企改革行动,主要是围绕“两个核心”,重点在“深化”“提升”两个方面发力。“深化”主要是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提高核心竞争力;“提升”主要是提升核心功能,增强服务国家战略能力。“三个集中”阐明国有资本改革的新方位: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向关系国计民生的公共服务、应急能力、公益性领域等集中,向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二十届三中全会将对国资国企的改革虽然没有提出更多超前或引领的提法,但是经过十年的深化改革也该到了成果显现的时间了,少提不提并不是不重视,静等花开是目前我们需要的结果,这一点毋庸置疑。作者:孙连才,北大纵横副总裁
  • MMT能否拉动主权国家经济走出困局 22/07.2024
    作者:北大纵横谢雨钢 一、MMT简介 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全球主要国家大多陷入低增长、低利率、低通胀、高失业率、高债务风险(三低两高),宽松的货币政策成为常态,由于传统货币政策工具的效用有限,导致现代货币理论(MMT)逐渐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 MMT主张现代货币体系是一种政府信用货币体系,是财政开支创造了货币流通,政府再通过税收回收货币,政府应充分利用“功能性”财政政策,财政开支不必量入为出,而应考虑促进就业和民生。 国债是财政部门为筹集财政资金而发行的一种政府债券,MMT主张的国债财政是指由央行通过买卖、回购、拆借等方式参与财政部门国债,将财政赤字货币化,以加强对财政部门财政政策的支持,那么MMT能否拉动主权国家经济走出困局?        二、MMT能否有效拉动经济取决于三个关键环节 MMT本质是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同,通过发行货币对财政政策进行有力支持,从而刺激经济复苏,拉动经济走出困局。但货币本身并不是经济的真正驱动力,从长期看,创新才是经济的真正驱动力,MMT主张的国债财政是否有效,取决于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同是否有利于创新,因此整个过程是否有效,其实取决于三个关键环节:         1、货币政策是否能对财政政策进行充分、及时支持(水龙头的水量是否足够) MMT基于会计核算的三部门均衡模型和资金循环分析,抛弃了平衡财政预算观念,认为财政支出可以直接货币化、金融化,主权国家的财政政策不应受财政预算的硬约束,货币政策可以对财政政策进行充分、及时支持。 MMT对主权货币和政府债务的观点是合理的,在理论上,一个以本国货币举债的政府永远不会债务违约,这也是MMT的主要贡献,但财政部门与货币部门虽然需要加强协同,还是应当保持相对独立地位。       2、能否精准控制货币供应,以避免引发通胀(合理控制水龙头的放水量) MMT只关注到货币供应的内生性,没有关注到外生性,内生性强调货币供给受到经济体系内部多种因素的影响,外生性指的是货币供给主要由中央银行控制。MMT认为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不是货币数量,而是总需求超过总供给,MMT创始人之一兰德尔·雷认为弗里德曼所主张的货币导致通胀,“既没有描述性基础又没有规范性元素”(兰德尔·雷是指这种观点只是现象描述,但又是央行控制货币数量增长以对抗通胀的依据,由于缺少可操作的规范性要素,难以明确指导央行操作行为)。 货币供应其实具有内生性和外生性双重特性,如果经济体系运转正常,经济体不断扩张,会产生对货币的增量需求,央行可以通过商业银行向经济体系中注入增量货币,体现为货币内生性。但如果经济体系运转受阻,经济体不断萎缩,就不会产生货币的增量需求,要阻止经济体的萎缩,央行可以通过财政部门支出,强行向经济体系注入增量货币,使经济体重新恢复扩张,体现为货币外生性。MMT主张的货币供应方式外生性较强,但其恰恰不关注外生性,反而关注内生性。    此外,MMT认为只要尚未实现充分就业,经济运行中存在闲置资源,财政刺激就不会引发恶性通胀财政,如果总需求超过总供给,产生了通胀时,政府可以通过财政紧缩,减少赤字支出,同时还可以通过税收回收货币。 但在实践过程中,由于经济学界对“自然失业率”的认知尚不充分,很难确定不同部门、不同行业在不同时间点的“自然失业率”,财政刺激很难刚好达到充分就业的水平,比如2021年初美国失业率超过6%,美联储认为“自然失业率”应在4.3-4.5%左右,启动了近年来力度最强的货币、财政刺激,导致此轮通货膨胀率创下四十年纪录,而且美国财政政策受政治方面影响,难以做到及时、足量的财政紧缩,更难以通过税收回收货币。而且根据Davig、Leeper等人研究,高税率对于人的行为有较为明显的扭曲作用,各国实际存在着税收上限,因此可能难以应对快速上涨的物价。 3、货币能否精准供应到需要区域,从而提升经济运行效率(确保水流向合理区域)    MMT只关注到社会目标的公平性,没有关注到效率性。MMT建议政府实行“就业保障计划,充当经济中的自动稳定器,兰德尔·雷在《现代货币理论》中提出“政府应在不引发通胀的情况下追求充分就业,除了‘就业保障/最终雇主’计划,没有人能想出更好的方案了。” 虽然政府可以充当“最后雇佣者”,雇佣所有失业人,但如果雇佣工作如果无法带来生产效率的相应提升,一方面会带来巨大的财政赤字,另一方面增发货币若没有实际生产力背书,会造成“过多货币追逐过少商品”,投资品(例如生产设备)价格必然也要上涨,资源被低效利用,社会效率降低。 2005年印度的《国家农村就业保证法案》保证所有农村家庭都能获得每年100天的带薪非农工作,如果不能提供劳动机会,政府将提供最低60卢比生活费作为补偿。2010-2013年间,经通胀调整后的印度农村人口年均收入增加了9%,保证法案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民生活质量,不过收入增长持续放缓。2022年印度总人口14亿,其中农业人口9亿,占总人口比重为64.1%,城镇化率为35.9%,庞大的农业人口、无限度农业就业保障使得印度政府不堪重负,被迫启动新一轮农业改革,而这种保障政策也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印度城镇化进程。从印度、阿根廷等国的实践看,单一的大规模就业保障虽然可以提高社会保障,但导致了资源低效运用,并不是长久之道。 创新才是经济的真正驱动力,增发货币的本质是向全民征收“铸币税”,财政赤字的规模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财政支出的内容,它决定着财政乘数的大小,以及经济的运行效率,如果只考虑社会保障,将货币大规模投入到经济低效区域,忽视经济高效区域,将会拖累整个经济的运行效率,也无法真正拉动经济走出困局。          此外,MMT还存在很多似是而非的观点,比如“出口即成本,进口即收益”、“税收驱动论”、“政府支出创造货币”等,需要谨慎对待。 以“出口即成本,进口即收益”为例说明,货币是一种商品,也具有需求,进出口主要是货币现象,顺差国需要逆差国的货币,因此出口商品,而顺差国商品需要具有全球竞争优势,才能被逆差国所接受,从而交易成功。顺差国获得逆差国货币后,既可以购买逆差国商品,也可以购买接受逆差国货币国家的商品,当然也可以用于投资逆差国国债等金融产品获利,等待未来进口行为发生。从这个角度来说,出口只不过是进口的支付手段。 所以“出口即成本,进口即收益”的观点是片面的。若单独看出口行为,出口是成本,但从整个“出口-进口”连续循环看,顺差国出口换来了货币,货币可以购买逆差国商品,或者以有利于顺差国的方式进行投资,其实是双向互利的。对逆差国也是如此,单独看进口行为是用几乎无成本的货币换来了逆差国的商品,进口是收益,但从整个连续循环看,顺差国可以用逆差国货币购买逆差国商品,或投资,或交易给其他主权国家,其他主权国家持有逆差国货币取决于是否能持续获利,逆差国要么付出实物,要么让主权国家通过金融投资持续获利,货币最终还是要以符合主权国家利益方式流回逆差国,除非逆差国货币信用崩溃,但这并不符合逆差国的长期利益。所以货币其实代表着未来将要发生的交易,逆差国并不可能真正以无成本的方式获取顺差国商品。        三、各国实践 1、日本    人们普遍都将日本看作实施MMT的成功典范,但有趣的是日本政府和央行却不这么认为,表示不会采用MMT,而MMT的创始人也不这么认为,兰德尔•雷认为日本政府没有摆脱平衡预算的束缚,将大量资金注入金融机构,造成了资金的低效率,是MMT的反面案例。 在1991年日本股票、土地、地产泡沫相续破灭后,日本经济开始转向经济结构性改革,主要推行放松行政管制、贸易自由化等方式,直到1993年政府部门才开始出现赤字,1997年日本政府更开始了财政整顿,试图缩减财政赤字,所以这一阶段日本经济主要模式并不是MMT,虽然也利用央行宽松货币,以支持政府财政赤字,阻止经济大衰退进一步蔓延,但力度有限。 全球主要央行资产与GDP比率 数据来源:HaverAnalytics 直到2012年安倍政府上台,推出"三支箭"政策:货币政策,将日本的通胀目标值定为2%,推出无限量化宽松政策,且自2016年起推行负利率政策,推动日元贬值扩大出口;财政政策,减税,扩大国家财政支出,实施大规模公共投资,在日本政府负债余额已超过GDP200%的情况下,通过了总数2267.6亿美元的政府投资;结构性改革,支持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劳动力改善、地方发展、基础设施等方面进行改革。    因此从2012年开始,日本基础货币迅速扩大,央行资产出现了史无前例的扩张,央行购买了大量政府债务,甚至开始直接购买日本股票。但如此猛烈的宽松货币政策并没有明显推升通胀,只在2014年因消费税税率从5%上调至8%,CPI达到了2.7%,其余年份日本依然没有实现年通货膨胀率2%的目标。 2020年前美欧日政府债务率与CPI 数据来源:iFindD 日本没有出现通胀,最直接的原因就是超发货币并没有进入商品流通领域,从1991年到2019年,日本的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长从未超过5%,所以日元汇率保持相对坚挺。大量超发货币流向了三个渠道,一是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2019年日本商业银行准备金余额达到了346.2万亿日元,总准备金率达到了27.2%;二是日本企业留存收益达到了479万亿日元,占企业总资产的27.9%,日本企业不仅不向银行借钱,还大量存钱;三是日本央行大量购买股票,累计买入37万亿日元,2023年央行拥有股票市值近70万亿日元,约占东证总市值约4.3%。    数据来源:Wind 安倍经济学实施后,在一定程度扭转了日本经济衰退趋势,股市和房地产进入明显的上升通道,日经指数从2012年至2020年上涨将近150%,日本名义GDP在泡沫经济危机破灭后,首次实现了71个月的持续增长,同期失业率持续下降,在2020年疫情前已降至2.2%,接近1990年的低点。 但股市、房市上涨主要使富人获利,普通人不仅没有获益,资产反而相对缩水,消费力没有得到提高。其后的安培“新三支箭”政策也缺乏具体的落地措施,日本劳动人口减少、贫富差距扩大、国内需求低迷等结构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消费和扩产意愿仍然低迷,为经济带来长期的压力。 虽然日本央行通过货币超发购买了大量国债,但2012年至2019年日本政府财政支出仅由97.1万亿日元升至101.4万亿日元,政府支出并未出现明显的扩张。在政府支出结构上,社会保障有所增加,主要用于加强医疗、养老金等老龄化社会保障,以及日本大地震后灾区公共基础设施重建。    数据来源:Wind 日本的经济改革模式与MMT模式,仅仅在超发货币上相同,在货币流向、货币用途上均不一样,超发货币并非用于政府支出的大规模就业保障,而是注入了金融系统购买资产,所以日本的经济改革模式并非MMT模式,就更谈不上MMT的成功典范。 由于日本经济的内生性弱,日本央行注入金融系统的超发货币无法进入商品流通领域,所以没有引发通胀,而如果日本央行按照MMT模式,将大量货币通过政府支出方式注入商品流通领域,货币供应的外生性必然会产生作用,如此大量的货币会引发通货膨胀,这个“成功典范”就会破灭。       2、美国 在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前,发达国家的通货膨胀已经消失了近30年。新冠疫情的冲击下,全球主要国家的金融系统都出现了流动性危机。美国为了应对危机,同时也看到日本央行的超常规货币政策并未带来严重后果,产生了误判,过于猛烈地启动了“零利率+量化宽松”组合,把联邦基金利率降至零利率区间,把存款准备金率降为零,美联储两年里买入了接近6万亿美元的美国国债和抵押贷款债券,支持财政部进行了三轮财政刺激,直接向个人支付经济影响付款8000多亿美元,同时还提供额外的失业补偿、紧急租房援助,对企业部门贷款合计近7000亿美元,M2因此急剧扩张。    数据来源:Wind、Haver 随着美联储大规模货币宽松,叠加俄乌冲突爆发带动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上涨,2022年6月美国CPI最高达到9.1%,创下40年最高,迫使美联储自2022年3月开始持续大幅加息,以压低通胀,而大幅加息又导致全球美元回流,推高资产价格,通胀持续“高烧不退”。    数据来源:Wind 同时是大规模货币宽松,2008年“次贷危机”后美国并未出现通货膨胀,与2021-2022年形成巨大反差。这是因为两者的货币供应特性不同,“次贷危机”后美国市场投资和消费信心严重受挫,货币供应的内生性发挥作用,金融存贷循环受阻,使得美联储投放的基础货币无法显著推高M2增速,物价难以大幅上涨。 而新冠疫情中,美联储的大规模宽松货币政策力度超过了次贷危机,向居民大规模派现,向企业放贷,货币供应的外生性发挥了明显作用,比如疫情冲击下美国居民部门工资性收入由2020年2月11.9万亿美元降至4月10.7万亿美元,而疫情救助计划帮助美国居民部门月度总收入,较疫情前反而高出约2万亿美元,居民部门总收入不降反升,提振了消费意愿,所以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迅速修复了经济体系,并最终由于过于猛烈的经济干预产生了持续通胀。 美国量化宽松模式以MMT为基础,但刺激力度大大超越了MMT,美联储不仅购买财政部门国债,向个人、企业发放货币,还执行了零利率、零准备金,由此造成了严重的通货膨胀。          3、中国 中国实践MMT时间较晚,央行对MMT其实有一个从批评、抗拒到接受的过程,2019年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曾专门写过一篇文章《对“现代货币理论”的批判》,认为MMT与现代经济金融的运行现实相悖,是一种倒退。其实不能机械地理解货币演化路径就是从私人信用货币,到政府信用货币,再到银行信用货币。MMT确实严重影响了银行信用货币的央行独立地位,但在社会经济总需求不足、金融存贷循环受阻、财政赤字巨大的环境中,央行很难保持完整的独立地位。 中国M1、M2增长趋势(2019-2014) 数据来源:中国央行 2020年受疫情影响,M1快速上升,但此时经济循环受阻,内生性弱,M2并未跟随上涨,反而出现下跌。疫情后M1收缩,开始回归正常,其后两者剪刀差逐渐加大,反应出社会短期流动资金需求增长不足,社会消费、投资、对外出口等需求增长都在全面放缓。M2持续高位,表明社会并不缺钱,缺的是花钱的人,资产价格下跌,消费者不愿意花钱,企业没有利润,不愿意投资,央行发放的大量货币,以现金的形式滞留在企业账户上,货币运行存在明显的“空转”情况。    特别是2024年后M1快速下滑,六月跌至-5,这表明企业大量活期存款转换为定期存款,或货币基金、债券基金等理财产品,社会投资、消费需求极度萎靡。在这种情况下,单从金融角度看,其实需要央行发出明确、清晰、有力的经济见底信号,以扭转社会预期。 数据来源:Wind,HTI 在经济运转受阻、传统货币工具失效的情况下,央行不可能独善其身,只能通过支持财政政策,修补社会总需求的不足。因此2024年4月央行表态“在央行公开市场操作中逐步增加国债买卖”,央行、财政部开始加强协同。而且,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央行经过初期国债财政实验后,将会加大对国债财政的支持力度,以扭转社会预期。 2024年财政部将发行1万亿超长期国债,据国家发展改革委介绍将用于科技创新、城乡融合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粮食和能源资源安全、人口高质量发展等领域,未来几年还将连续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           四、各方观点 虽然MMT提出了三十年,但直到近年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各国增长乏力,才逐渐引发了人们的关注。美联储的前主席格林斯潘、伯南克其实都认知到主权债务不会违约,格林斯潘认为“美国可以偿还任何债务,因为它总是可以印钞票来偿还,所以违约的可能性为零。”伯南克也承认2008年用于银行救助的1万亿美元,并非来自税收,而是直接对银行在美联储的账户上敲键盘而凭空产生钞票。所以,美债危机其实并不存在。 因为MMT的理论体系不严密,反对者主要集中于学界,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凯恩斯主义者和货币主义者集体反对MMT,担心MMT的错误理论指导造成高通胀;而MMT可以突破现有政策限制,带来更大的可能性,所以支持MMT的人主要集中于政界、商界与金融机构,美国左翼民主党代表人物伯恩桑德斯、主张“绿色新政”的沃伦、高盛首席经济学家JanHatzius、野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辜朝明在不同程度上支持MMT,认为MMT具有一定价值。 经济学家们在MMT的启发下,也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比如人大教授翟东升的“未来起点收入”,提出政府可以利用国债筹集资金,提供从出生到35岁年轻人的定期收入支持,认为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国,有较高比率的高生产效率部门,不用担心带来较为显著的通胀压力。“未来起点收入”是建立在MMT基础上的,但MMT本身存在较大缺陷,若不加辨别地使用MMT,其实存在较高的通胀风险。 对于MMT,既不能简单地只知其弊,不知其利,也不能只知其利,不知其弊,既要分利弊,也要明要害,才能真正明确MMT的价值。           五、结语 MMT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思想,但整个理论体系仍非常不成熟,特别在三个关键环节中第二、三两个环节存在较大疏漏,导致其很难对实践进行具体指导,日本、美国、欧盟等经济实践其实与MMT都存在较大差异。 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社会有效需求不足阶段,符合MMT思想中货币和财政配合的大前提,但需要慎重地对MMT进行实践、创新与完善,特别需要重视两点: 1、不仅考虑货币供应的内生性,也要考虑外生性,精准量化控制国债财政的货币供应,避免恶性通胀; 2、不仅考虑社会目标的公平性,也要考虑效率性,既要有社会保障目标,修复、激活社会需求,也要推动社会创新,扶持创新产业、创新区域、创新人群,以及年轻人群,从供求两端激活创新领域。 只有同时做到以上两点,才能进一步完善、丰富MMT理论。MMT的国债财政本质是“铸币税”,只有将社会闲置资源运用于高效区域,提高经济运行效率,从而拉动经济走出当前困局,财政赤字货币化才会产生正向价值,否则效果就会相反。 作者:北大纵横谢雨钢 《聚势:开创全球科技、商业、经济新趋势》中聚势战略包含了未来学(未来推演学)、战略学(聚势战略学)、经济学的整体市场机制,未来学提供创新方向指引,战略学提供创新工具方法,整体市场机制提供创新环境保障,其中整体市场机制可以从更高维度为MMT提供系统、具体的第二、三环节指导,从而形成更为成熟、易于实践的新经济学理论体系。                  《聚势:开创全球科技、商业、经济新趋势》即将上市,推演未来500年人类命运,站在无尽的时间长河之上,以未来的眼光,穿透当今全球社会的重重迷雾,直面本质。更多精彩内容,敬请期待! 本文图片来自于网络。
  • 深度分析:“国九条”的历史演变与现实影响 30/04.2024
  • 新质生产力视角下的智慧高速发展路径、模式与方向 27/04.2024
    随着科技的飞速进步,特别是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交通领域的智慧化进程不断加快,智慧高速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以新质生产力为指引,推动高速公路从传统基础设施向智能化、网络化、服务化的新型基础设施转型。在新质生产力视角下,智慧高速不再仅是物理空间上的快速通道,而是融合了信息技术、数据资源、智能设备、服务平台等多元要素的综合系统,具备感知、分析、决策、执行等高级功能,实现对高速公路全生命周期、全方位、全过程的智能化管理与服务。 01.智慧高速的发展路径智慧高速在交通强国政策指引下,是交通投资行业重要的发展方向,山东高速、浙江交投、湖北交投、江苏交控在智慧高速建设方面都取得较大的发展,在未来一段时间,智慧高速的发展路径应该围绕以下四个方面展开。技术创新驱动:依托物联网、5G通信、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前沿技术,提升智慧高速的感知精度、传输速度、计算能力、决策效能,实现车路协同、自动驾驶、智能运维等功能的高效集成与应用。数据资源赋能:通过构建全面、实时、准确的高速公路大数据平台,深度挖掘数据价值,为交通规划、运行调度、应急处置、服务优化等提供精准、科学的数据支持,实现数据驱动的智慧决策。智能设备升级:推广使用智能感知设备(如高清摄像头、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等)、智能交互设备(如V2X设备、智能收费站、电子显示屏等)和智能运维设备(如无人机巡检、无人清扫车等),提升高速公路设施的智能化水平。服务平台构建:打造集出行服务、物流服务、信息服务、商业服务于一体的智慧高速服务平台,满足用户个性化、便捷化、舒适化的出行需求,提升高速公路的服务品质与运营效益。 02.智慧高速的发展模式与方向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鼓励社会资本投资智慧高速建设,同时政府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标准制定等方式,保障智慧高速发展的方向性和规范性。政府、企业、高校、研究机构、用户等多方主体共同参与智慧高速的研发、建设和运营,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机制,推动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市场应用的高效联动。选择具备条件的地区开展智慧高速试点示范,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逐步在全国范围内推开,形成点面结合、梯次推进的智慧高速发展格局。人车路云深度融合:实现车辆、道路、云端的高度协同与深度融合,构建“车-路-云”一体化的智慧交通体系,支持自动驾驶、远程驾驶、智能调度等高级应用,提升高速公路的通行效率与安全性。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通过智慧高速实现能源消耗、环境污染的有效控制,推动新能源汽车、绿色施工、循环利用等绿色低碳技术的应用,助力交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服务民生与产业创新并重:既要满足公众高品质、多样化、个性化的出行需求,又要服务于物流、旅游、商贸等产业发展,通过智慧高速构建开放共享、融合创新的交通经济生态圈。安全韧性智慧并举:强化智慧高速的安全防护能力,建立健全应急响应、风险预警、灾害防治等机制,提高系统的抗风险能力和恢复能力,确保高速公路在各种复杂环境下的稳定运行。在新质生产力的指引下,智慧高速应以技术创新为引领,数据资源为支撑,智能设备为基础,服务平台为载体,遵循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市场化运作与政府引导相结合、区域示范与全国推广相协调的发展模式,朝着人车路云深度融合、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服务民生与产业创新并重、安全韧性智慧并举的方向迈进,为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作者:孙连才,北大纵横副总裁
  • 智慧高速与路衍经济:交通投资行业在“十五五”规划期间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战略路径 26/04.2024
    “十五五”规划期间,中国交通投资行业面临着新的历史使命与机遇,即在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背景下,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交投投资行业如何通过慧高速建设与路衍经济的有机结合,推动产业升级、提升服务质量、优化资源配置,从而实现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以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新质生产力作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核心驱动力,对交通投资行业提出了更高的发展要求。在“十五五”规划的背景下,智慧高速与路衍经济成为交通投资行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抓手。智慧高速通过集成前沿科技,实现交通基础设施的智能化升级,提升运行效率与服务水平;路衍经济则通过对高速公路资源的深度开发与多元利用,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二者协同作用,将重塑交通投资行业的价值创造模式,为行业注入强大动能。 智慧高速:技术创新与模式创新智慧高速在“十五五”期间将面临快速发展阶段,通过改扩建的情况下植入智慧高速的核心技术与感知采集系统,不仅可以提高通行效率,还为智慧高速的数据采集和场景应用提供发展路径。 01.技术创新与应用智慧高速建设应聚焦5G、物联网、人工智能、自动驾驶、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技术的集成应用,构建全生命周期的智能交通生态系统。具体举措包括:基础设施智能化:部署高清视频监控、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等多源感知设备,构建高精度、全覆盖的道路环境感知网络;安装边缘计算节点,实现数据的本地快速处理与响应;建设云服务平台,支撑海量数据存储、分析与应用。车路协同与自动驾驶:推动C-V2X(蜂窝车联网)通信标准的普及应用,支持自动驾驶车辆与道路基础设施间的信息交互。设立自动驾驶测试区与示范路段,鼓励产学研用多方合作,推进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验证与规模化应用。智慧运维与应急响应:运用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算法预测交通流量、路况变化,实现主动式交通管控与动态调度。建立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养护系统,实现设施故障预警、远程诊断与精准维修。构建一体化应急指挥平台,提升突发事件处置效率。 02.商业模式创新出行服务个性化:利用大数据分析用户出行习惯,提供定制化导航、预约通行、沿途服务推荐等精细化服务,提升用户出行体验与满意度。增值服务拓展:整合沿线旅游资源、商业资源,推出“高速+旅游”、“高速+消费”等跨界产品,打造一体化出行服务平台,增加非通行费收入。数据资产运营:建立数据开放共享平台,向第三方开发者开放部分非敏感数据,鼓励创新应用开发,挖掘数据的商业价值。 路衍经济:业态融合与价值挖掘路衍经济在“十五五”期间将面临更加明晰的发展路径和发展目标,在高速公路行业路衍经济的发展成功与否对改变高速公路行业的财务结构具有明显的作用,对交通通行费用依赖度与路衍经济发展成熟有正相关的关系,依赖度越高路衍经济发展越差,观察头部几家财务结构,对通行费收入的依赖程度仅仅30%左右,因此,如何发展路衍经济在“十五五”期间是一个必须重视的方面。 01.多元化经营土地综合开发:遵循国土空间规划,合理利用高速公路沿线闲置土地,发展物流仓储、商贸会展、新能源充电等配套产业,形成产业聚集效应。服务区升级: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将服务区打造成集餐饮、购物、休闲、文化展示、旅游咨询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中心,提升其商业价值与社会效益。物流园区建设:依托高速公路网络,布局高效、专业的物流园区,吸引物流企业入驻,构建现代供应链服务体系。 02.数字化转型与资产运营数字孪生与资产管理:构建数字孪生高速公路,实现对物理设施的实时监控、远程诊断与预防性维护,降低运维成本。利用区块链、云计算等技术搭建资产交易平台,推动高速公路资产证券化,激活存量资产流动性。绿色能源与碳交易:利用高速公路沿线空间资源,建设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设施,打造绿色能源走廊。积极参与全国碳市场,通过碳减排项目开发、碳汇交易等方式获取额外收益。交通投资行业在“十五五”规划期间,应紧抓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战略机遇,以智慧高速建设为技术驱动力,以路衍经济为价值增长点,通过技术创新、数据驱动、生态构建、政策引导等多元途径,实现交通基础设施的智能化、服务化、绿色化转型。这一过程不仅将有力推动交通投资行业的高质量发展,还将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服务经济社会大局作出重要贡献。作者:孙连才,北大纵横副总裁
  • 国资国企“十五五”规划:创新引领与高质量发展 25/04.2024
    “十五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开局起步期,也是国资国企改革步入深水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在新的历史背景下,深入理解和把握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及其对国资国企发展的影响,对于科学编制和有效实施“十五五”规划具有重大意义。新质生产力是在科技创新、数字化转型、绿色低碳、制度创新等多元因素驱动下形成的,具有高附加值、高效率、低能耗、低排放等特点的新型生产力形态。新质生产力的核心驱动力源于科技创新,特别是颠覆性、原创性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以及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的提升。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深度渗透到生产、管理、服务各环节,催生出数据驱动、平台化运营、智能化决策等新型生产模式。新质生产力强调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追求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重提升,推动产业向绿色、循环、低碳方向转型。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离不开适应新经济形态的制度环境,包括产权制度、市场准入、监管机制等方面的创新改革。 面对新质生产力的崛起,国资国企在“十五五”时期既面临严峻挑战,也迎来重要发展机遇: 传统发展模式难以为继,转型升级压力加大;技术创新能力不足,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差距; 数字化进程滞后,难以适应数字经济时代竞争需求; 环保法规趋严,绿色转型任务艰巨。国家高度重视科技创新,为国资国企提升核心竞争力提供了政策支持; 数字化浪潮带来广阔市场空间,有助于国资国企重塑业务模式、提升运营效率; 绿色低碳转型为国资国企开辟新的增长点,符合全球可持续发展大势。 国资国企“十五五”规划应聚焦以下几个方面:强化科技创新:加大研发投入,瞄准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积极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培育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型企业。推进数字化转型:加快企业上云用数赋智步伐,打造覆盖研发、生产、营销、服务全链条的数字化生态系统。加强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应用,提升企业智能化水平。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制定并实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推动能源结构优化,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清洁能源等绿色产业,打造绿色供应链,履行社会责任。深化制度改革: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优化国有资本布局,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激发企业内生动力。建立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提升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功能,增强国资监管效能。新质生产力为国资国企“十五五”规划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行动指南。面对新挑战与新机遇,国资国企应坚持以创新为引领,加速数字化转型,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深化制度改革,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为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在这个过程中,既要注重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的协调,也要兼顾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努力实现国资国企在新发展阶段的华丽转身,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坚实基础。作者:孙连才,北大纵横副总裁
  • 新《公司法》即将实施,还不清楚的需要“补课”了! 22/04.2024
    01.新版《公司法》变动简述新《公司法》的实施将对我国的市场环境、企业运营、投资者权益保护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首先,新《公司法》对公司登记制度、认缴登记制度、法律责任等进行了调整,旨在构建更加有利于激发市场持久活力的制度体系。这些调整有助于优化营商环境,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新《公司法》的亮点包括完善公司资本制度、强化“关键少数”责任、优化公司登记等。这些变化意味着对于已成立的公司和未来的公司都将产生影响,尤其是对于注册资本的要求,规定注册资本须在五年内实缴,这一要求在三审稿中首次出现,成为修订过程中争议最大、影响最广的内容之一。此外,新《公司法》还删除了2018年《公司法》中的16个条文,新增和修改了228个条文,其中实质性修改112个。这表明立法机关在公司法的修订过程中坚持问题导向,总结实践经验和理论成果,为便利公司投融资、优化治理机制提供更为丰富的制度选择。同时,对于特定公司,主管机关经评估研判后,有权主动要求其调整出资期限,最长可达自2024年7月1日起八年。新《公司法》的实施将对我国的企业运营、市场环境、投资者权益保护等方面产生积极影响,通过优化公司资本制度、强化责任制度、改善公司登记流程等措施,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02.新版《公司法》调整方向 新《公司法》内容调整概览如上图所示,新《公司法》法规调整方向主要体现在如下十个方面:第一、激发市场持久活力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通过加强公司登记公示力,提升了市场交易信息的透明度和可信赖度,有效激发了市场的持久活力。第二、公司资本制度完善完善公司资本制度--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通过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出资期限不得超过五年,进一步完善了公司资本制度,为新老企业提供了明确的法律指导和要求;注册资本“实打实”--新《公司法》的实施标志了公司资本制度的重大完善,强调了注册资本“实打实”,旨在加强市场诚信,优化营商环境。第三、法律责任强化强化“关键少数”责任--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通过明确强化“关键少数”责任,包括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和董事等,旨在提升公司治理效率与透明度;加强股东权利保护--新公司法通过进一步完善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度、强化对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的规范,加强了股东权利保护,确保了中小股东在公司治理中的地位得到提升。第四、公司登记优化对企业的影响--新公司法通过优化公司登记程序,明确了设立、变更及注销登记的事项和流程,对企业而言,不仅提高了合规性和效率,还增加了透明度;信息公示制度--新公司法在公司登记优化方面强调了信息公示制度的重要性,要求企业在进行注册时详细披露所有必要信息,以提高透明度和公众信任。第五、股东权益保护提升中小股东地位--三审稿通过强化中小股东权利保护和对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规范,明确提升了中小股东在公司治理中的地位;强化职工权益保护--新《公司法》通过明确公司应保护职工权益,将股东权益保护与职工权益保护并重,旨在促进企业公平发展。第六、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新修订的《公司法》通过系统修改和完善,加强了产权保护和资本市场基础性制度的健全,有效促进了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第七、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新修订的《公司法》通过系统性的修改和完善,深化了国有企业改革,旨在加强产权保护、优化营商环境,并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第八、优化营商环境新修订的《公司法》通过系统修改,旨在优化营商环境,包括加强产权保护和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等措施,有助于降低制度转换成本,提升市场监管效能。第九、特定公司影响新公司法对特定公司的出资期限进行了调整,要求股东在公司设立起五年内完成实缴出资。第十、外资公司关注点新公司法的全面修订对外资公司在华经营带来了重大变革,特别是需要关注和应对的问题包括:如何在2024年12月31日前调整其组织形式、机构及活动准则;以及对合资公司的特殊要求,如重新制定审批权限和议事规则,以及公司解散和清算的相关流程! 03.新《公司法》对国家出资公司的影响新《公司法》对国家出资企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党组织领导地位的强化:新《公司法》强调了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作用,明确了国家出资公司中中国共产党的组织按照中国共产党章程的规定发挥领导作用,研究讨论公司重大经营管理事项,支持公司的组织机构依法行使职权。这意味着国有企业在进行公司治理和决策时,党组织的领导作用将得到进一步加强。第二、“三会一层”职权配置的调整:新《公司法》对国有企业的“三会一层”(即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职权配置进行了调整,旨在增强董事会的独立性与权威性,通过落实董事会职权、外部董事过半数等措施,提高国有企业的治理效率和透明度。第三、双层股权结构的引入:新《公司法》创设了“国家出资公司”的概念,适应了国企深化改革的需要,有利于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不断完善。这可能意味着国有企业将采用更加灵活的股权结构,以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第四、股权转让方式的规范:新《公司法》对国有企业的股权转让方式进行了规范,这有助于保护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增值,同时也促进了国有企业的市场化改革。第五、审计委员会承担监事会职能:新《公司法》规定,在国有独资公司中设置由董事组成的审计委员会行使监事会职权的情况,不设监事会或者监事,这一变化有助于提高国有企业的财务透明度和监督效率。第六、对外投资身份限制的放宽:新《公司法》放宽了公司对外投资身份的限制,这对国企的重组整合和资本运营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国有企业更好地参与市场竞争和国际合作。附:新《公司法》修改前后对照表注:详表请咨询小编获取(免费资料),咨询时注明:获取免费《公司法》修改前后对照表
  • 全国各地十五五规划研究重点 20/04.2024
  • 中国新经济图谱:新质生产力提出的四大背景和经济目标 19/04.2024
    新质生产力的提出不仅仅是习总书记的重大理论创新,也是我国新时期面临的复杂的外部环境和重大历史机遇面前的重大战略抉择,深刻理解新质生产力的产生背景更有利于我们对未来发展环境的判断,明确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数字经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等系列论断之间的逻辑关系,孙连才博士在《国资国企新质生产力:识别、培育、路径与方法》第一讲,主要阐述了新质生产力的四大深刻背景。01.背景一:经济周期推动人类历史新的发展阶段已经来临——数字经济 纵观世界经济史上的五轮康波周期,都伴随着产业的革命以及不同产业主导国的崛起和衰落。第一、二次康波周期以英国为主导国,第三次康波周期主导国从欧洲转向美国,第四、五次康波周期以美国为主导国。2035年或将迎来下一轮康波周期繁荣阶段,时间上对应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战略两步走的第一步,即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当前时点处于一个千载难逢的生产力转换历史机遇期。根据当前世界经济格局的主要发展趋势,数字经济将成为21世纪产业革命的核心载体,科技革命带来的产业变革将影响世界格局。 图1:第1-6轮康波周期 对中国来讲,2035年或将迎来下一轮康波周期繁荣阶段,时间上对应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战略两步走的第一步,即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2050年,康波周期有望触及下一轮繁荣顶部,对应两步走战略第二步,即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主要经济形态,是以数据资源为关键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为主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融合应用、全要素数字化转型为重要推动力,促进公平与效率更加统一的新经济形态,对于数据要素赋能、生产效率、产业升级、发展新动能、治理能力、产业体系安全提供全方位促进和保障。 图2:数字经济背景下生产关系、生产力和生产要素之间的关系02.背景二:国家竞争高级形态已经来临 ——创新驱动 随着我国GDP增速趋缓,经济发展将从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波特在其《国家竞争优势》中指出,每一个国家的发展将经历生产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创新驱动和财富驱动等四个发展阶段。1981-2017年间,我国主要是由地产、传统基建为代表的投资驱动发展,2019年以来我国明显进入以创新驱动为动力源的发展新阶段。 图3:波特全球四阶段发展史 从我国目前对创新要素的投入情况来看,当前研发投入强度落后于发达国家,基础研究研发投入占比低于海外发达水平,科技创新研发投入亟待提升。从当前党中央对科技工作的领导举措来看,目前已完成中央科技委员会的组建,并统筹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和科技体制改革。同时,推进下设办事机构科学技术部的改革重组,完善健全新型举国体制、优化科技创新全链条管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等职能的调整,并由重组后的科学技术部整体承担中央科技委员会办事机构职责。03.背景三:中美全方位的竞争进入全面竞争阶段 ——大国崛起 据世界银行数据,早在2013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在世界排名第一,占比达到20.8%。其中,有220多种工业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制造业净出口居世界第一位。2016年,中国装备制造业产值更是突破24万亿元,占全球的比重超过1/3,连续7年居世界首位。为实现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转变,2015年,中国出台了《中国制造2025》,明确提出,“以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分“三步走”建设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第一步,到2025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第二步,到2035年我国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第三步,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我制造业大国地位更加巩固,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 在制造业方面,我国已成为目前全球唯一一个具备横跨高中低端产业的超级工业大国。为实现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转变,国务院在2016印发《中国制造2025》,明确提出“以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建设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为中国未来10年高端制造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图4:中国制造2025 北京时间2019年3月23日0时50分许,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正式签署对华贸易备忘录。特朗普宣布,将有可能对从中国进口的60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并限制中国企业对美投资并购。从美国此次对中国商品征收关税的产品领域看,有医疗器械、高铁设备、生物医药、新材料、农机装备、工业机器人、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以及航空设备,基本来自“中国制造2025”产业范围。2018年以来逆全球化和全球大变局的背景下,美国不遗余力的推动制造业回流和再工业化,站在产业链顶端通过实体清单加强对中国产业升级的遏制。全球各国的经验均表明,一个国家若想向技术链的上游挺进,必须具备四大要素: (1)大规模投入资金 (2)拥有获取技术和知识的渠道 (3)进入庞大的市场 (4)推行鼓励竞争和创新的有效制度。中国在投资规模和市场要素上拥有极大优势。中国不但有能力提供充沛的科研资金,也拥有足够的市场空间来推动技术的商业化。中国向技术链上游挺进的关键点就落在了第二和第四个要素上,也即积极开发和收购核心知识技术,以及设计一套行之有效的系统,以确保其生态系统具有足够的竞争活力来促进创新。这两个要素而言,参与全球价值链以及加强资本、知识、人才流动都可以加快中国向价值链上游挺进的速度。 大国竞争包括制度的持续革新能力、持续的坚强领导能力、整体战略的科学制定与贯彻能力、持续的产业升级能力、持续的高科技突进能力、强大而可用敢用的军事实力等。日常而言,科技与产业属于竞争的核心问题 以史为鉴,新兴大国的崛起必然会挑战守成大国的地位,而守成大国也必然会采取措施进行遏制和打压,二者冲突甚至战争在所难免。习总书记在《世界邮报》创刊号的专访中指出,中国不会陷入中等发达国家停滞不前的沼泽,强调“我们都应该努力避免陷入‘修昔底德陷阱’”,昭示了中国梦的光明前景。04.背景四:现代产业体系需要新的生产力相匹配 在新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制度框架下,为了匹配数字经济趋势背景下的新质生产力,建设与数字经济相匹配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成为当前主要发展目标。二十大报告中首次提出现代化产业体系,一系列的政府工作会议及报告中也都明确提出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突出强调“产业政策要发展和安全并举”,并明确了科技创新对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图5:现代产业体系发展重点 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以发展实体经济为核心,聚焦巩固优势产业和补短板。数字经济和高效服务业为实体经济赋能,相互融合发展。 基础设施及高效流通体系为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底层支持。 国有经济改革作为重要抓手,引领现代化建设。05.理论:新发展阶段背景下新质生产力横空出世 经济增速的放缓反映出以资本投入驱动的传统发展模式或难以满足新时代下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未来经济增长需要从传统要素投入驱动转变为创新驱动,实现整体产业结构从资本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进行转型升级。在此背景下,习总书记提出的“新质生产力”,为我国在新发展阶段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增强发展新动能提供了重要指引。新质生产力以全要素生产率(TFP)提升为标志,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是新发展阶段下,我国经济增长驱动要素切换的必然选择。相较于传统生产力,新质生产力具有颠覆性创新驱动、发展速度快、发展质量高等特点,是以智能技术和绿色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技术革命引致的生产力跃迁。在2050年,通过发展新质生产力为核心理念下转变生产方式并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最终实现中国新经济图谱! 图6:中国经济新图谱作者:孙连才,北大纵横副总裁
  • 国资国企“十五五”规划关键词:新质生产力 15/04.2024
    “新质生产力”概念为2023年9月总书记考察黑龙江时首次提出,随后多次出现在重要会议或报告当中,成为中国经济热门词汇。2023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将“发展新质生产力”纳入次年经济工作计划,而中央政治局今年首次集体学习时亦强调,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将“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列于全年政府工作任务之首。总书记3月5日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本地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有选择地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的发展阶段要求我国构筑竞争新优势、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新质生产力”在重要场合密集出现,其战略高度不言而喻。 国资委主任张玉卓在2024年两会期间提出,中央企业发展新质生产力主要从“源”、“升”、“态”三个方面入手,也就是“源”就是技术要有来源,“升”就是要推动产业升级,“态”就是一定要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生态。在“十五五”期间国资国将新质生产力融入到规划中,围绕新质生产力展开未来产业的生态布局将是重点方向。 01.将新质生产力提出的未来产业发展和现有业务对标新质生产力提出的未来产业是发展的主要重点,工信部规划的六大未来新赛道重点产业发展方向,国资国企紧密关注未来产业发展方向,及时跟进相关产业前沿,将自身业务与产业发展对标对表,深刻理解在“十五五”期间的产业发展趋势,明确企业在新质生产力背景下的战略目标和发展方向,精准发力,力求突破。02.提出现有业务产业升级需要的核心竞争力识别国资国企的功能定位和核心竞争力培育在“十五五”期间将会进一步加强,国资国企改革重点将着手进入新一轮高质量发展的深化提升阶段。2024年3月的十四届二次人大会议中政府工作报告中再一次明确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做强、做优主业,国有企业增加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以及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和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等内容,进一步推进高质量发展。国资国企应该深入分析企业核心竞争力主要什么。新质生产力是国企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机遇与途径,呈现出颠覆性技术新、产业链条新、资源配置新、人才队伍新、改革动力新等一般性特征。如何识别在“十五五”核心竞争力将是决定企业竞争的关键。核心竞争力要回答的问题是,“国有企业要有什么能力?” 才能实现企业发展的终极目标,才能作为企业成长的必备手段,它们共同促进企业长期生存,实现可持续发展。国资国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首先要明确国企改革政策要求,进一步理清国企改革对提高核心竞争力和增加核心功能的具体要求; 其次是对标一流企业研究,从战略管理、组织管理、运营管理、科技管理、风险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管理等方面,对一流标杆企业核心竞争力进行分析; 最后是企业自身竞争能力分析,结合企业自身拥有的资源和能力,对企业自身拥有的资源、产品、运营、资本、组织、人才等进行分析,综合识别自身拥有的核心竞争力。 03.明确未来产业 培育期间的商业生态构建 未来的竞争生商业生态的竞争,构筑企业的商业生态将是新质生产力能否最大效用指导企业发展的核心与关键,强链、补链等一些列在“十四五”期间的动作基本完成,培育企业未来的商业竞争系统势在必行。新质生产力提在数字经济背景下的未来产业方向,国资国企在“十五五”期间要有前瞻布局的能力,取得先手棋的机会。这就要求企业针对自身业务、核心竞争力和功能定位十分精准,在产业链分工和商业生态位的布局具有卡位的能力,这不仅仅考验企业领导人的战略思维,也是对新质生产力在“十五五”期间能否发挥引领作用的具体体现。作者:孙连才,北大纵横副总裁
  • 为什么小企业管理提升难? 11/12.2023
    最近在辅导一家小企业,深度赋能业务发展,全面协助运营管理。帮助企业全面梳理优化了产品体系、开发了营销话术;全面分析了行业的发展和竞争格局,制定了详细的竞争策略。同时,内部运营存在的问题也做了系统的梳理与处理。每天拉着老板和其他核心领导加班成了家常便饭。开始难度比较大,他们大多不适应这么高强度的工作,后来渐入佳境,找到了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感觉。在此过程中,作为一名咨询老炮儿,职业病让我不断审视我们小团队每天的工作日常,发现很多在大企业不是问题的问题,在小企业就是问题,甚至是很严重的问题,每天重复的面对和救火。经观察分析,针对小企业管理提升难的原因总体来说是基础太过薄弱,最新发现如下。 一 沟通基础弱 沟通是管理的基础,准确、及时、高质量的沟通可以大大提升管理效率和质量。但是沟通的基础是“车同轨、书同文”,大家的沟通语言必须是同一个体系。很多小企业的内部沟通问题就是大家没有一个语言体系。说的字、词都一样,每个人脑子里对其的理解和表达的含义可能相差十万八千里。比如我现在辅导的企业,他们有一个回收仓,是用来回收客户退回来的货物的,但很多人认为回收仓是存放生产的尾料的。沟通的时候花了很大的力气才挖掘出来他们内心的认知差异。同样也存在说的字、词不一样,但是却指的是同一个东西。就像我们说土豆,有的人习惯叫马铃薯,有的人习惯叫山药蛋,这三个名字都没错,但是如果彼此不了解对方的习惯或者方言,那可能会在沟通的时候吵的不可开交。建立健全属于企业自己的语言沟通体系是做好沟通,做好管理的基础中的基础。各中小企业管理者应认真观察是不是存在上述这种情况,如果上述现象比较突出,把企业沟通语言体系(主要是名词定义与解释)的工作作为阶段性重点工作开展,还是很有必要。 二 沟通方式单一 很多中小企业发展起步大多从家庭作坊、库房仓库起家,人员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开始老板基本就是个揽活儿的包工头,伴随业务越做越大,开始招兵买马。起步阶段大家天天在一起,工作相对简单,完成任务即可,且很多企业的工作任务偏体力劳动的多,所以对沟通没有太高要求,基本就是口头传达的方式,有活儿了吆喝一声,大家一起上。伴随业务飞速增长,人员规模在短期内明显扩大,势必需要通过管理来不断凝聚组织合力,开始是具体业务人员兼职管理,后续会有纯管理岗位出现。企业内部的沟通频次及质量要求会几何倍数的增加和提高。传统的语言交流沟通很难再一次性解释清楚相对比较复杂的问题,加之员工能力参差不齐,理解能力差异,很多时候开会就是吵架,吵架有时候还吵不明白,基本是你说你的,我说我的,谁都没有在听、在理解对方的观点和想要表达的意思,更多时候是无意识的部门本位主义在反复强调对自己有利的一面,尽管有时候对方已经表示同意,还是喋喋不休的自说自话,不让对方张嘴。要想改变这种现象,经咨询实践证明,丰富沟通手段是一种有效的办法。 通过借助白板写写画画,通过借助PPT、表格等方式,让沟通双方先把自己的想法写出来,呈现成文字或图画,可以有效改善大家思维跳跃、观点散乱的问题。 三 问题不能聚焦 中小企业员工大多没有经过系统的语言表达和写作训练,别说写个材料,很多时候口头表达都不能说清楚,自己都说自己说的话不是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这种情况非常常见。因为很多时候员工一句话说出来表达了好几个问题点,听的人很容易抓不住重点。你和他讨论问题一,她说到了问题二,你和他说问题二,他说道了问题三,甚至又回到了问题一。语言表述信马由缰的情况普遍存在,导致听的人不知道对方想表达什么,沟通效率与质量低下。 咨询实践证明,沟通的时候有一个主持人,反复来强调本次沟通的问题,反复聚焦谈话的内容与边界是比较有效的做法。否则可能沟通的天马行空,最后都不知道为什么沟通,沟通想解决什么问题,大家开始严肃,后续就是说笑一会儿到点儿就散会了。员工如此,老板有时候也是如此,虽然也知道有问题,但是不知道如何解决,只能日复一日的重复应对,到处救火。 四 表述逻辑混乱 中小企业员工在表述问题的时候,一般是一股脑儿的把看见、听见、遇见的各种情形一口气端出来,不能把问题分门别类的归纳总结,更在问题剖析方面能力偏弱,无法准确表达问题,并把导致这个问题存在的原因做条理化的表达和输出。说话不能说是前言不搭后语,但绝对让你听的云山雾绕,不知道从哪里下手理解比较合适。 按照一定的逻辑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是对员工表达与沟通更高的一个要求。在工作过程中,需要刻意的准备与练习,才能持续提升判断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者在咨询实践的过程中,针对表述逻辑混乱的现象,习惯借助白板,采用我问你答的方式把核心问题整理在白板上,这样虽然有时候牺牲点效率,但确实保障了沟通的质量。尤其在企业要上一个新的办公软件,需要把公司各个业务流梳理清楚,需要把各个业务流上每一个核心点存在的可能性说清楚的时候尤为有效。 五 高管没有耐心 揽活儿起家的老板们也习惯了固有的懒散作风,起家的时候基本是有活儿就干,没活儿就玩去了。现在业务多了,公司大了,人多了,虽然意识到管理的问题,也想抓一抓,奈何手段有限,认知局限明显,做起来大多不容易。很多老板是折磨自己三五年,最终还是请专业的管理人才到位才行。专业管理人才到位并不代表问题的解决,很多问题需要老板拍板儿,但是老板的做事风格很多时候让那些从大公司出来的管理人员表示很无语。工作时间随意性很强,计划性差;决策凭直觉,拍脑袋的时候多;遇事儿拖延,不到最后不决策,很多时候到了最后就是拍脑袋决策,好坏就是他了。不折磨走几个从大公司出来的管理者,老板根本意识不到自己需要改变,这个过程彼此双方都很痛苦。老板意识到自己需要改变,改变的速度和质量也是因人而异的,并不是一下子就提升了多少,大多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一晃两三年出去了。 咨询实践证明,咨询专家作为纯粹的第三方的角色,强行拉着老板和其他高管团队以开会、沙龙、茶话会等诸多形式,来强化沟通,讨论问题,还是效果很明显的。但是一旦专家老师不在,又会成为一片散沙。故此,中小企业老板在核心领导团队引入一个管理见长的二把手还是很有必要,这样方便改变一把手及其他领导班子成员的惰性。 中小企业管理提升困难的原因还有很多,相信各位看官也都有自己理解。这里不再一一赘述,只是针对最近发现的几个突出方面进行分享,像员工综合素养偏低、综合能力弱、工作计划性差、顶层没有规划、中层执行推动不够、基层情况复杂等诸多因素也是非常常见的,各位有疑问可以随时联系我探讨。感谢您能耐心看完这么枯燥的论述,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 城市更新之“四大转变” 21/11.202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了世界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今天,中国城市发展进入了由大规模增量建设转为存量提质改造和增量结构调整并重的阶段。聚焦于城市更新赛道,是大势所趋,也是未来蓝海。面对新阶段新形势,越来越多的城市通过立法,以建设宜居、绿色、创新、智慧、人文、韧性的现代化城市为目标,关注城市空间结构优化、人居环境提升、历史文化保护、生态修复与防灾减灾、弥补城市发展中的短板与不足,解决城市经济、生活、生态与安全问题。 因此,城市“有机”更新不仅是重大的民生工程,也是激活老城区活力的经济工程,更是助推城市高质量的发展工程。新时代城市更新已不仅局限在建筑更新上,更重要的内涵与使命是城市的环境更新、产业更新及人的更新,这是新时代赋予城市更新的新定位、新要求。在具体实践中,要注重实现以下四个方面的“转变”: 一、 更新目标从单一向多元化转变 从单一追求盘活存量建设用地目标向改善人居环境、促进产业升级、优化空间布局、保护历史文化、保障生态安全等多元目标转变。城市更新项目需要将金融、产业、生态、人文和地产进行深度的融合,用金融驱动地产,地产升级产业,产业保护生态,生态解读人文,同时综合运用各种金融工具化解市场可能存在周期性风险,形成一个城市更新产、城、人、文相互结合的生态项目。更新已经从单一的建筑和街区的物质改造重建发展到了经济、社会、文化和城市品质提升的一体化阶段,任何的城市更新项目都要有益于功能和品质的提升;同时要保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保护好前人留下的文化遗产。城市更新不以空间资源经济价值最大化为单一目标,而是注重资源利用效率和生态、社会、文化、经济、安全等整体效益提升。城市更新聚焦提升城市经济品质、人文品质、生态品质、生活品质,持续增强城市的能级和核心竞争力。 二、 更新主体从政府主导向多方共治转变 从“政府主导”向“市场、政府与公众的多方互补互动”转变。城市更新是对城市原有空间的改造过程。这一过程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市空间价值的变化,往往面临土地、环境、文化、产业等多方面的约束和限制。无论是整体改造还是单体项目,投入成本均较大。如此巨大的资金投入,单独依靠政府转移支付较难实现,需要更多引进国有平台公司、开发商、金融企业等各类主体共同投资。此外,当原产权人的不动产市场价值大幅上涨后,传统动拆迁方式不但面临经济成本压力增大的困境,还会因破坏传统社区环境、忽略民生问题等产生较大的社会成本。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充分考虑各方成本收益,建立多元投资机制,合理吸收更多权利主体、市场主体参与到城市更新项目中来,采用公平竞争、相互制约、相互博弈的新途径,降低城市更新的经济社会成本。在高质量城镇化发展背景下,我国的城市更新也在逐渐从“量”到“质”转型。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城市更新是一项长期的、动态的、渐进的系统工程,涉及政府、开发商、社会组织、居民等多元利益主体,传统政府主导、由上至下的治理方式,很难适应城市更新主体结构的新变化,亟须强化多元参与,完善治理体系,建立能反映多方诉求的协同组织与推进机制,实现各主体利益的合理再分配,以更好地推动城市更新可持续发展。 三、 管控方式从碎片化向系统化转变 从“单个项目、分类推进”向“系统引导+片区统筹+项目推进”的管控方式转变,更注重整体效益提升。我国长期实行的规划-审批制度的好处之一是能够实现城市各要素间的统筹发展,最大限度挖掘城市发展的动力。而过去存在着城市更新挑肥拣瘦、碎片化更新的问题。城市内有公益空间、公共空间、民生空间,也有经济空间,大家都愿意参与经济效益的空间的更新。民生空间、公益空间全靠政府来投资显然也是不现实的过去点状更新导致的有的地方改得好、更新得快,但有的地方多少年都不更新,很难创造整体效益。为解决城市更新推进过程中“挑肥拣瘦”,碎片化实施的情况,系统识别城市更新对象,统筹棚户区改造、老旧小区改造、特色街区打造、城市基础设施提质等内容,将已有在建项目作为支点,探索周边地区分步联动实施可行性,集中片区发力,制定循序渐进改造计划,提升城市片区价值。城市更新涉及区域内大量产权、空间、利益的调整和再分配,需要政府进行统筹、调度各方面资源共同参与,特别是通过片区统筹主体们达成一致来调动社会资源和企业,运用市场化力量参与更新。政府管理市一级、区一级统筹主体形成合力。 四、 更新方式从粗放向精细化转变 从单一拆除重建向综合运用多种改造方式转变(全面改造+微改造)。城市更新并非简单地推倒重建,而是更加注重城市整体空间规划和土地利用、资源配置的均衡及人居环境的改善等。城市更新行动中最大的问题是“大拆大建”以及对历史街区的保护不足。为防止各地重走城市粗放开发建设老路,住建部起草了《关于在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中防止大拆大建问题的通知》,通知要求,不大规模、成片集中拆除现状建筑,原则上城市更新单元(片区)或项目内拆除建筑面积不应大于现状总建筑面积的20%;不随意迁移、拆除历史建筑和具有保护价值的老建筑,最大限度保留老城区具有特色的格局和肌理,为城市更新划出底线。城市的发展正在由“增量扩张”转向“存量更新”,“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启动,“大拆大建”已逐渐放缓,城市更新更注重从推倒重建转向适度规模、循序渐进式的区域更新和提升,局部修缮和功能置换成为主要形式。城市更新进入微改造和保护阶段,标志着城市建设从“粗放式发展”进入“精细化运营”时代。
  • 数字化转型:释放企业潜能的关键 21/11.2023
    在当今快速发展的商业环境中,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企业保持竞争力和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写这篇文章的目标是深入探讨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的重要性,揭示其核心要素和实施策略,以及展示一些成功案例并提供解决方案。我们将了解数字化转型的趋势和挑战,并探讨如何有效地应对这些挑战,让企业能够更加灵活、创新和适应未来的变化。通过本课程,您将获得关于数字化转型的实用知识和策略,可以为您在数字化转型的道路上提供指导和启示。 01 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与趋势 数字化转型是一项持续演进的过程,它随着技术和商业环境的变化不断发展。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数字化转型经历了迅速的演进和变革。从早期的计算机化到今天的智能化和互联化,数字化转型已成为企业持续成长和竞争的关键因素。 过去,数字化转型主要集中在将纸质文件转化为电子文档、采用基本的电子数据处理和信息系统。然而,随着技术的迅速进步,我们看到了一系列新兴技术对数字化转型的推动。 其中,人工智能(AI)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AI不仅改变了数据分析和决策制定的方式,还为企业提供了更智能化的解决方案和服务。 另外,云计算的兴起也是数字化转型的重要趋势之一。云计算技术使企业能够更高效地存储和管理数据,同时提供更强大的计算能力和灵活性。 此外,物联网(IoT)技术的应用也在推动着数字化转型的发展。通过连接物理设备和传感器,物联网为企业提供了更多数据收集和分析的机会,促进了智能生产、智慧城市等领域的发展。 总的来说,数字化转型已经从传统的IT系统集成演变为一系列新技术和方法的综合应用,它们将继续引领着企业在数字时代的创新和发展。 02 数字化转型的核心要素 "数字化转型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几个核心要素,这些要素在推动企业向前发展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1.数据驱动决策: 数据驱动决策是指企业利用数据来指导决策制定的过程。通过收集、分析和解释大量数据,企业能够做出更明智的决策,减少盲目性,并更好地了解客户需求和市场趋势。 2.流程优化: 流程优化涉及对企业内部流程和运营进行重新设计和优化。通过引入数字化技术和自动化工具,企业可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并加速业务流程。 3.客户体验数字化: 客户体验数字化是指利用数字技术改善客户与企业之间的互动和体验。个性化的服务、智能化的交互以及便捷的沟通渠道,能够提升客户对企业的认知和忠诚度。 4.云计算和AI: 云计算和人工智能是数字化转型中至关重要的技术支持。云计算提供了更灵活、便捷和安全的数据存储和计算能力,而人工智能技术则赋予企业更智能的数据处理和决策能力。 这些核心要素在数字化转型中相辅相成,它们对企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数据驱动决策提供了决策制定的准确性和依据;流程优化提高了效率和业务处理速度;客户体验数字化提升了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云计算和AI为企业带来了更强大的技术支持和创新能力,使企业能够更好地适应和应对市场的变化与挑战。这些要素的整合和合理运用,将推动企业向着更数字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03数字化转型的 关键挑战与解决方案 "虽然数字化转型能够为企业带来巨大的潜在收益,但实施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其中包括文化、安全和成本等方面的挑战: 1.文化挑战: 企业文化的转变常常是数字化转型中的难点。员工可能对新技术和新流程持怀疑态度,这需要逐步改变和适应新的工作方式和价值观。 2.安全挑战: 数据安全和隐私问题是数字化转型中需要高度关注的方面。随着数据量的增加和信息的传输,企业面临着更大的数据泄露和网络安全威胁。 3.成本挑战: 技术投资和数字化转型的成本也是企业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资金投入、技术更新以及员工培训等都需要相应的投入。 为了解决这些挑战,企业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策略和措施: 1.需求敏感度:了解员工和客户的需求是至关重要的。数字化转型需要根据实际需求和反馈进行定制和调整,以确保解决方案的有效性和接受度。 2.技术投资:企业需要有计划地投资于先进的技术基础设施和解决方案,以应对快速发展的技术需求,从而提高数字化转型的成功率和效果。 3.人才培养:培养具有数字化转型所需技能和知识的人才是至关重要的。持续的员工培训和招聘适应性强的人才将为企业的转型提供有力支持。 通过增强文化转变意识、加强安全管理措施、合理分配资源成本、提高需求敏感度、持续投资和培养人才,企业能够更好地应对数字化转型中的挑战,实现更顺利的转型过程和更好的业务发展。" 04案例分析,以下是两个不同行业的案例: 1.零售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案例:亚马逊 关键因素 数据驱动决策:亚马逊通过大数据分析来理解客户需求,并实现了个性化推荐和定价策略的优化。 流程优化:采用先进的仓储和物流技术,使得订单处理和交付更加高效。 客户体验数字化:亚马逊构建了完整的数字化购物平台,提供了便捷的购物体验和个性化服务。 经验教训 持续创新:亚马逊不断尝试新技术和服务,推动了数字化转型的不断发展。 弹性与适应能力:随着市场和技术的变化,亚马逊能够快速调整战略并灵活适应,这是其成功的关键之一。 2.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案例:西门子 关键因素: 工业物联网的应用:西门子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了设备的远程监控和数据收集,实现了生产过程的数字化。 数字化供应链:通过数字化的供应链管理,西门子优化了生产和物流过程,提高了效率和可靠性。 经验教训: 整合与标准化:数字化转型需要整合各个环节并建立统一标准,这有助于提高效率和数据准确性。 领导层的支持和文化转变:数字化转型需要全公司的支持和文化变革,西门子通过领导层的支持和文化转变成功推进了数字化转型。 这些成功案例突出了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因素,如数据驱动决策、流程优化、客户体验数字化以及数字化技术的应用。经验教训也表明了持续创新、适应能力、整合与标准化、领导支持与文化转变等对于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 05 数字化转型策略制定与实施 当提出数字化转型策略制定与实施的基本步骤时,可以使用以下内容作为参考: 数字化转型策略制定与实施的基本步骤: 1.制定策略路线图 明确目标和愿景:确定数字化转型的目标,并建立清晰的愿景,明确期望的结果和影响。 识别关键业务领域:确定哪些业务领域可以通过数字化转型得到改进,并优先考虑对业务影响最大的领域。 2.资源配置: 技术和人力资源投入:分配适当的技术、人力和财务资源,以支持数字化转型的各个阶段和需求。 建立合作伙伴关系:考虑与技术供应商、合作伙伴建立合作关系,以获取支持和专业知识。 3.实施与执行: 逐步推进:采用分阶段的方法,逐步实施数字化转型计划,以降低风险并提高成功率。 培训与沟通:对员工进行培训和沟通,确保他们理解变革的重要性,并为其提供适应变化所需的技能。 4.持续改进与评估: 持续评估效果:定期评估数字化转型的实施效果,检查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并识别改进空间。 灵活调整策略:根据评估结果,进行灵活的调整和改进,不断优化数字化转型策略和执行计划。 5.强调持续评估和迭代: 建立反馈机制: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收集各个层面的反馈和意见,用于持续改进和迭代。 灵活应对变化:数字化转型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时刻准备适应市场和技术的变化,以保持竞争力和创新性。 这些步骤强调了数字化转型策略制定与实施的系统性和持续性。持续评估和迭代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数字化转型是一个不断变化和发展的过程,只有不断学习和调整才能保持竞争力和成功实施。 06 总结与讨论 今天我们探讨了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和影响,涵盖了数字化转型的历史发展、核心要素、面临的挑战、成功案例以及策略制定与实施的步骤。 数字化转型已成为企业不可忽视的重要议题。它不仅仅是简单的技术升级,更是对企业文化、运营方式和客户关系的全面改变。通过数字化转型,企业能够更好地应对市场变化、提高运营效率、改善客户体验,并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保持竞争力。 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了很多关键因素,如数据驱动决策、流程优化、客户体验数字化、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它们是数字化转型成功的关键。同时,我们也了解到了在实施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可能面临的文化、安全、成本等挑战,并提出了解决方案。 现在,我愿意听取大家的问题或分享您的看法。数字化转型对不同行业和企业都有着不同的影响和挑战,我希望我们可以通过互相交流、提问和分享,进一步深化我们对这一话题的理解和认识。 数字化转型是一个广阔而复杂的话题,今天我们只是触及了它的一部分。我鼓励大家在课后继续深入学习和思考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的实践意义。 持续学习和探索新的知识是不断成长和进步的关键。数字化转型不仅仅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组织文化的转变。它能够深刻地影响企业的竞争力和长期发展。 我鼓励大家探索更多数字化转型的案例,了解不同行业和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中的实践经验,思考如何将这些经验和知识应用到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去。 谢谢大家今天的观看,希望我们的文章能够为您带来一些新的思考和启发。祝大家在数字化转型的道路上取得更多的成功和成就!
  • 阿米巴经营适合在什么行业导入 17/11.2022
    阿米巴经营适合什么行业?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了解什么是阿米巴经营,阿米巴经营的目的,阿米巴经营是由谁,在什么背景下创立的。 阿米巴经营就是以各个部门的领导为核心,让其自行制定各自的计划,并依靠全体成员的智慧和努力来完成目标。主要是划小核算单位,内部交易市场化。最小层级的末端阿米巴,一般3人-5人为一个核算级。如服装厂制衣车间的车缝小组。 阿米巴经营的目的是确立与市场挂钩的分部门核算制度,实现全员参与经营,最终培养具有经营者意识的人才,使得企业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具有充足的人才保障。 阿米巴经营是日本经营四圣之一稻盛和夫创立的。京瓷是稻盛和夫先生于1959年开办的,在经营过程中,遇到看不懂财务报表,员工集体离职等问题,摸索出来的一套经营管理模式,是稻盛经营哲学与阿米巴经营会计相结合的经营管理系统。 日本京瓷自1959年至今63年,更换了好几任领导人,从未亏损,哪怕经历石油危机,金融风暴,日本房产泡沫及人人都喊难的三年疫情。 2022年4月28日,京瓷集团公布年报,在2021年4月~2022年3月的财年,年收入18,389亿日元,较上年增长20.4%;税前利润1,989亿日元,较上年增长69.2%;利润率10.81%。创下63年历史上的新高。 京瓷属于精密陶瓷制造业。 1984年稻盛先生创立KDDI,本着为降低日本国民通讯费用的大义名分为使命,采用稻盛经营哲学及阿米巴经营,最终以民营资本战胜日本两家国有资本取得成功。 KDDI是通讯服务业。 这两家企业都进入了世界500强。 2010年作为航空业的门外汉,同样运用阿米巴手法拯救濒临破产的日本航空,获得成功,日航重新回到了世界500强,利润率居于全球航空业之首,达15%,当时中国国内航空公司利润率最高3%-5% 稻盛先生的阿米巴经营传入中国后,北大纵横的咨询师们在医院系统,制造业,建筑业,餐饮服务业等导入阿米巴经营取得了成功。 由此可见,阿米巴经营不仅适合制造业,也适合医疗,餐饮,建筑,超商等劳动密集型企业。 对于管理基础较好的企业,通过一定周期的沙盘演练培训,就可以自行完成阿米巴的导入,因此我们北大纵横开发了阿米巴经营在制造业的运用,在医院系统运用、在建筑业的运用课程,在餐饮服务业的运用课程。我们的老师已经给唐山玉田印机产业集群企业家,唐山中心医院,厦门中鲨集团,厦门建霖集团,厦门科司特电子等企业进行授课,深受企业家和企业高管的好评。 我们也有一对一的阿米巴导入可行性的企业诊断及系统化落地辅导。厦门服装厂、厦门某机电厂、晋江义信利贸易公司、中鲨动保,享青春美业,精诚欣模具等通过导入阿米巴经营,企业都取得了一定的向好变化,其中有的企业实现了收入增长150%,利润增长300%。 阿米巴经营手法虽好,但要明确使用目的,发心纯正,增强企业盈利能力,是为了使员工过得更幸福,为社会做更大贡献就容易获得成功。反之,导入阿米巴是为了让员工为企业家自己赚更多的钱,即使短期内取得效果,保质期也就三到五年。 阿米巴经营适合制造、餐饮、建筑、商超、医疗、美容护理等行业,企业家只要有一颗为员工为社会贡献的心,企业经营一定能成功。
  • 我国数字政府发展现状与趋势 02/11.2022
    当前,全球信息化已进入全面渗透、跨界融合、加速创新、引领发展的新阶段,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日新月异,在政府管理、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等领域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1]。此背景下,在“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双轮驱动下,我国数字政府建设进程持续提速,逐步驶入跨越式发展“快车道”,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强大数字动力。 一 政策方向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围绕“以信息化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总目标,紧紧把握“放管服”改革中“互联网+政务服务”关键环节,出台一系列重要文件和重大举措,推动我国数字政府发展迈入新阶段。 (一)战略布局方面,科学统筹谋划开创发展“新格局”。 2016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要求将信息化贯穿我国现代化进程始终,加快释放信息化发展的巨大潜能,以信息化驱动现代化,加快建设网络强国。其中,重点对电子政务发展目标进行了明确阐述,要求“到2025年,电子政务应用和惠民水平大幅提高”,“到本世纪中叶,信息化全面支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网络强国地位日益巩固,在引领全球信息化发展方面有更大作为”,并将“深化电子政务,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列入国家信息化战略十四项主要任务[1]。 (二)政务服务方面,站稳人民立场提升群众“获得感”。 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2]。国务院先后出台《关于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3]《进一步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进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实施方案》[4]《关于加快推进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建设的指导意见》[5]等一系列指导性文件,要求各部门各地方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网上政务服务体系和服务平台,推动政务服务从政府供给导向向群众需求导向转变,让企业和群众少跑腿、好办事、不添堵,最大程度共享“互联网+政务服务”发展成果。 (三)整合共享方面,加强纵横联动绘出发展“线路图”。 为破解“各自为政、条块分割、烟囱林立、信息孤岛”等制约“互联网+政务服务”发展难题,进一步提高政务服务水平、便利群众办事创业,国务院办公厅于2017年出台《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实施方案》[6],围绕政府治理和公共服务的改革需要,以最大程度利企便民,让企业和群众少跑腿、好办事、不添堵为目标,明确了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五个统一”的工作原则和“两步走”的工作目标,要求各部门各地方加快推进整合共享、落实“十件大事”。 (四)技术应用方面,瞄准科技前沿启动创新“快进键”。 大数据方面,2015年9月,国务院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7],强调要建立“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的管理机制,将“加快政府数据开放共享,推动资源整合,提升治理能力”作为推进国家大数据战略的三大主要任务之一,并提出推动政府部门数据共享、推动公共数据资源开放、规划大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宏观调控科学化、推动政府治理精准化、推进商事服务便捷化、促进安全保障高效化、加快民生服务普惠化等重要任务。 人工智能方面,2017年7月,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8],强调要推进社会治理智能化,围绕行政管理、司法管理、城市管理、环境保护等社会治理的热点难点问题,促进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发展智能政务,开发适于政府服务与决策的人工智能平台,研制面向开放环境的决策引擎,在复杂社会问题研判、政策评估、风险预警、应急处置等重大战略决策方面推广应用,加强政务信息资源整合和公共需求精准预测,畅通政府与公众的交互渠道。 二 总体情况 据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UNDESA)发布的《2020联合国电子政务调查报告》[9]显示,我国电子政务发展指数取得历史新高,达到电子政务发展“非常高”的水平。2020年,中央党校电子政务研究中心发布《2020省级和重点城市网上政务服务能力(政务服务“好差评”)调查评估报告》[10],从政务体系、办事服务、数据共享和移动应用等方面,对当前我国数字政府发展情况及取得成果进行了概览。 (一)平台框架初步形成,全国“一张网”整体服务能力显著增强。 1.服务能力和水平持续显著提升。以国家政务服务平台为枢纽的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构建形成统一身份认证、统一电子证照、统一服务事项、统一投诉建议、统一好差评、统一搜索服务等“七个统一”服务体系,公共入口和通道作用不断凸显,成为实现全国“一网通办”重要支撑。 2.在线服务“村村通”覆盖范围持续扩大。推动全国一体化平台向基层延伸,实现网上政务服务乡村全覆盖,打造综合、便民、高效的网上政务服务平台,是实现政务服务均等化和普惠化的重要手段,初步形成“横到边、纵到底”的“覆盖城乡、上下联动、层级清晰”五级网上服务体系。 3.服务精细化供给能力持续增强。2019年编制完成国家政务服务事项基本目录,首次确认国家层面设定的依申请事项1711个,其中行政许可事项1190个,推动破解了长期存在的事项底数不清、名称编码不同、标准不统一、更新不及时等问题,政务服务事项“应上尽上”水平大幅提升。 (二)一网通办全面加速,企业和群众在线办事获得感明显提升。 1.政务服务平台品牌影响力显著提升。各地区将政务服务平台建设作为区域发展“软环境”的重要标杆,以网上政务服务打造便企利民贴心服务的新名片,政务服务平台品牌的辨识度、知晓度、美誉度全面提升,一体化平台已经成为企业和群众办事的主要渠道。 2.制约全面推行“一网通办”的基础性问题得到初步破解。各地区深入推进“用户通、系统通、数据通、信用通、业务通”一体化的“五通”建设,以数据共享破解难点堵点,提升行政管理和政务服务的协同能力,有力促进了政务服务平台从分头建设向统筹建设、从信息孤岛到协同共享转变。 (三)数据枢纽作用凸显,一体化的数据共享响应机制日趋完善。 1.电子签名、电子印章、电子证照、电子档案的法律效力得到明确。2019年4月,国务院公布《国务院关于在线政务服务的若干规定》,首次从行政法规层面明确了电子签名、电子印章、电子证照、电子档案的法律效力,为推动实现电子证照跨地区跨部门共享和互信互认提供了法律保障。 2.政务服务数据资源汇聚成效明显。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国务院部门数据共享责任清单》,推动各部门信息系统与地方政务服务平台互联互通,提升政务服务数据共享共用与业务协同,推动信息系统从分散走向集中、信息资源从碎片走向整合、政务服务从局部走向整体。 3.数据服务响应能力显著提升。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一系列电子证照技术规范、应用标准和管理办法,制定营业执照、结婚证、残疾人证等35种全国性电子证照标准,推动解决各地电子证照样式标准不统一、互认难、应用难问题。目前各部门接入国家数据共享交换平台目录资源达59.40万条,累计为地方提供接口查询和核验服务54.77亿余次。 (四)移动服务全面开展,移动端驱动引领作用得到进一步加强。 1.移动政务服务成为优化政务服务的重要方向。各地区为顺应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以“移动办事”为牵引,通过构建全渠道、全方位、全区域“无处不在”的政务服务,将政府提供政务服务的时间延伸到了8小时工作时间以外,消除政务服务“盲区”,及时满足群众政务服务需求。 2.移动政务服务成为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建设的重要内容。各地区从民生角度切入,大力推进移动客户端、微信公众号、二维码等政务服务应用,服务内容载体、展现形式和使用场景也随之不断扩充和完善,覆盖人群和公众认可度不断得到提升,开启了移动互联时代的政府治理新途径。 3.移动政务服务成为提升服务效率和质量的重要手段。各地区普遍采取移动技术与一体化平台进行融合,通过广覆盖、高精准的服务方式,切实服务好“最后一公里”,让服务全面触达、实时在线、贴身随行,在加强信息公开、促进政民互动、解决民生实际问题等方面发挥出重要作用。 三 发展趋势 (一)从传统政府向数字政府转变。 近年来,发达国家纷纷布局数字政府战略,积极运用数字技术推动政府转型,英国于2012年推出了“政府数字战略(GovernmentDigitalStrategy)”并启动“数字政府即平台行动计划”,美国同年出台了“数字政府战略(DigitalGovernment)”,德国也于2016年发布了“数字化政府”行动,以数字化治理治理转型抢占全球数字化发展先机。目前,我国也已制定出台“十四五”信息化规划,将科学谋划、全面布局数字政府建设作为重要内容,以数字治理、数智服务和数据决策加快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 1.“数字政府”是新时期加速“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我国加快推进“数字中国”建设,超前布局、力争主动地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运用大数据提升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推进政府管理和社会治理模式创新,释放出“数字政府”建设提速的信号。加快“数字政府”建设,对于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促进保障和改善民生具有重要意义,是加快中国数字化发展的关键引擎,也是进一步完善宏观调控、强化社会治理、优化公共服务的重要手段。 2.“数字治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数字政府与传统政府管理相比,更加强调数据要素、数字技术对公共管理变革创新的引领和驱动作用,促进政府“有形之手”和市场“无形之手”建立协调良性关系,形成全社会“共治合力”。从职能转变看,数字政府已成为政府推动自身改革的主要“推进器”;从政府管理看,数字政府逐步发展为重塑政府治理功能的“关键子”;从经济发展看,数字政府为促进数字经济快速健康发展提供重要“催化剂”。 3.“数智服务”是践行“以公众为中心”发展理念的重要途径。数字政府强调以公众为中心的价值导向,以数据信息和数字技术倒逼公共服务从以政府为中心向以公众为中心转变,加强服务供给,再造服务流程,全面提升政府服务能力和水平。 服务供给方面,数字政府运用前沿信息技术,从供给侧需求侧两端发力,改变传统政府服务“政府自己搭台唱戏”的局面,推动服务供给从“政府端菜”向“群众点餐”转变。 服务模式方面,数字政府强调服务精准化个性化便捷化,通过政府对政府(G2G)、政府对企业(G2B)、政府对公众(G2C)等方式,推动“最多跑一次”、“审批不见面”、“掌上办”等新服务模式涌现,实现企业公众少跑腿、好办事、不添堵。 (二)从条块政府向整体政府转变。 世界各国政府高度重视政府治理空心化、公共服务碎片化问题,布局构建整体治理服务体系,以“集约、整合、协同”提升政府治理服务效能,推动治理结构从分散走向集中、从部分走向整体。参照联合国整体政府(WoG)发展框架,美英等发达国家纷纷出台协同政府发展战略,提出联邦组织架构(FederalEnterpriseArchitecture,FEA)、政府跨部门总体架构(Cross-GovernmentEnterpriseArchitecture,xGEA)等框架,推动治理横向协作、纵向协调和一体化发展。 1.从“系统整合”到“三融五跨”,引领治理体系一体化发展。我国数字政府建设紧紧把握“放管服”改革中“互联网+政务服务”等关键环节,以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为突破口,加快建设全国一体化政务体系,大力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提出把“大平台共享、大数据慧治、大系统共治”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家数字政府发展的主要方向和顶层框架。“十四五”时期,我国数字政府建设将进一步向着技术融合、业务融合、数据融合方向迈进,将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协同管理和服务不断引向纵深,全面构建形成“三融五跨”的数字政府发展新局面。 2.从“单向管理”到“双向互动”,驱动社会治理协同化创新。随着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发展,社会治理模式正在发生从单向管理转向双向互动、从线下转向线上线下融合、从单纯的政府监管向社会协同治理等重要转变。“协调、协同、协作”逐渐成为互联网时代社会治理的主旋律,多元主体在线共同参与政府管理、为进一步形成共治合力、创造良好的协同治理环境提供了可能,数字化正在重塑形成社会治理“横向协作、纵向联动”新格局。 3.从“信息公开”到“数据开放”,释放信息资源社会化红利。“十三五”各地方各部门在推进数据共享工作国政中均编制形成了政务信息资源目录,同时初步对各项数据资源及条目的开放属性进行了梳理。下一步,按照即将出台的“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有关要求,各地方各部门将进一步明确履职过程中产生获得的各类数据开放条件,遵循“统筹管理、依法合规、分级分类、安全可控”的原则,建立完善各级政府公共数据开放体系及平台,聚焦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建立一批内容全、质量优、价值高的公共数据集,积极推动数据向符合条件的数据利用主体开放,释放公共数据资源价值红利,让政务数据真正“跑起来、活起来、用起来”。 (三)从电子政府向数智政府转变。 全球范围内,数据要素和智能技术对推动政府管理变革的引领作用不断凸显,大数据和智能技术创新相互交织推动公共管理发生“数字蝶变”,“人脑智能+人工智能”模式在发达国家数字政府建设中得到应用,以“大数据、大分析、大知识、大智慧”为核心的“四位一体数智政府”成为未来数字政府发展的主要方向和高阶形态。 1.大数据赋能大服务。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的交汇融合引发了数据迅猛增长,数据已逐步成为世界各国的基础性战略资源,大数据成为推动治理现代化的新途径。大数据之“大”不仅在于数据绝对规模扩大,关键在于数据融合关联及产生认知变革,发现新知识,塑造新能力,挖潜新价值。当前,政务大数据“通”的问题已取得阶段性突破,数据“用”的问题成为下一步数字政府建设工作的重心。各地方各部门结合自身职能和业务需求,探索数据密集型服务模式:深化共建共享推行一站服务,让信息流动“活起来”;加强数据互认推进无缝服务,让数据壁垒“无踪影”;深化智能技术应用探索个性服务,让政府管理更加“人性化”。 2.大分析赋力大监管。“十三五”时期,深入协同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三管齐下,上下联动,合力攻坚,一方面大幅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用“放权”激发市场活力,另一方面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优化政务服务,以“严管”为市场运行保驾护航。未来我国数字政府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深化“互联网+监管”,建立数据融合、业务画像、关联挖掘、全链分析等于一体的“大分析”能力,打造过往可追溯、未来可预测的大数据监管新模式,形成“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的管理机制。 3.大知识赋智大决策。宏观决策和调控是政府部门重要职能之一,在国家治理中处于核心地位。美国等国家在智能决策领域开展了前沿性探索,帕兰提尔(Palantir)等专业化大数据智能决策分析“独角兽”纷纷涌现,知识密集型智能决策范式逐步形成,在追捕本·拉登、揭露旁氏骗局等重大事件决策中起到关键性作用。未来数字政府建设的重点方向之一,就是形成“从大数据到知识、从知识到决策”的能力,开发适于政府服务与决策的人工智能平台,研制面向开放环境的决策引擎,并在复杂社会问题研判、政策评估、风险预警、应急处置等重大战略决策方面推广应用。以大数据、大知识、大智能为核心的“HI+AI”协同智能决策,将成为新一代数智政府建设的新焦点和新亮点。 信息化为中华民族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在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新历史方位下,数字政府、数智政府建设成为通往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之路必不可少的途径和手段。我国数字政府要发展要超越,须抓住信息革命机遇,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运用数字化治理思维和整体性治理理念推进数字政府建设,构建以“大平台、大系统、大数据”为核心的政务治理体系,推动各级政府之间数据和业务协同的“聚融通”,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应用,全面实现发展动力、发展模式、发展机制的创新和转变,推进政府决策科学化、社会治理精准化、公共服务便捷化,为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更加坚强有力的数字化支撑和保障。
  • 如何管理好“95后、00后”? 02/11.2022
    现在有一种很火的说法:“60后,不知道什么是辞职;70后,要问为什么辞职;80后,收入不高我就辞职;90后,领导骂我就辞职;95后,干得不开心就辞职;00后,老板不听我的就辞职”。 很多企业管理者会向我们咨询一个问题,就是“如何管理好95后、00后这些新生代员工”。因为他们觉得老办法行不通了,现在的年轻人“很个性、很直接、很不服管”。 其实每个时代都有新生代员工,并且他们都有各自的独特性,管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把握好新生代员工的特点,用好、用对新生代,对每个企业来讲,都是至关重要的。 那么,95后、00后新生代员工有哪些特征呢? 一 真实与直接 在数字时代的背景下成长起来的95后、00后,他们有着领先上一代的视野,对权威不会盲目崇拜,表达方式更加真实和直接,不喜欢拐弯抹角,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 他们拒绝画大饼,而是更喜欢清晰的达成目标的路径,要有理有据,才能得到认可。 二 参与感和自我价值 95后、00后一代大多出生于“421”家庭,即四个老人,一对夫妇和一个孩子,是独生子女率最高的一代,他们的生活条件普遍较为优裕,从小的关注度也是很高的,所以他们较其他时代的群体更加拒绝平庸,更加重视参与感。 职场中,他们更加渴望参与感和自我价值的实现。他们并不是不努力,也并不是不懂吃苦,遇到他们真正喜欢或认可的事情,他们会比其他群体更加努力、更加能吃苦。 三 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 95后、00后也是“内卷”开始最早的一代,他们有着良好的教育氛围,知识面、兴趣面都比较广泛,这也使得他们更加具有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他们有着很强的学习能力,以及多事件的处理能力,但也有可能不够专注,职场中,他们需要更加清晰的职业引导和规划。 四 体验感 95后、00后大多生活条件较为优越,他们更加重视工作的体验感,要舒心,不能“憋屈”。良好的工作环境、融洽的工作氛围、公平的工作待遇、温暖而特别的公司福利都很重要。 如何管理好“95后、00后”这些新生代员工呢? 做好引导和职业规划 入职引导是对新生代员工试用期管理的重要一环,很多公司对入职引导不够重视,造成员工入职后比较盲目,对公司不够了解,没有清晰的工作目标,甚至对同事、工作环境都没有很好的熟悉。要知道,试用期内,公司在观察员工,员工也在评价公司,入职体验不好,也会造成员工的流失,造成招聘失败。 清晰的职业规划,对95后、00后员工是非常重要的,而要想做好这一点,人才测评、晋升通道、薪酬机制、激励机制、培养机制等这些通道和机制都需要打通,给到员工一个清晰的路径,知道自己目前怎么样,有哪些优劣势,该做什么,怎么做,可以得到什么。 二 建立灵活而自由的机制 1.一个有效的会议机制 这里推荐一个有效的会议机制,在很多企业的制度建设和完善、文化推广等方面都能发挥作用,很受新生代员工的欢迎,条件允许的企业不妨尝试下,就是:小组圆桌会议(无领导小组讨论会议)。 无领导小组讨论会议,可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有一个主持人(每次可轮换),会议主题比较灵活,比如可以是制度或流程的完善:任何员工对公司或部门某些制度、流程的缺失或不足都可提出自己的看法,这类主题很适合一些初创企业或发展中但制度流程不够完善的企业,可以自下而上地反馈缺失的制度或流程进行完善,过程中也可以让员工有充分的参与感。 2.灵活的任务与激励机制 工作任务可分为日常部门工作任务和临时任务,对于一些临时性的任务,不妨设置更加灵活的管理和激励机制。比如,让不同的人去负责不同的临时任务,A在自己负责的任务里是任务长,可以管理自己任务里的员工,而在B负责的任务里,就要服从B这个任务长的管理。这样每个做了任务长的员工都可以得到团队管理的和任务管理的锻炼,也可提升员工的价值感。当然,临时任务也要配套相应的激励机制,让员工得到公平的待遇。 三 提升工作体验 1.仪式感要拉满 入职周年纪念日、生日、某些重要节日,这些日子,仪式感要拉满:比如有些公司,在入职周年纪念日会发放纪念币,会播放入职以来的照片做成的短视频等等,这些动作都会大大增加员工的粘性。 2.激励要到位 新生代员工,可能更加现实,更加注重付出与回报的公平性,所以不要画饼,要做实实在在的,有理有据的激励。而且要根据相应制度,切切实实执行,不能“缺斤少两”。 以上只是列举部分建议,未尽之处,欢迎讨论。
  • 粮食危机有多严重 20/07.2022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造成粮食危机 在苏联刚解体时,乌克兰和俄罗斯进口的粮食总量曾高于出口。现在,俄罗斯和乌克兰是世界两大粮仓,两国小麦出口占全世界的29%,并供应全球19%的玉米和高达80%的葵花籽油。俄罗斯和白俄罗斯,都是化肥的主要出口国。 COVID-19全球大流行了近三年,相关供应链中断,大幅推升了食品和其他日常主食的价格,化肥价格也飙升至新高,造成许多低收入、仰赖粮食进口的国家营养不良比例有所上升。 自俄罗斯入侵邻国乌克兰以来,乌克兰扩大征兵,数以百万计居民出逃,土地无人耕种收割,无人来做运送粮食。由于俄罗斯封锁了乌克兰的黑海港口,黑海港口几乎停摆,小麦等粮食作物无法出口。乌克兰农民今年春季开始的播种、浇肥和喷洒农药等农事被耽误了,下一季的收成和出口则将取决于俄罗斯入侵持续多长时间,以及港口将被封锁多久。俄乌战争推升粮价、干扰全球供应链。乌克兰粮食出口量暴跌的同时,农业强国俄罗斯的粮食出口可能会受到西方制裁的影响,从俄罗斯和白俄罗斯发货的化肥供应也受到干扰。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UrsulavonderLeyen)5月24日周二表示,俄罗斯正在轰炸乌克兰的粮仓,拦下满载小麦和葵花籽的乌克兰船只,并囤积其自身用于出口的粮食。俄罗斯在利用饥饿和粮食来施加影响力。 目前还不清楚这场危机将持续多久,而这个事实也是推高粮食价格的原因之一,市场担心这个问题不会很快获得解决。如果这场战争一直拖延下去,粮食危机将逐渐迫近,可能造成更悲剧性的后果。 小麦、玉米、食用油、大麦、面粉对粮食安全至关重要,尤其是在全球较贫困地区。在俄国入侵乌克兰之前,由于加拿大、美国和阿根廷的收成不佳,世粮署已面临小麦成本上涨30%的问题。世粮署表示,近来的粮食价格飙升将进一步削弱该组织提供援助的能力,小麦的价格飙涨至新高,已经超越15年前全球粮食价格危机时的水平。 图一:国际小麦价格 这场战争将在全球引发粮食供应动荡,使全球面临几十年来最严重的粮食危机。在过去几年仰赖已经越来越依赖乌克兰和俄罗斯的谷物等粮食产品出口的国家尤其要担忧本国陷入粮食短缺,对粮食供应的影响将扩及全球较不繁荣的国家。 这次战火很可能影响及千里外的埃及,因为俄罗斯占埃及小麦进口量的三分之二。尽管埃及当局已表示,该国的小麦库存可持续到6月中旬。埃及的面包价格受到政府补贴,一旦政府调涨价格或食品通货膨胀程度增加,都会增加社会动荡的威胁。 在过去两年,黎巴嫩当局也在努力弥补小麦短缺。2020年首都贝鲁特港口的大规模爆炸摧毁了该国主要的粮仓储存桶仓。乌克兰的小麦占其进口量90%。黎巴嫩已对高额的进口费用疲于应对,当前情势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乌克兰也是索马利亚、叙利亚和利比亚等国主要的小麦供应国。 乌克兰的粮仓里堆满了粮食,但无法把粮食送到急需的国家。乌克兰第一副总理尤利娅·斯维里登科(YuliaSvyrydenko)表示,国际社会应当建立“安全走廊”,让滞留在乌克兰数以百万吨计的谷物离开当地。 上一次小麦价格剧烈飙涨到近来的价格是2007-2008年的粮食价格危机,当时玉米、大米等农产品价格皆飙升至新高,在世界掀起恐慌,并引发从海地到孟加拉等近40个国家爆发抗议,造成社会动荡。2009-2010年的谷物价格上涨,则被认为是引爆中东和北非地区“阿拉伯之春”(ArabSpring)的主因之一。 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WFP)一向会采购谷物和食品援助较贫穷国家,WFP去年购买的约140万吨小麦,其中七成就来自乌克兰和俄罗斯。因此,俄乌战争对贫穷国家的粮食援助将造成进一步打击。 联合国警告称,乌克兰战争增加了全球粮食短缺和大规模饥荒的风险。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AntonioGuterres)表示,俄罗斯的入侵加剧了本已受到气候变化和疫情影响的粮食危机问题,由于乌克兰的战争,数以千万计的人受到饥饿和饥荒的威胁。如果乌克兰相关出口不回到战争爆发前的水平,世界一些地方就可能出现长达数年的饥荒。 世界银行计算得出,食品价格可能会大幅上涨37%,对于穷人而言这一数字更是被放大。世界银行(TheWorldBank)总裁马尔帕斯(DavidMalpass)表示“世界正面临一场由俄罗斯对乌克兰军事行动引发的粮食危机带来的人类灾难”。他警告说“食品价格创纪录的上涨正在使数亿人陷入贫困,这是一场人类灾难,意味着营养下降,但对于那些对此无能为力的政府来说,这也成为一个政治挑战”。 马尔帕斯指出“它影响到所有不同种类的食物,包括油类、谷物和其他玉米作物,小麦上涨时它们也会上涨”,而解法需放在增加世界各地的肥料和食品供应上,同时为最贫困的人提供有针对性的援助。 主要化肥生产商YaraInternationalASA的首席执行官SveinToreHolsether称,现在出现了严重的全球粮食危机。他表示,就算乌克兰现在恢复和平,重建支持全球粮食业的供应,仍需相当长的时间。 在出席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之际,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WFP)执行干事大卫·比斯利(DavidBeasley)说,俄罗斯堵截乌克兰粮食出口,是向全球食品安全宣战。我们已经在面临着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糟糕的粮食危机。他说:“当你发觉有4亿人依靠来自乌克兰的粮食糊口,而你关闭了供应,外加肥料问题、干旱、食品价格、燃料价格,我们看到一场地狱风暴在笼罩着整个地球。” 世粮署首席经济学家哈山(ArifHusain)表示这是一次不必要的巨大冲击。 部分国家的出口禁令将加重粮食危机 近几个月来,马来西亚消费者目睹了鸡肉价格飙涨,一些零售商实施限购措施,定明顾客能买多少鸡肉。马来西亚总理伊斯迈(IsmailSabriYaakob)5月23日星期一表示:因国内自身供应不足,将停止出口每月多达360万只活鸡,直到国内价格与产出稳定为止。伊斯迈在一份声明中说,政府首要照顾的是我们自己的人民。” 邻国新加坡的鸡肉供应有近三分之一来自马来西亚,当地恐怕将受此政策重击。几乎所有活鸡都是先进口到新加坡,再屠宰冰鲜。新加坡食品局鼓励消费者购买冷冻鸡,同时采取行动劝阻抢购。食品局的声明说:“虽然冰鲜鸡供应或会受短暂影响,但仍有冷冻鸡供应可补充不足。我们也建议消费者只采购其所需数量。” 印度总理莫迪曾经表示,如果世界贸易组织允许,印度可以从明天起就准备好为世界提供库存粮食。但依靠小麦为主食的印度因应热浪侵袭导致国内小麦价格升至破纪录高位,新德里政府下达出口禁令,禁止小麦出口,国际小麦价格随即再次攀升。在其他主要谷物生产国受干旱与洪涝灾害威胁、俄乌战争爆发之际,全球粮食专家本来预期利用印度的供应来补充乌克兰的缺欠。 在马来西亚宣布将从6月开始削减肉鸡出口、印度禁止小麦出口的同时,印尼停止让棕榈油销往海外,以平抑国内食油价格。从加工食品到肥皂,棕榈油都是不可或缺的原材料。最近几周,因为印尼下令停止棕榈油出口数周,导致国际棕榈油价格也都飙涨。这道禁令已经届满。 参考2007-2008年粮食危机的经验,可以预期更多国家将予以仿效。这将让粮食危机愈演愈烈。 一些农业专家认为,“食物民族主义”恐将在亚洲兴起。但这些出口禁令只属于暂时性,而非全面的食品民族主义。政府颁布这样的限制,因为他们觉得应该优先保护其公民。不过,这是对食物价值链相连性的最佳诠释。没有任何国家可以在该国人口所需的一切食品需求上自给自足。
  • 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的产业园区发展方向 12/07.2022
    01 产业园区发展外部环境 世界经济持续低迷,“三高三低”特征显现,对中国经济可能构成较大的冲击和风险。预计未来10年内增速将逐渐下滑至5%以下,中国经济正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突破。国际国内产业规模化转移不断扩大,国家经济发展模式向内需型转变,提供了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的良好契机。同时,中国多数工业园区已经从政策竞争向产业链竞争、综合环境竞争转变,全国各地在好项目、好资源方面争抢激烈,大城市虹吸效应明显,后发地区在竞争中处于不利位置。 随着我国步入城镇化建设后半程,建设重心从“功能导向”模式向“人本导向”模式转变,对城市布局、产业发展、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公共服务供给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龄化、少子化与工程师红利交织进行,城镇化和逆城镇化共振,乡村振兴、大健康等产业等都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关注点。 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5G等战略新兴产业迅猛发展,云平台、数据中心、物联网、智能终端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加速,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步伐加快,不断催生出新产业、新业务、新模式。先进制造业、战新产业、现代服务业高速发展,已成为“双循环”发展格局的主战场,产业链、供应链国产化、高端化成为未来发展方向。 02长三角一体化背景、 发展阶段、政策内容 长三角地区主要由江浙沪皖四个省份组成,以27个城市为中心,土地面积22.5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2.3%,人口12.4%,GDP占比却高达20%,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镇。区域一体化发展的目的就是打破区域发展行政限制,走城市群发展的道路,我国已有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环渤海、中部城市群、成渝城市群等区域一体化发展经验,与以往城市群建设自上而下的推动方式不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双向互动,自发效应和推动作用明显。 长三角一体化的发展阶段:1997-2000年为信息交流阶段,城市间互通信息,明确合作领域和突破口;2001-2008年为专题合作阶段,主要城市每年均有专题合作会议和项目签订;2009-2019年为共同市场阶段,2018年11月,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 政策内容:近年来长三角一体化政策主要包括六个方面内容: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建设、协同创新产业体系建设、提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强化生态环境共保联治、加快公共服务便利共享、更高水平协同开放。 政策效果:长三角一体化开始后,出现了经济增长速度和效率提高的趋势,产业转移方向上表现明显,例如长三角地区信息产业发达,2012年左右主要集中在苏南、上海、杭州湾地区,2018年以后,由上海、苏南地区带动整个长三角地区,向苏北、皖东地区拓展,沿海经济向内陆地区转移趋势明显。 03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的 产业园区发展方向 总体来看,长三角一体化建设有利于避免城市间的同质化竞争,构建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产业体系。长三角主要城市产业基础雄厚、层次高,总体定位和发展方向各有侧重,例如:上海拥有巨大的资本优势和政策红利,高端制造业发达,不仅是全球金融中心,也是我国重要的窗口型城市;杭州是世界“互联网+”创新创业中心;宁波是重要的港口城市;苏州、南京是全国先进制造业中心;南通致力于通过通州湾江海联动开发,打造江苏沿海新兴的区域枢纽港。长三角产业园区在发展阶段上也有明显差异,上海的开发区已全面进入总部类和研发类园区的阶段;江苏和浙江的开发区正在向总部类和研发类园区转型的过程中;安徽的开发区发展水平不一现象明显,需进一步提升整体发展质量。另外,长三角半数以上的城市将医药制造、汽车制造、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作为主导产业或优先发展产业,在细分产业选择上有一定错位性,小到芯片、大到飞机,长三角正在形成一种平行的分工协同关系。例如:2017年,上海华虹集团投资100亿美元在无锡建设集成电路研发和制造基地;2018年,阿里新成立的平头哥半导体公司落户上海张江科学城,三省一市在芯片领域的合作结出硕果。 从构建全球产业链的角度来看,中国在2014年后成为亚太地区产业链中心,随着中国嵌入全球产业链中,如何通过长三角一体化产业链整合,达到引领全球产业链是最重要事情,中央提出双循环,站在长三角的角度,就要把长三角的产业链打通,以带动全国的产业链,未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打破行政格局的趋势会更加明显。图:长三角主要城市主导产业汇总 开发区具备产业、创新、开放合作三种功能,是实现产业协同、创新协同、开放协同的重要载体,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大背景下,我们对区域内产业园区发展提出三点建议: 一、找准定位,夯实基础:搭建顺应国家政策导向、技术发展趋势,又有利于发挥本地资源能力优势的现代化新兴产业体系,夯实基础、做强主导产业,引进培育更多成长性高、爆发力强的企业,围绕龙头企业形成产业链上下游集聚。 二、协同联动,谋求合作:借助长三角打造“园区联动、项目联动、产业联动、功能联动”的新型园区合作模式,谋求跨省域、跨城市的产业合作和资源共用,加强园区产业规划、政策、项目等对接,通过“链+链”融合、上下游配套等多种模式,扬长补短、错位衔接,不断提升自身在长三角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中的分工层级。 三、构筑联盟,开放创新:合力构筑创新联盟,利用优势地区人才资源和科研资源,强化研发攻关、设施建设、成果转化,打造创新共同体,在对接科技资源、强化招商服务、推动体制机制改革,开发区运营模式和利用外资,园区企业引进战略股东、智力服务机构等方面加强创新。
  • 国有控股混改企业的公司治理提升 12/07.2022
    混改企业公司治理背景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当前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内容和突破,是打造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对于混改企业而言,如何建立科学高效的公司治理模式,对企业实现混改意图并推进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和作用。混改企业大致可分为国有控股与国有参股两类,对于国有控股混改企业,不同的股东背景导致多方在公司治理体系建设的认知与实践上即存在一致性,又存在差异化。一致性是指公司治理的合法合规这个大前提是多方股东的统一认知。但在合法合规下国资股东与民营股东对于公司治理合情合理的认知与诉求存在差异化。国资股东更为重视公司治理体系实操中的程序与过程,民营股东则更为重视公司治理体系下决策的效率与效果。差异化的认知必然会导致多方在公司治理体系建设的实践上存在不足之处。如何在公司治理体系建设中将合法合规合情合理统一起来,是当前混改企业公司治理体系建设的关键要素。 二混改企业公司治理主要存在的问题多方股东对于公司治理的认知与诉求不同,必然会导致在实践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1、 责权划分不清晰:混改企业按照公司法要求都设置了股东会、董事会和监事,治理体系组织健全;但不少企业的董事会或执行董事与经营层的责权划分不清晰,董事会对于经营层要么放权不足,管控过严;要么监管不够,任由所为。2、 三会运行不规范。三会运转是基本要求。但不少混改企业由于股东重视程度不够或是管理不到位,导致在三会运行上存在会议次数不符合要求、会议程序不规范、会议决策不完善等问题。3、 三重一大不完善。对于国有控股混改企业,三重一大也需要按照国资委要求严格执行。但在实践中一些企业针对三重一大事项缺乏总体规划与进一步细化,既未形成清单,又未在制度、程序层面进行规范。4、 党建工作不落地:表现在一些混改企业虽然在形式上已落实“党建工作进章程”,但在具体落实“党组织决策前置程序”、党组织重大事项决策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加强。5、 制度体系不健全:一些混改企业疏于制度体系建设,存在制度体系不规范,制度体系的关联完善性不够好,部分制度存在与实际不符的现象。 三对于混改企业公司治理提升的建议按照“完善治理、强化激励、突出主业、提高效率”的总体要求,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充分发挥公司章程在公司治理中的基础性作用;国有出资方强化以出资额和出资比例为限、以派出股权董事为依托的管控方式,明确监管边界,股东不干预企业日常经营;依法保障混合所有制企业自主经营权,落实董事会对经理层成员选聘、业绩考核和薪酬管理等职权。1、持续强化公司治理基础。公司章程是企业的宪法,必须加强对公司章程的严肃性和规范性管理,同时强化公司治理的组织建设,加强对董事监事的选拔与履职管理。2、完善三重一大决策体系。国有控股混改企业必须完善“三重一大”决策体系,厘清党委、董事会/执行董事、经理层/总经理权责边界,授权合理,监督有效。3、充分强化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国有控股混改企业必须立足于在完善公司治理中加强党的领导,明确党组织在决策、执行、监督等各环节的权责和工作方式。4、切实规范公司三会运行管理。进一步提升三会一层’的专业性以及相互的权力制衡。加强监管部门或上级单位对于混改企业的对‘三会一层’的监管考核。
  • 识人那点事 12/07.2022
    01 看品德 品德即道德品质,是指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和规范行动时,对社会、对他人、对周围事物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或倾向。 一个有道德的人应该对身边的人充满爱意、讲仁义、讲诚信、讲礼貌。在兵荒马乱的年代,彭玉麟坚持帮助出去避难的朋友看店铺,直到朋友逃难归来后,他才离开。当曾国藩听到这个故事后,觉得彭玉麟很讲诚信,非常欣赏他的品行。虽然当时彭玉麟只是个落魄的秀才,但曾国藩并不介意,三番五次邀请他加入湘军。后来彭玉麟没有辜负曾国藩厚望,先是创建湘军水师,历任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兵部尚书、封一等轻车都尉等官职,后来与曾国藩、左宗棠并称大清三杰,与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并称中兴四大名臣。 02 看志向 志向指人们在某一方面决心有所作为的努力方向。一个有为的人,他通常怀有远大的理想抱负,并为实现它而不懈地奋斗。企业需要这样的人才,他们将是企业的发展核心动力源。那些没有远大志向的人,通常是得过且过,小富即安。这样的人不会给企业创造太多的价值,他们只能做些辅助性的工作。 03 看兴趣 兴趣以需要为基础,需要产生动机,动机导致行为发生。人们若对某件事物或某项活动感到需要,他就会热心于接触、观察这件事物,积极从事这项活动,并注意探索其奥妙。从兴趣可以反应到他内心世界。高雅、健康的兴趣爱好可以陶冶人情操、扩大胸怀,激励进取;低俗、不健康的兴趣爱好可以使人堕落、颓废,甚至灭亡。曾国藩有个弟弟叫曾国华,虽然才干很高,但吃喝嫖赌,不拘小节。据野史记载,一次留宿小寡妇家,贻误军情,导致全军覆膜,死于安徽三河镇。观察一个人的兴趣,便可以预测其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情。 04 看小事 以小见大。古人云:“不积小流何以成江海”、“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而善于从小事情识人是一个领导应该具有的智慧。曾国藩手下有一员大将杨岳斌,当他还是水师的一个小头目时,无论是春夏秋冬带兵训练,总是穿着短衣、短裤,穿鞋不穿袜子。曾国藩看在眼里,认为日后他必成大器,可以委以重任。后来杨岳斌真的成为晚清重臣,历任湖北提督、福建陆师和水师提督、陕甘总督。有一些公司在面试时也设置一些考核“小事”的环节,很多参加面试候选人纷纷“躺枪”。 05 看相 通过观察分析人的形体外貌、精神气质、举止情态等方面的特征来测定,评判人的禀性和命运。据历史记载,曾国藩是个看相的大拿。在一些关于他和部下谈话文献中,他记录下谈话者的五官长相、身材高矮胖瘦、气色、神态等特征,并标注写有:“此人可用”、“此人可重用”、“此人不可用”、“此人提防”等词语。这说明了曾国藩比较会看相。他看相有“六大"秘诀。 第一 正邪看鼻眼 好的鼻子是端正、厚实、圆润,是正人君子。鼻子歪、干瘦、有断纹的都不好。眼要看眼神、眼光和眼珠方位。眼神散漫、漂浮都不好,要凝聚才好。眼光为青光、淡光、白光都不好,要光亮。眼珠方位老是向上,表示这个人比较傲慢;眼珠老是向下,表示这个人城府太深;眼珠老在左右移动,表示这个人心神不安宁。 第二 真假看嘴唇 好的嘴是厚实的、大的,嘴角是翻,唇是红润,表示实诚。如果嘴是歪的、圆弧、薄的、没有血色的,多半是不实诚。 第三 主意看脚跟 这个人有没有主意就看脚跟。看脚后跟厚实不厚实、脚筋粗壮不壮。如果脚后跟厚实、粗壮说明这个人比较有主意。 第四 功名看气宇 气宇并不是长得漂亮和长得帅,而是外在的表现和内在的精神形成的,给人的一种感觉。 第五 事业看精神 具体做事情的一定要有好的精神状态,特别是高管、中层干部要精神饱满,有使不完的劲。我们敬爱周总理精力旺盛、日理万机,可以几天不睡觉。很多成功的企业家也总是精力充沛。 第六 条理看言语 看这个人逻辑思维如何,从他讲话中就可以判断。言语并不需要多么华丽、多么动听,主要是有条有理、有理有据。 总言之,识人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只要我们能掌握一种方法就可以。
下一页
在线咨询
上门义诊